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武义南方红豆杉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进 何林荣 +5 位作者 聂玉静 于海霞 潘炘 蒋应梯 张文福 庄晓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69-72,共4页
对产自浙江省武义县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木材的宏观特征、显微构造及纤维形态、管胞长度分布频率等进行研究,揭示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管胞占大多数,壁薄腔大,断面方... 对产自浙江省武义县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木材的宏观特征、显微构造及纤维形态、管胞长度分布频率等进行研究,揭示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管胞占大多数,壁薄腔大,断面方形或多角形;晚材管胞数量少,壁厚腔小,断面长方形;南方红豆杉心材、边材的早材与晚材管胞其长度分布频率均呈正态分布;南方红豆杉管胞长度心材平均3 565.5μm,边材平均为3 249.4μm,属极长级;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308μm,晚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506μm;从长度、长宽比、分布频率来看,南方红豆杉木材是理想的纤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木材纤维 解剖性质 显微构造 截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天然更新过程的干扰效应与人为干扰方式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承义 徐起 何林荣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共3页
利用帽儿山地区的红松、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样地资料 ,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干扰因素 :林分密度、林缘效应、种源、立地、林地形状与面积大小等 ,干扰的结果往往对林分天然更新产生正效应或负效应。研究表明 ,林分密度产生... 利用帽儿山地区的红松、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样地资料 ,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干扰因素 :林分密度、林缘效应、种源、立地、林地形状与面积大小等 ,干扰的结果往往对林分天然更新产生正效应或负效应。研究表明 ,林分密度产生负效应 ,林缘产生正效应 ,以 12 0 m作为种源干扰的有效距离指标 ,人工造林面积应控制在 4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天然更新 干扰效应 人工干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