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水稻三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月平 张珏锋 +2 位作者 肖鹏飞 陈列忠 陈建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2-646,共5页
为了调查浙江省水稻飞虱抗药性现状,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10—2011年采自浙江省嘉兴市褐飞虱田间种群、杭州市白背飞虱种群以及长兴市和嘉兴市灰飞虱种群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嘉兴种群褐飞虱对吡虫啉分别产生了61... 为了调查浙江省水稻飞虱抗药性现状,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10—2011年采自浙江省嘉兴市褐飞虱田间种群、杭州市白背飞虱种群以及长兴市和嘉兴市灰飞虱种群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嘉兴种群褐飞虱对吡虫啉分别产生了615.9~814.2倍抗性,对噻虫嗪产生了66.2倍抗性,对噻嗪酮具有13.0倍抗性,对烯啶虫胺尚敏感;相对于2008年种群,2010年杭州白背飞虱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降低了9.5倍,说明白背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上升很快;相对于2007年种群,2010—2011年长兴灰飞虱对噻虫嗪、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分别降低了1.6,2.5和2.3倍;噻虫嗪和毒死蜱对长兴种群灰飞虱的毒力略高于嘉兴种群。根据敏感性测定结果,提出了针对防治水稻飞虱的田间用药和抗药性治理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灰飞虱 敏感性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茭白龙茭2号的抗虫性和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月平 张珏锋 +2 位作者 陈列忠 俞晓 陈建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67-69,共3页
为了评价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的抗虫性,利用存活率测定法对龙茭2号和对照梭子茭、浙茭911进行二化螟和长绿飞虱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梭子茭对长绿飞虱表现为感虫,浙茭911表现为中抗,而龙茭2号表现为抗虫;龙茭2号对二化螟表现为中抗... 为了评价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的抗虫性,利用存活率测定法对龙茭2号和对照梭子茭、浙茭911进行二化螟和长绿飞虱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梭子茭对长绿飞虱表现为感虫,浙茭911表现为中抗,而龙茭2号表现为抗虫;龙茭2号对二化螟表现为中抗。采用低温处理后测电导率法评价茭白品种耐寒性,发现龙茭2号的耐寒性要好于梭子茭和浙茭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龙茭2号 二化螟 长绿飞虱 抗虫性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叶象甲为害苗期烟草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3
作者 李文红 孙智荣 +5 位作者 李金梦 杨欣 何月平 杨灿 穆青 高贵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8-292,共5页
为鉴定最近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烤烟育苗大棚里陆续发现为害烟苗的未知象甲,通过查询文献并测定该害虫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未知象甲鉴定为蔬菜叶象甲Listroderes difficilis Germain,国内首次报道为害烟草。描... 为鉴定最近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烤烟育苗大棚里陆续发现为害烟苗的未知象甲,通过查询文献并测定该害虫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未知象甲鉴定为蔬菜叶象甲Listroderes difficilis Germain,国内首次报道为害烟草。描述了蔬菜叶象甲的形态特征、寄主植物与分布、习性与为害特点及防控措施等,对该虫害的识别与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叶象甲 烟草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解毒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娜 陈建明 +2 位作者 张珏锋 何月平 陈列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3-659,共7页
比较测定了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共生菌不同抗感吡虫啉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抗吡虫啉菌株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菌株,而谷胱甘肽-S-转移... 比较测定了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共生菌不同抗感吡虫啉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抗吡虫啉菌株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菌株,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说明褐飞虱共生菌对吡虫啉抗药性的提高,与其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共生菌 抗吡虫啉菌株 敏感菌株 解毒酶活性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列忠 陈建明 +2 位作者 赵敏 张珏锋 何月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微囊悬浮剂(CS),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胶囊化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产品对蛴螬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SUR-1(植物皂素和明胶等比例组合物)是较为理想的成囊助剂,...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微囊悬浮剂(CS),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胶囊化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产品对蛴螬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SUR-1(植物皂素和明胶等比例组合物)是较为理想的成囊助剂,当其质量分数为0.2%时两种农药的包覆率可达98%以上,囊形均匀、圆滑,囊径和囊壁厚度适中,但其用量不宜过高,当其质量分数为0.4%时,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包覆率分别仅有74.2%和68.1%,同时,释放速率也显著下降。20%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CS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600g/hm2用量下,对蛴螬60d的防效可达70%以上,而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土壤中的降解较为迅速,当施药剂量分别为1 440和33.75g/hm2时,60d的防效分别仅为32.3%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高效氯氰菊酯 微囊悬浮剂 蛴螬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建明 何月平 +3 位作者 张珏锋 李娜 陈列忠 俞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51,共5页
