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氧化介质中碳纤维拉伸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昌飞 张学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90-1793,1815,共5页
以实验室自制碳纤维为原料,研究了碳纤维在浓HNO3及不同浓度的浓H2SO4/浓HNO3强氧化介质中的性能与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浓HNO3单独氧化时,碳纤维强度较未处理前有所增加,模量变化不大;在浓H2SO4和浓HNO3的共同氧化作用下,碳纤维强度和... 以实验室自制碳纤维为原料,研究了碳纤维在浓HNO3及不同浓度的浓H2SO4/浓HNO3强氧化介质中的性能与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浓HNO3单独氧化时,碳纤维强度较未处理前有所增加,模量变化不大;在浓H2SO4和浓HNO3的共同氧化作用下,碳纤维强度和模量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且随着浓H2SO4体积分数的增加下降加快。XRD分析结果表明,浓HNO3的氧化作用主要影响平行于纤维轴向的微观尺寸,而浓H2SO4的氧化主要在纤维的片层堆叠方向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氧化 拉伸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稻田栽培马铃薯的技术运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发剑 何昌飞 《农家科技》 2011年第A4期38-38,共1页
本文试就江淮地区稻田栽培马铃薯的技术运用作探析,旨在阐述通过合理栽种和田间管理来提高单产和利用闲置田块来提高复种指数的重要意义。稻田栽培马铃薯应该根据稻田的特点来选定优良品种,并进行有效地病虫鼠害防治,以此来提高马铃薯... 本文试就江淮地区稻田栽培马铃薯的技术运用作探析,旨在阐述通过合理栽种和田间管理来提高单产和利用闲置田块来提高复种指数的重要意义。稻田栽培马铃薯应该根据稻田的特点来选定优良品种,并进行有效地病虫鼠害防治,以此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在马铃薯收获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通过茎叶还田培肥地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马铃薯 栽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戴河退化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昌飞 郑立 +5 位作者 高伟 迟雯丹 李倩 韩彬 丁金凤 徐希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305,共12页
滨海湿地退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其中湿地退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学功能的影响程度目前知之甚少。对北戴河大潮坪滨海湿地植被区和退化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和共现性关系的研究显示,滨海湿地植被区微生物香农指... 滨海湿地退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其中湿地退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学功能的影响程度目前知之甚少。对北戴河大潮坪滨海湿地植被区和退化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和共现性关系的研究显示,滨海湿地植被区微生物香农指数显著高于退化区的,细菌OTU注释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主要的细菌类群,它们相对丰度共占群落的85%~95%。厚壁菌门的芽胞杆菌纲(Bacilli)在退化区丰度显著高于植被区的,浮霉菌门的Planctomycetia和Phycisphaerae在植被区的丰度明显高于退化区的。环境因子分析表明,退化区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土壤多环芳烃(PAHs)质量比和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其中土壤PAHs质量比高于1.273 mg/kg时,微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土壤含盐量和细菌的丰富度呈负相关关系。属间共现性关系(Co-occurrence)研究表明随着滨海湿地的退化,土壤中固碳细菌的生态学功能逐渐增强。对滨海湿地退化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学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和效果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滨海湿地 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昌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2期68-68,95,共2页
从一个棚育黄瓜发病的实例入手,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园艺生产技术推广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工作经验,从病例调查、症状识别、发病规律、防治方法与体会等方面对该病进行逐一介绍和分析,给出了详细的药剂治疗方案和应用生态防病措施,对实际生... 从一个棚育黄瓜发病的实例入手,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园艺生产技术推广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工作经验,从病例调查、症状识别、发病规律、防治方法与体会等方面对该病进行逐一介绍和分析,给出了详细的药剂治疗方案和应用生态防病措施,对实际生产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诊断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戴河滨海湿地根际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5
作者 张毅然 高伟 +6 位作者 张佳林 徐广飞 林法祥 徐希媛 何昌飞 韩彬 郑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5-113,共9页
以北戴河碱蓬-芦苇滨海湿地采集的5个根际土壤样品为研究材料,使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石油降解菌,采用重量法评价降解效率,通过GC-MS分析研究高效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利用排油圈法测定降解菌的表面活性剂产生能力。研... 以北戴河碱蓬-芦苇滨海湿地采集的5个根际土壤样品为研究材料,使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石油降解菌,采用重量法评价降解效率,通过GC-MS分析研究高效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利用排油圈法测定降解菌的表面活性剂产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初筛获得22株石油降解菌,在25℃降解21d的条件下对石油的降解率为17%~38%,其中qhd2B降解率最高,为38%,其中8株具有较好的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16s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所分离获得的22株菌中,8株菌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3株菌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有一株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丽水菌属(Yeosuana)。选取石油降解率在31%以上菌株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其对大部分烷烃和多环芳香烃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菌株qhd2B对烷烃和芳烃的总降解率分别为79.9%和76.7%,是一株优良的石油降解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石油降解菌 碱蓬 芦苇 根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