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碱假单胞菌生产聚-β-羟基壬酸聚酯的制备及表征
1
作者 何晓锐 张晓琴 +2 位作者 张晓 钟瑞 黄建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152,共6页
从污泥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可直接以蔗糖为基质发酵合成聚合度高、韧性强的聚羟基烷酸酯(PHA)的细菌U-3,经鉴定其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U-3菌株以蔗糖为碳源,蛋白胨、酵母膏为基质,摇瓶发酵培养44h细胞生长量达19.58g/... 从污泥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可直接以蔗糖为基质发酵合成聚合度高、韧性强的聚羟基烷酸酯(PHA)的细菌U-3,经鉴定其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U-3菌株以蔗糖为碳源,蛋白胨、酵母膏为基质,摇瓶发酵培养44h细胞生长量达19.58g/L,PHA聚合物产量为10.82g/L。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乌氏黏度法、差示扫描量热、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分析研究了U-3菌合成PHA聚合物的结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为聚-β-羟基壬酸酯,其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106;弹性模量2.1381 MPa,断裂伸长率282.9061%,拉伸应力2.3594 MPa,位移79.21371mm;熔点37.91℃,分解温度为45.43℃,结晶度为5.18%,该聚合物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塑性,是一种新型的PHA原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聚羟基烷酸酯 产碱假单胞菌 聚-β-羟基壬酸聚酯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分离于铀矿的可利用玉米秸秆高效产氢的芽孢杆菌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 何晓锐 +2 位作者 庞园涛 朱艳杰 黄建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5,共7页
采用二重叠皿隔绝空气培养法从铀矿中分离获得1株可利用玉米秸秆高效产氢的菌株w-14,经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通过两段发酵技术,研究了用木霉、曲霉菌制备的纤维素酶麸曲酵解玉米秸秆... 采用二重叠皿隔绝空气培养法从铀矿中分离获得1株可利用玉米秸秆高效产氢的菌株w-14,经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通过两段发酵技术,研究了用木霉、曲霉菌制备的纤维素酶麸曲酵解玉米秸秆的温度、时间、p H、麸曲用量对底物的糖化效率和w-14菌株利用玉米秸秆酵解物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酵解的麸曲浓度为20 g/L,温度为40℃、时间84 h,p H为5.0时酵解物还原糖为402 mg/g-cs,w-14菌株利用此酵解物发酵累积产氢量为99.7 m L/g-cs;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出w-14菌株以玉米秸秆酵解物为碳源基质产氢发酵最适条件,并在5 L间歇搅拌深层发酵罐中完成验证,结果表明:初始p H 7.0,种龄16 h,接种量10%,发酵温度37℃,w-14菌株的产氢量达140.24 m L/g-cs,比优化前提高了41.38%。经5 L间歇搅拌深层发酵反应器验证,w-14菌株利用秸秆的最高累积产氢量达149.09 m L/g-cs,氢气浓度达到5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生物制氢 玉米秸秆 深层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煤矿采煤塌陷预测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蒙蒙 马雷 +3 位作者 赵卫东 钱家忠 何晓锐 赵纪堂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40,共5页
为高效准确地预测煤矿采煤塌陷范围与程度,分析塌陷对地表和建筑物的损坏程度,提出了煤矿区采煤塌陷预测分析系统的设计原则,分析了系统信息流程,设计出系统空间数据库及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砌体梁结构的塌陷预测模型、基于... 为高效准确地预测煤矿采煤塌陷范围与程度,分析塌陷对地表和建筑物的损坏程度,提出了煤矿区采煤塌陷预测分析系统的设计原则,分析了系统信息流程,设计出系统空间数据库及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砌体梁结构的塌陷预测模型、基于松散层与基岩耦合的概率积分法塌陷预测模型等关键技术,采用组件式GIS开发了煤矿采煤塌陷预测分析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图件管理、信息提取、塌陷预测模型计算和塌陷损坏程度分析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地表塌陷 预测模型 概率积分法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