本文研究了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8%毒死蜱乳油、10%溴氰菊酯乳油、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2%印楝素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5001、000、2 00... 本文研究了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8%毒死蜱乳油、10%溴氰菊酯乳油、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2%印楝素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5001、000、2 000倍液处理后共生菌的生长(菌落数量)显著减少,共生菌的假菌丝生长不舒展,有所萎缩,酵母多形成空泡。浓度越高、共生菌生长受到抑制越显著。低浓度(常规推荐剂量及以下)井冈霉素对共生菌生长影响较小,而高浓度(2倍常规推荐剂量)处理影响很大。这说明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农药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的生长均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杀菌剂 褐飞虱 类酵母共生菌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olo软件进行农药毒力数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常菊花 何月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52-1557,共6页
目前Polo(Probit and Logit Analysis)软件在生物测定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为了展示Polo软件在分析农药毒力数据时的优越性,以杀虫剂对二化螟的毒力数据为例,利用Polo软件对两组毒力数据的毒力回归线的平行性和相等... 目前Polo(Probit and Logit Analysis)软件在生物测定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为了展示Polo软件在分析农药毒力数据时的优越性,以杀虫剂对二化螟的毒力数据为例,利用Polo软件对两组毒力数据的毒力回归线的平行性和相等性假设进行测验,采用致死中量比率(LDR50)的95%置信限为衡量参数来检验农药毒力差异是否显著,并与传统的采用LD50值的95%置信限是否重叠来判定不同毒力间是否有差异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Polo软件对不同毒力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的结果更加精确可靠,该方法可适用于比较不同药剂间的毒力、抗药性水平以及农药增效剂试验的数据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毒力 致死剂量 斜率 POL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吡虫啉褐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取食行为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利 陈建明 +1 位作者 何月平 张珏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4-931,共8页
采用刺探电位图技术(EPG)分别监测了抗吡虫啉和敏感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在感虫品种TN1和抗虫品种IR36上的取食行为差异。结果发现,抗感吡虫啉褐飞虱在不同抗虫品种上均记录到7种典型波形(np,N1,N2,N3,N4-a,N4-b,N5波形)。在感虫品种TN1上,... 采用刺探电位图技术(EPG)分别监测了抗吡虫啉和敏感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在感虫品种TN1和抗虫品种IR36上的取食行为差异。结果发现,抗感吡虫啉褐飞虱在不同抗虫品种上均记录到7种典型波形(np,N1,N2,N3,N4-a,N4-b,N5波形)。在感虫品种TN1上,与敏感种群相比,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刺探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短、韧皮部汁液吸食时间较长,但木质部吸食时间无差异。在抗虫品种IR36上,抗性种群刺探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木质部吸食时间长,但2个种群吸食韧皮部的时间均很短,几乎没有记录到。在抗虫品种上饲养一代后发现,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的刺探频率降低、持续时间减少,但在韧皮部中的吸食时间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吡虫啉褐飞虱 不同抗虫品种 刺探电位图 取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害虫对转Bt棉的抗性与监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凤沂 何月平 +1 位作者 须志 沈晋良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全面介绍了转Bt棉靶标害虫的抗性遗传、机理、检测及抗性进展情况,提出了抗性监测的重要性,可为害虫抗性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转Bt棉 害虫 棉铃虫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5-羟色胺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常菊花 何月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2913-2914,共2页
对5-羟色胺及其受体进行介绍,并阐述了昆虫5-羟色胺受体结构和功能以及5-HT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动态。最后,分析基于5-羟色胺受体分子靶标的新药剂的研发现状。
关键词 受体 结构 功能 药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建明 丁新天 +4 位作者 潘远勇 张珏锋 周杨 王来亮 何月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463-1465,共3页
通过4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效和茭白安全性的评价,旨在筛选出替代三唑酮防治茭白锈病的药剂。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种杀菌剂中,对茭白锈病防效最佳的是烯唑醇,其次为三唑酮,而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防效相近;对茭白孕茭和产量影响最小的... 通过4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效和茭白安全性的评价,旨在筛选出替代三唑酮防治茭白锈病的药剂。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种杀菌剂中,对茭白锈病防效最佳的是烯唑醇,其次为三唑酮,而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防效相近;对茭白孕茭和产量影响最小的也是烯唑醇,其次是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和代森锰锌的影响大。可见烯唑醇是一种高效、且相对安全的杀菌剂,可替代三唑酮防治茭白锈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锈病 杀菌剂 高效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建明 张珏锋 +1 位作者 陈列忠 何月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759-762,共4页
