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武义南方红豆杉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进
何林荣
+5 位作者
聂玉静
于海霞
潘炘
蒋应梯
张文福
庄晓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69-72,共4页
对产自浙江省武义县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木材的宏观特征、显微构造及纤维形态、管胞长度分布频率等进行研究,揭示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管胞占大多数,壁薄腔大,断面方...
对产自浙江省武义县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木材的宏观特征、显微构造及纤维形态、管胞长度分布频率等进行研究,揭示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管胞占大多数,壁薄腔大,断面方形或多角形;晚材管胞数量少,壁厚腔小,断面长方形;南方红豆杉心材、边材的早材与晚材管胞其长度分布频率均呈正态分布;南方红豆杉管胞长度心材平均3 565.5μm,边材平均为3 249.4μm,属极长级;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308μm,晚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506μm;从长度、长宽比、分布频率来看,南方红豆杉木材是理想的纤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木材纤维
解剖性质
显微构造
截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林天然更新过程的干扰效应与人为干扰方式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承义
徐起
何林荣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共3页
利用帽儿山地区的红松、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样地资料 ,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干扰因素 :林分密度、林缘效应、种源、立地、林地形状与面积大小等 ,干扰的结果往往对林分天然更新产生正效应或负效应。研究表明 ,林分密度产生...
利用帽儿山地区的红松、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样地资料 ,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干扰因素 :林分密度、林缘效应、种源、立地、林地形状与面积大小等 ,干扰的结果往往对林分天然更新产生正效应或负效应。研究表明 ,林分密度产生负效应 ,林缘产生正效应 ,以 12 0 m作为种源干扰的有效距离指标 ,人工造林面积应控制在 4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天然更新
干扰效应
人工干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武义南方红豆杉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进
何林荣
聂玉静
于海霞
潘炘
蒋应梯
张文福
庄晓伟
机构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武义县林业局
浙江农林大学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69-72,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院所专项项目(2017F30015)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7C02042)
文摘
对产自浙江省武义县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木材的宏观特征、显微构造及纤维形态、管胞长度分布频率等进行研究,揭示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管胞占大多数,壁薄腔大,断面方形或多角形;晚材管胞数量少,壁厚腔小,断面长方形;南方红豆杉心材、边材的早材与晚材管胞其长度分布频率均呈正态分布;南方红豆杉管胞长度心材平均3 565.5μm,边材平均为3 249.4μm,属极长级;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308μm,晚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506μm;从长度、长宽比、分布频率来看,南方红豆杉木材是理想的纤维材料。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木材纤维
解剖性质
显微构造
截获
Keywords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wood fiber
anatom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intercept
分类号
S791.4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林天然更新过程的干扰效应与人为干扰方式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承义
徐起
何林荣
机构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驻黑龙江省专员办
黑河市航空护林站
出处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共3页
文摘
利用帽儿山地区的红松、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样地资料 ,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干扰因素 :林分密度、林缘效应、种源、立地、林地形状与面积大小等 ,干扰的结果往往对林分天然更新产生正效应或负效应。研究表明 ,林分密度产生负效应 ,林缘产生正效应 ,以 12 0 m作为种源干扰的有效距离指标 ,人工造林面积应控制在 4 hm2
关键词
人工林
天然更新
干扰效应
人工干扰方式
Keywords
Artificial forest
Natural regeneration
Disturbing
分类号
S754.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武义南方红豆杉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王进
何林荣
聂玉静
于海霞
潘炘
蒋应梯
张文福
庄晓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林天然更新过程的干扰效应与人为干扰方式
王承义
徐起
何林荣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