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生师互动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明炳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6,共8页
文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来探寻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机理,找寻大学教育的回归之道,彰显了生师互动在学生整全发展上的价值及地位,诠释了大学本真教育要义就在于以高深知识化育人格,以完善学生自我"审慎"的德性为旨归,进而为当... 文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来探寻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机理,找寻大学教育的回归之道,彰显了生师互动在学生整全发展上的价值及地位,诠释了大学本真教育要义就在于以高深知识化育人格,以完善学生自我"审慎"的德性为旨归,进而为当下大学教学改革路向提供一定启示:大学应为大学生提供整全的知识谱系、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并引入和践行"教学学术"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支持 生师互动 学习收获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路向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明炳 邱小健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16-18,共3页
评价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实践活动,评价的专业化程度影响着评价质量与效益。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主要源于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操作性等原则难以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为破此困局,可以尝试以专业化评价思维作为一种化解策略。具体而... 评价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实践活动,评价的专业化程度影响着评价质量与效益。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主要源于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操作性等原则难以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为破此困局,可以尝试以专业化评价思维作为一种化解策略。具体而言,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专业化实现的路向主要有:加强学理研究,形成专业评价学术共同体;构建专业评价伦理规范,培育专业评价精神;设置学科专业,培养专业评价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专业化 科学性 公正性 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论误区及其出路
3
作者 何明炳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6期109-112,共4页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思想,承载着方法的信念、立场、原则和逻辑,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神经中枢。评价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践,其方法论的选择决定着评价的信度、效度。当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方法论上的误区:评价功能的错位,导致工具价...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思想,承载着方法的信念、立场、原则和逻辑,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神经中枢。评价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践,其方法论的选择决定着评价的信度、效度。当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方法论上的误区:评价功能的错位,导致工具价值对内在价值遮蔽;评价主体的单一,造成他评对自评的消解;评价方式的偏执,陷入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为纾解此误区,其可能的出路在于:超越工具价值的桎梏,回归教育性的评价功能;注意单向评价的限度,走向交互性的评价主体;打破单维评价的禁锢,回归整合性的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方法论 高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信息质量对青少年公共意识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淑萍 何明炳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28,共7页
公共意识作为个体在公共生活中对公共伦理体认、遵从的一种深层意愿和心理倾向,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德性品质。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公共意识生成的关键期,新媒体时代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现实环境,新媒体信息是青少年公共意识生成的直接影响源... 公共意识作为个体在公共生活中对公共伦理体认、遵从的一种深层意愿和心理倾向,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德性品质。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公共意识生成的关键期,新媒体时代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现实环境,新媒体信息是青少年公共意识生成的直接影响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新媒体信息质量和公共交往对青少年公共意识生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信息质量对公共意识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公共交往在信息质量与规则意识、公平意识之间产生中介效应。因此,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培育应从构筑"良性"公共秩序、强化"向善"公共文化建设、搭建"为善"的公共交往平台着力,以彰显良序特质的公共生活,涵育青少年的公共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新媒体信息质量 公共交往 公共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