主要研究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2龄幼虫和茶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对茶刺蛾2龄幼虫的致死效应不强。0.5%藜芦碱可溶剂对茶尺蠖幼虫、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和茶刺蛾... 主要研究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2龄幼虫和茶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对茶刺蛾2龄幼虫的致死效应不强。0.5%藜芦碱可溶剂对茶尺蠖幼虫、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和茶刺蛾幼虫均有很高的毒杀作用。1.2%印楝素乳油对茶尺蠖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表现迟效性,对茶黑毒蛾幼虫和茶橙瘿螨若虫的毒杀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茶树主要害虫 毒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药毒力计算的6个统计分析软件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菊花 何月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746-748,802,共4页
选用了能够用于农药毒力数据机率值分析的通用软件(SAS、SPSS和DPS)和专门程序(Polo、BA和EPA机率值分析程序),以二化螟对三唑磷的室内毒力数据为例,比较分析不同统计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当对照组死亡率为0时,6个软件程序计... 选用了能够用于农药毒力数据机率值分析的通用软件(SAS、SPSS和DPS)和专门程序(Polo、BA和EPA机率值分析程序),以二化螟对三唑磷的室内毒力数据为例,比较分析不同统计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当对照组死亡率为0时,6个软件程序计算得到的LD值(LD5、LD50和LD95)、截距和斜率等基本相等,但是LD值的95%置信限有差异。当对照组死亡率不为0时,发现6个程序计算得到的毒力资料数值都有差异,其中LD(LD5、LD50和LD95)、截距和斜率的数值相差较小,但是LD值的95%置信限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S SPSS POLO EPA DPS 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杀虫剂对茭白长绿飞虱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珏锋 陈建明 何月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673-1675,共3页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长绿飞虱成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长绿飞虱若虫对噻虫嗪、噻嗪酮的敏感性最高,LC_(50)分别为0.111和0.114 mg·L^(-1);其次是啶虫脒、毒死蜱、吡虫啉,LC_(50)为1.151~1.936 mg·L^(-1);对敌...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长绿飞虱成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长绿飞虱若虫对噻虫嗪、噻嗪酮的敏感性最高,LC_(50)分别为0.111和0.114 mg·L^(-1);其次是啶虫脒、毒死蜱、吡虫啉,LC_(50)为1.151~1.936 mg·L^(-1);对敌敌畏的敏感性低,LC_(50)为31.418 mg·L^(-1)。长绿飞虱成虫对噻虫嗪、啶虫脒的敏感性最高,LC_(50)分别为0.792和0.899 mg·L^(-1);其次是噻嗪酮、毒死蜱,LC_(50)为1.119~1.164 mg·L^(-1);对吡虫酮敌敌畏的敏感性最低,LC_(50)为28.899~29.864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绿飞虱 杀虫剂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对同类昆虫遇险释放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凯 陈列忠 +2 位作者 陈建明 何月平 张珏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4,共6页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褐飞虱对同类昆虫遭遇草间小黑蛛捕食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目的验证褐飞虱在遭遇危险时是否产生向同类报警的化学信号。结果表明,褐飞虱若虫对草间小黑蛛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无逃避反应,对同类昆...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褐飞虱对同类昆虫遭遇草间小黑蛛捕食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目的验证褐飞虱在遭遇危险时是否产生向同类报警的化学信号。结果表明,褐飞虱若虫对草间小黑蛛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无逃避反应,对同类昆虫遭遇草间小黑蛛捕食时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反应因虫龄而异,其中2~3龄若虫有极显著的逃避反应,1龄和4~5龄若虫无明显反应。该结果说明褐飞虱2~3龄若虫在遭遇天敌捕食时会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产生报警行为,向同类昆虫发出危险警示信号,但褐飞虱1龄或4~5龄若虫的报警行为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褐飞虱4~5龄若虫不易被草间小黑蛛捕食或者褐飞虱1龄若虫虽易被捕食,但其产生的报警信号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草间小黑蛛 “Y”型嗅觉仪 挥发性物质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研究
16
作者 刘小斌 袁慧萍 +1 位作者 何月平 文豪 《传媒论坛》 2021年第17期132-134,共3页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的多元化阅读空间。本文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与社区图书馆在筹划、起步、建设、验收、运营、提升等6个阶段进行比较和分析,证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模式比传统社区图书馆模式管理更灵活、更受市...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的多元化阅读空间。本文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与社区图书馆在筹划、起步、建设、验收、运营、提升等6个阶段进行比较和分析,证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模式比传统社区图书馆模式管理更灵活、更受市民欢迎,同时探讨了社区图书馆转型升级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可行性,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社区图书馆 全民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