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用电碳计量的备用碳表系统优化配置方法
1
作者 郭魁星 李姚旺 +3 位作者 何晓宜 刘恒 李雪城 张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2,共9页
电力碳表系统是实现实时、精准用电碳计量的重要载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深入实施,对电力碳表计量准确性和连续性的要求愈发严格,仅靠独立碳表系统难以应对越来越高的要求,亟须探索备用碳表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文中根据电... 电力碳表系统是实现实时、精准用电碳计量的重要载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深入实施,对电力碳表计量准确性和连续性的要求愈发严格,仅靠独立碳表系统难以应对越来越高的要求,亟须探索备用碳表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文中根据电力碳计量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和用电碳计量与电力潮流间的强耦合关系,提出了一套备用碳表系统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步优化的方式。首先,在保证碳表系统能够完整计量电力系统全量碳信息的前提下,提出了以配置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最优备用碳表装置数量确定方法。然后,以最小化备用碳表系统计量误差为目标,提出了备用碳表装置优化布点方法。最后,基于PJM 5节点系统和中国某地市实际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开展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电力系统完整碳排放信息计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备用碳表系统配置成本,实现不超过0.2%的碳排放计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系统 电碳计量 电力碳表系统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2020年后减排目标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海林 何晓宜 张希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9,共7页
针对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公布的各自2020年后减排目标,本文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测算了中美两国实现各自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和努力,比较了两国在GDP碳排放强度下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CO2排放达峰时间及其所处发展阶段... 针对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公布的各自2020年后减排目标,本文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测算了中美两国实现各自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和努力,比较了两国在GDP碳排放强度下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CO2排放达峰时间及其所处发展阶段、以及电力部门减排四个方面的努力程度和效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在中美两国分别实现各自既定目标的情况下,中国单位GDP碳强度年下降率将达4%,其幅度高于美国在2025年减排28%目标下的年下降率(3.59%);中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也更为迅速,年均增速高达约8%,2030年非化石能源总供应量可达11.6亿tce,约为届时美国非化石能源总供应量的2倍;在CO2排放达峰值方面,中国实现CO2排放峰值时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早于美国达峰值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在强化低碳发展情景目标下可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值,且峰值时人均CO2排放约8 t水平,低于美国CO2排放峰值时的人均排放19.5 t的水平;在电力部门的减排努力方面,中国在未来比较高的电力需求背景下,2030年可实现比2011年单位千瓦时的CO2强度下降35%,而美国同期则只需下降约20%即可实现其电力部门的减排目标。上述几项指标的比较更可突显中国2020年后的减排目标是非常宏伟且极具挑战的。在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的行动中,中国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细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分解和落实全国及各省市的减排目标和减排行动,持续推进节能与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协调好经济、能源和环境的问题,早日实现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目标 中国和美国 碳排放峰值 电力部门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