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alth ecological model,HEM),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改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的可行路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功能指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失...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alth ecological model,HEM),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改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的可行路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功能指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量表(family caregiver consequences inventory,FCCI)、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daptation,partnership,growth,affection and resolve,APGAR)及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新疆乌鲁木齐市810例失能老人家庭进行调查,以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为因变量,以HEM 5个层面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总得分为(45.12±3.45)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是否经常锻炼、是否规律饮食、患慢性病数量、居住情况及失能程度的失能老人,其家庭照护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功能、健康素养及社会支持与家庭照护质量呈正相关,失能程度与其呈负相关;年龄、家庭功能、健康素养、失能程度、社会支持、文化程度及患慢性病数量是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失能老人居家照护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其家庭照护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应从个人、家庭、环境等多角度对居家失能老人进行综合干预,进而改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干预方案初稿。采用专家函询法修改及完善自我管理方案。采用立意抽样法纳入2023年4-5月在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ITHBC的自我管理干预;随访4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特征变化。结果(1)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85%、85%,专家权威系数为0.833,协调系数分别为0.191、0.254、0.272,均P<0.01。最终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17项。(2)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总分、疾病防治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认知管理及不良生活方式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指标(腰围、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THBC构建的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病情,提升NAFLD的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alth ecological model,HEM),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改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的可行路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功能指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量表(family caregiver consequences inventory,FCCI)、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daptation,partnership,growth,affection and resolve,APGAR)及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新疆乌鲁木齐市810例失能老人家庭进行调查,以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为因变量,以HEM 5个层面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总得分为(45.12±3.45)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是否经常锻炼、是否规律饮食、患慢性病数量、居住情况及失能程度的失能老人,其家庭照护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功能、健康素养及社会支持与家庭照护质量呈正相关,失能程度与其呈负相关;年龄、家庭功能、健康素养、失能程度、社会支持、文化程度及患慢性病数量是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失能老人居家照护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其家庭照护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应从个人、家庭、环境等多角度对居家失能老人进行综合干预,进而改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质量。
文摘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干预方案初稿。采用专家函询法修改及完善自我管理方案。采用立意抽样法纳入2023年4-5月在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ITHBC的自我管理干预;随访4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特征变化。结果(1)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85%、85%,专家权威系数为0.833,协调系数分别为0.191、0.254、0.272,均P<0.01。最终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17项。(2)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总分、疾病防治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认知管理及不良生活方式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指标(腰围、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THBC构建的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病情,提升NAFLD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