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类可剥离型表面去污剂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何智宇 冉可 +2 位作者 徐秀桃 李银涛 周元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37,共12页
针对涉核活动中现有膜体去污技术存在适用性、本体性能较差、对去污效果判断缺乏科学研究手段的现状,文中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以“软”“硬”单体嵌段合成的方式制备了可剥离型去污剂。通过红外和核磁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并对... 针对涉核活动中现有膜体去污技术存在适用性、本体性能较差、对去污效果判断缺乏科学研究手段的现状,文中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以“软”“硬”单体嵌段合成的方式制备了可剥离型去污剂。通过红外和核磁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并对去污剂的力学性能、去污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BA):n(MMA):n(AA)=1:0.9:0.1时,去污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可达9.16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671%,对物体表面污染水平能够降低9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可剥离去污剂基材。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去污剂去污过程的研究,发现在以往单一依靠目视测试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就去污剂对污染物的包覆情况和去污效果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去污剂 可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可剥离去污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智宇 周元林 +2 位作者 谢长琼 代海 李永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0,共3页
研究了以乳液聚合法合成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BA/MMA/AA)三元共聚物为基材制备水性可剥离去污涂料。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万能拉伸实验机、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水性可剥离... 研究了以乳液聚合法合成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BA/MMA/AA)三元共聚物为基材制备水性可剥离去污涂料。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万能拉伸实验机、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水性可剥离去污涂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剥离强度在0.86~0.936N/m之间;对180~400nm可见紫外近红外范围内的光线吸收强烈;在1607、1400.1cm^(-1)处新出现的羧酸盐离子(R-COO^-)反对称与对称伸缩振动峰说明其与Zn^(2+)发生了交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可剥离 涂料 去污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剥离涂料的制备与去污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智宇 周元林 +1 位作者 谢长琼 代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4-36,共3页
自行研制的可剥离去污涂料在实验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结果可知,所研制的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成膜物质,通过添加改性TiO2粉体所制备的可剥离涂料能够满足在不同基材以及界面的施工,同时在实验室中的模拟环境中对污染物的去污效率能够达到90%以... 自行研制的可剥离去污涂料在实验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结果可知,所研制的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成膜物质,通过添加改性TiO2粉体所制备的可剥离涂料能够满足在不同基材以及界面的施工,同时在实验室中的模拟环境中对污染物的去污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在对机器人的表面去污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剥离 聚乙烯醇 去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剥离气溶胶压制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智宇 李银涛 +2 位作者 周元林 张慧艳 刘人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6-247,共2页
制备了以聚乙烯醇为主要物质的可剥离气溶胶压制剂,通过在实验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结果可知,所研制的气溶胶压制剂与不同颗粒粉尘的润湿角均小于60°,压制剂成膜后膜体表面光洁度较好,在不同基材表面具有较好的成膜及剥离性能。同时,... 制备了以聚乙烯醇为主要物质的可剥离气溶胶压制剂,通过在实验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结果可知,所研制的气溶胶压制剂与不同颗粒粉尘的润湿角均小于60°,压制剂成膜后膜体表面光洁度较好,在不同基材表面具有较好的成膜及剥离性能。同时,在去污实验中表现良好,对污染物的去污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具有较好的去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可剥离 去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可剥离涂料基材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智宇 周元林 +1 位作者 谢长琼 代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3-235,共3页
选择合适的共聚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涂料的基体。通过竞聚率得出其在理论上的反应的可行性,通过红外、核磁证明合成了对应的目标产物,同时对聚合物的分子量、成膜性、可剥离性、耐化学性进行测试,以说明合成制备... 选择合适的共聚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涂料的基体。通过竞聚率得出其在理论上的反应的可行性,通过红外、核磁证明合成了对应的目标产物,同时对聚合物的分子量、成膜性、可剥离性、耐化学性进行测试,以说明合成制备所得为目标产物以及制备的聚合物基材较优良的性能。结果表明,乳液成膜膜体的最大的拉伸强度为10.2MPa,断裂伸长率最大可达700%以上。可以很好地从不同基材上剥离,符合制备可剥离涂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水性 可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剥性涂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谢长琼 何智宇 周元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9,共3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可剥离性涂料的种类、研究现状及其在核工业、机电、家具、建筑以及汽车等各行业的应用发展概况。展望了未来可剥离性涂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可剥性涂料 保护 去污 防锈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乙烯醇基可剥离防护去污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智宇 蒋欢 +3 位作者 陈亮 李银涛 罗德礼 周元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4-237,242,共5页
研制了一种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成膜物质、石墨烯为主要功能填料的可剥离防护去污型涂料,利用万能拉伸实验机、扫描电镜、数控超声机、热导率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涂料具有良好的性能,拉伸强度为60.57MPa,断裂伸长... 研制了一种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成膜物质、石墨烯为主要功能填料的可剥离防护去污型涂料,利用万能拉伸实验机、扫描电镜、数控超声机、热导率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涂料具有良好的性能,拉伸强度为60.57MPa,断裂伸长率为206%,导热率为0.45W/(m·K),同时固化时间短。在不同基材表面均能连续成膜且完整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可剥离 导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粉体CaCO_3改性可剥离涂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谢长琼 何智宇 周元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8-150,共3页
