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氏莫尼茨绦虫感染绵羊对小肠局部黏膜淋巴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祎程 王雯慧 +4 位作者 祁珊珊 何晚红 扎西英派 张旺东 张林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了研究贝氏莫尼茨绦虫自然感染绵羊对小肠黏膜免疫组织的影响,分别从宏观、微观及亚微观水平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肠道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与正常成年绵羊(正常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肠道所见虫体平... 为了研究贝氏莫尼茨绦虫自然感染绵羊对小肠黏膜免疫组织的影响,分别从宏观、微观及亚微观水平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肠道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与正常成年绵羊(正常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肠道所见虫体平均长度为1.5m,头节主要吸附在空肠淋巴集结分布丰富的部位,一般寄生数量为1~2条。眼观,虫体寄生部位黏膜增厚,表面有大量灰白色黏液附着,其间可见点状出血。镜下,局部黏膜上皮脱落,而在完整的黏膜上皮处,其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都明显增多;固有层内毛细血管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散淋巴组织以及肠腺杯状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头节寄生处部分肠腺坏死;黏膜下层淋巴小结、淋巴集结显著增生,部分增生凸入固有层形成新的圆顶区;固有层与黏膜下层以及黏膜肌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扫描电镜下,感染组肠黏膜上皮脱落;贝氏莫尼茨绦虫头节呈椭球状,有4个吸盘,无顶突,小沟,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微绒毛。研究结果表明,肠黏膜增厚,主要是局部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在寄生虫虫体表面覆盖的微绒毛的不断刺激下,机体抗感染自身组织增生所致。成年绵羊对抗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感染可能是通过黏膜免疫相关组织增生来加强局部免疫力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贝氏莫尼茨绦虫 致病作用 局部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驼Ig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秀萍 陆佳 +6 位作者 张亮 李敏 朱曼玲 张旺东 何晚红 李建飞 王雯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34,共5页
为制备抗双峰驼IgA的抗体,将双峰驼IgA重链恒定区基因克隆至pET-28a(+)上,构建重组蛋白质粒pET-28a-IgA-H,再进行IPTG诱导表达、分析和纯化,以及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用以获得的目的蛋白制备兔抗双峰驼IgA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 为制备抗双峰驼IgA的抗体,将双峰驼IgA重链恒定区基因克隆至pET-28a(+)上,构建重组蛋白质粒pET-28a-IgA-H,再进行IPTG诱导表达、分析和纯化,以及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用以获得的目的蛋白制备兔抗双峰驼IgA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效价及其特异性。结果表明,获得的重组目的蛋白大小约为39 ku,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IPTG 23.83μg/mL、诱导时间6 h,且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ELISA检测显示抗体效价达1∶32000,Western blot鉴定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的pET-28a-IgA-H蛋白,并能有效地将双峰驼IgA与IgG区别开来,表明成功获得了双峰驼IgA重链恒定区的重组蛋白及特异性良好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IGA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脾脏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谭雪芬 王雯慧 +2 位作者 关飞 李航 何晚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解身处特殊生存环境的牦牛脾脏的结构特征,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分别对10头成年牦牛的脾脏进行了观察,同时对牦牛脾脏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以及被膜厚度、小梁面积、脾小结数量和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等指标进行了测量、统计... 为了解身处特殊生存环境的牦牛脾脏的结构特征,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分别对10头成年牦牛的脾脏进行了观察,同时对牦牛脾脏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以及被膜厚度、小梁面积、脾小结数量和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等指标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牦牛脾脏呈扁平的长椭圆形,中间厚,两边薄,其平均长度、宽度、厚度和质量分别为(42.9±3.16)cm、(9.6±0.732)cm、(1.6±0.185)cm、(407.3±114.48)g,脾脏被膜厚度为(316.16±32.3)μm,脾小梁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的面积分别为(5.29±0.36)×105μm2、(7.42±1.9)×104μm2,脾小结的平均数量为(15.2±9.5)个.牦牛脾小结的分布密度大,与动脉周围淋巴鞘界限不明显;脾窦呈规则的长条状,腔隙大,周围分布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脾脏 解剖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驼IgM部分重链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敏 吴秀萍 +7 位作者 张旺东 张亮 何晚红 李建飞 李瑞 火兴民 刘丽萍 王雯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7,共5页
为获取双峰驼免疫球蛋白M(IgM)重链恒定区的表达产物及抗体,首先在GenBank找出收录的双峰驼IgM、IgA、IgE、IgG重链恒定区基因序列,比对IgM与IgA、IgE和IgG的氨基酸序列,选取一段差异较大的蛋白序列片段,转换成相对应的基因片段,PCR扩... 为获取双峰驼免疫球蛋白M(IgM)重链恒定区的表达产物及抗体,首先在GenBank找出收录的双峰驼IgM、IgA、IgE、IgG重链恒定区基因序列,比对IgM与IgA、IgE和IgG的氨基酸序列,选取一段差异较大的蛋白序列片段,转换成相对应的基因片段,PCR扩增选取的基因片段,插入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载体,转化进大肠埃希菌BL21,并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后利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的血清。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载体pET-28a-IgM,诱导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为18.7 ku,与预期相符。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效价为1∶32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血清能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蛋白,说明双峰驼IgM兔抗血清的成功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免疫球蛋白M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鼻腔的形态学特点及NALT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程翠翠 李建飞 +2 位作者 张旺东 何晚红 王雯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9-83,共5页
为探讨鼻相关淋巴组织(nose-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在鼻腔的分布特点,将20只健康成年家兔鼻腔依次分为Ⅰ、Ⅱ、Ⅲ、Ⅳ和Ⅴ5段,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切片染色,对每段的形态与NALT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家兔鼻腔从... 为探讨鼻相关淋巴组织(nose-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在鼻腔的分布特点,将20只健康成年家兔鼻腔依次分为Ⅰ、Ⅱ、Ⅲ、Ⅳ和Ⅴ5段,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切片染色,对每段的形态与NALT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家兔鼻腔从前向后依次主要被上颌鼻甲、鼻鼻甲和筛鼻甲所占据;鼻黏膜上皮从前向后依次为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与呼吸上皮,嗅上皮,分别对应鼻腔前庭区、呼吸区和嗅区。特别是在Ⅲ、Ⅳ段鼻腔的腹鼻道底部侧壁的固有层中,存在长度约1.5 cm^2.0cm的长条状淋巴集结,其上覆有一单层网状上皮,上皮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同时,在Ⅲ、Ⅳ段其他位置及第Ⅴ段鼻咽管侧壁,其黏膜固有层内可见孤立淋巴滤泡分布;此外,各段鼻甲骨和鼻腔侧壁的黏膜固有层中,也有弥散淋巴组织和散在的淋巴细胞分布。结果证明,家兔鼻腔有丰富的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且主要成条状分布于Ⅲ、Ⅳ段左右鼻腔的腹鼻道底部侧壁上。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兔NALT的功能特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鼻腔 形态学 鼻相关淋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恬 陈哲颖 +1 位作者 忻玲 何晚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 :通过编制适合手术室护士使用的患者隐私保护认知水平量表,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会议等方法制成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与行为评价的初期量表;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 目的 :通过编制适合手术室护士使用的患者隐私保护认知水平量表,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会议等方法制成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与行为评价的初期量表;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正式量表;采用条目分析、相关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因子分析等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54,折半信度为0.898,重测信度为0.997;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5;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提取3个公因子。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括3个维度18项条目。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为评价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水平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隐私 患者隐私保护 认知水平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