采用物理球磨法将平均粒径为6.692μm的CaCO3粉体进行细化处理,使细化处理后的粉体平均粒径为1.602μm;然后采用聚乙二醇对细化处理后的粉体进行表面修饰,以改善粉体在聚乙烯醇中的填充性能,使粉体能良好的分散在聚乙烯醇溶液中,提高涂... 采用物理球磨法将平均粒径为6.692μm的CaCO3粉体进行细化处理,使细化处理后的粉体平均粒径为1.602μm;然后采用聚乙二醇对细化处理后的粉体进行表面修饰,以改善粉体在聚乙烯醇中的填充性能,使粉体能良好的分散在聚乙烯醇溶液中,提高涂料成膜体的力学性能。同时还研究了改性前后CaCO3粉体对可剥离膜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粉体可大幅提高成膜体的拉伸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对成膜体大面积揭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 可剥离 PVA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快速固化可剥离放射性去污剂性能调控及固化机理
9
作者 陈长稳 刘峰 +3 位作者 詹杰 何智宇 周元林 李银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1,共5页
针对现有的水系可剥离放射性去污剂成膜固化时间长的不足,以氯丁胶乳(CRL)作为主要成膜材料,采用无机盐组分溶液对CRL/PU(聚氨酯)复合乳液进行诱导破乳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双组分快速固化可剥离放射性去污剂。考察了不同CRL/PU质量... 针对现有的水系可剥离放射性去污剂成膜固化时间长的不足,以氯丁胶乳(CRL)作为主要成膜材料,采用无机盐组分溶液对CRL/PU(聚氨酯)复合乳液进行诱导破乳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双组分快速固化可剥离放射性去污剂。考察了不同CRL/PU质量比、无机盐破乳剂的种类及含量对去污剂固化成膜时间和膜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双组分快速固化可剥离去污剂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快速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讨论了不同施工工艺对去污剂快速固化性能的影响,为相关涉核场所表面放射性污染物的快速去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固化 双组分 氯丁胶乳 诱导破乳 放射性去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铰链式下垂前缘机构设计与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蕴雯 蔡昂 +2 位作者 何智宇 周颖 薛小锋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2年第1期93-100,共8页
下垂前缘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增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气动噪声,减小机构的运动空间,已被应用于A380和A350XW。为了实现下垂前缘按照给定要求定轴转动,需要设计一种机构型式,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四连杆形式的铰链式下垂前缘机构的设计方法。根... 下垂前缘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增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气动噪声,减小机构的运动空间,已被应用于A380和A350XW。为了实现下垂前缘按照给定要求定轴转动,需要设计一种机构型式,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四连杆形式的铰链式下垂前缘机构的设计方法。根据设计输入要求建立下垂前缘机构的线架模型,并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得到机构运动过程中角度变化参数和该机构运动过程中的驱动力矩和铰链点载荷。结果表明:随着驱动臂匀速转动,铰链式下垂前缘能够平稳下偏26°;两个驱动平面的最大驱动力矩的比值接近3∶2,且侧撑杆的设置使驱动处的横向受载得到了改善,该机构型式设计合理,为现代民用飞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前缘 铰链式机构 机构设计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飞机顺气流襟翼机构故障工况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蕴雯 何智宇 +2 位作者 唐家强 薛小锋 汪艳秋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3年第4期85-93,共9页
民用飞机顺气流襟翼一般由空间复杂多铰机构驱动,按照适航条款CCAR25.671的要求需开展典型故障下的机构特性研究。构建机构运动数字样机,采用RBE2单元将刚性多铰机构铰链点关联至柔性襟翼本体,建立襟翼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在巡航、... 民用飞机顺气流襟翼一般由空间复杂多铰机构驱动,按照适航条款CCAR25.671的要求需开展典型故障下的机构特性研究。构建机构运动数字样机,采用RBE2单元将刚性多铰机构铰链点关联至柔性襟翼本体,建立襟翼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在巡航、起飞、着陆三种气动载荷工况下,采用调节铰链摩擦系数和设置单侧驱动失效的方法分别模拟铰链卡滞和操纵系统单侧失效两种典型故障,并分析驱动力矩和铰链点载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铰链卡死时,内侧驱动连杆耳片发生拉伸破坏;内侧驱动失效时,外侧摇臂铰链点径向载荷提升明显,在实际中应重点关注该类襟翼外侧摇臂中关节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承载能力,避免外侧机构出现单独操纵的情况,同时需要对整个驱动系统增加扭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升装置 刚柔耦合 动力学仿真 故障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智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5年第4期81-83,共3页
在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小塘至茅山段采用水泥搅拌桩方法处理软基施工中,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搅拌桩处理软基的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地基处理 水泥搅拌桩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式距离法或因子化法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牛肉掺假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迎丽 何钰 +3 位作者 龚会琴 赵亚洲 何伟 何智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1-146,共6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欧氏距离法或因子化法建立牛肉中掺入猪肉和鸡肉的快速、准确的技术方法,从而为保证牛肉制品品质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检测手段;以牛肉和掺假肉(掺入猪肉和鸡肉)按照相同程度进行均匀搅碎,按照掺假肉10%为梯度增量...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欧氏距离法或因子化法建立牛肉中掺入猪肉和鸡肉的快速、准确的技术方法,从而为保证牛肉制品品质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检测手段;以牛肉和掺假肉(掺入猪肉和鸡肉)按照相同程度进行均匀搅碎,按照掺假肉10%为梯度增量进行制备掺假肉,共分为10类样本(10%至100%),采用单通道,光谱范围为12000cm^-1~4000cm^-1,扫描次数为64次,特征波段为7351.92cm^-1~6824.83cm^-1、5578.24cm^-1~5075.21cm^-1,预处理方式为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矢量归一化+9点平滑,结果表明:猪肉和鸡肉掺假因子化法的判别率分别为94%和96.67%;因子化法可以试现对牛肉掺假进行定性分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掺假 近红外 欧氏距离法 因子化法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研究
14
作者 何智宇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9期159-159,共1页
对食品等进行农药残留分析之前需要开展前处理,本文对目前最为常用的前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不同方法对应的原理和特点,以此保证前处理效果,为后续分析奠定良好基础,并提供可靠参考借鉴。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前处理方法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