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ReO_3的构型和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旭敏 杨佩勰 +2 位作者 陈浙宁 傅钢 徐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67-2272,共6页
在X3LYP/6-311+G(2d,p)的水平下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高价有机铼氧化物(R—ReO3.Ln)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用X3LYP方法预测的几何结构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键长的误差一般小于0.001 nm,而键角的误差小于1°.同时发现不同... 在X3LYP/6-311+G(2d,p)的水平下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高价有机铼氧化物(R—ReO3.Ln)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用X3LYP方法预测的几何结构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键长的误差一般小于0.001 nm,而键角的误差小于1°.同时发现不同配位类型的R基和L配体显著影响铼氧化合物的酸性以及Re—O键能.应用NBO分析和前线轨道理论可以合理地阐明配体调变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铼氧化合物 CH3ReO3 X3LY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脑动脉硬化相关因素的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旭敏 莫秀云 +1 位作者 钟经馨 蔡业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与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收集本院186例脑病中心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为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分为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组(36例)及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150例)两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 目的:探讨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与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收集本院186例脑病中心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为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分为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组(36例)及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150例)两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组年龄显著高于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组(75.81±7.17vs68.82±9.07,P=0.000),男性比例较高(P=0.000),两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血压级别、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年龄更大,男性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动脉硬化 分型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状大分子PAMAM(1G)-FCD的合成及荧光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巧荣 王炳祥 +2 位作者 何旭敏 丁马太 夏海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9-631,共3页
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2-芴醛修饰的树状大分子PAMAM(1G)-FCD,用IR,1H NMR,MALDI-TOF-MS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能及Sn2+对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n2+能使化合物荧光显著增强.紫外光谱表明,随着PAMAM(1G)-FCD溶液中Sn2... 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2-芴醛修饰的树状大分子PAMAM(1G)-FCD,用IR,1H NMR,MALDI-TOF-MS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能及Sn2+对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n2+能使化合物荧光显著增强.紫外光谱表明,随着PAMAM(1G)-FCD溶液中Sn2+浓度的增加,体系在360 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化学反应.故该树状分子有望作为难得的蓝光区荧光材料及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PAMAM 2-芴醛 Sn2+离子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树状大分子PAMAM-FCD荧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巧荣 王炳祥 +1 位作者 丁马太 何旭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1-185,共5页
以小分子2-芴醛(FCD)修饰树状大分子聚酰胺-氨PAMAM,合成了1~3代树状大分子PAMAM-FCD,用IR,1H NMR和MALDI-TOF-MS等手段表征了化合物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及紫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可使其荧光强度和紫外吸收不同程度地增... 以小分子2-芴醛(FCD)修饰树状大分子聚酰胺-氨PAMAM,合成了1~3代树状大分子PAMAM-FCD,用IR,1H NMR和MALDI-TOF-MS等手段表征了化合物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及紫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可使其荧光强度和紫外吸收不同程度地增强.在紫外光谱中,Cu2+自身的吸收峰消失,表明Cu2+参与配位.PAMAM-FCD有望成为蓝光区荧光材料及树状大分子-铜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 2-芴醛 CU2+ 荧光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膜醇/水分离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丁马太 夏海平 +1 位作者 丁俊琪 何旭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7-118,共2页
明胶(Gelatin)曾用于与其它高聚物共混制备分离膜材料,但迄今未见单独成膜用于膜分离的报道.本文首次报道高纯牛骨胶经Cr_2(SO_4)_3交联后制膜的方法,并成功地用于醇/水渗透蒸发分离.采用渗透蒸发分离醇/水混合物,既节能又简便.
关键词 明胶膜 渗透蒸发 醇/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元件用环氧树脂的研究
6
作者 丁马太 夏海平 +3 位作者 熊兆贤 何旭敏 骆惠雄 丁俊琪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2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讨论电子元件用环氧树脂配制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掺用阻燃环氧与添加阻燃剂等阻燃措施及其阻燃机理,对于因固化收缩与热收缩而产生的内应力的消除,以及利用偶联作用提高耐湿热老化性能等。文中同时给出分别用于中高压陶瓷电容器绝缘... 本文讨论电子元件用环氧树脂配制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掺用阻燃环氧与添加阻燃剂等阻燃措施及其阻燃机理,对于因固化收缩与热收缩而产生的内应力的消除,以及利用偶联作用提高耐湿热老化性能等。文中同时给出分别用于中高压陶瓷电容器绝缘包封和彩电行输出变压器灌封的环氧树脂配方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元件 环氧树脂 绝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富氧膜的研究(Ⅱ) 被引量:7
7
作者 丁俊琪 何旭敏 +3 位作者 邹伟 夏海平 丁马太 蔡启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126-1127,共2页
壳聚糖-聚砜酰胺复合膜在干、湿情况下,其富氧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别,表明壳聚糖是较好的富氧材料。从壳聚糖的结构可看出,它能通过氨基、羟基与许多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这种螯合物与低分子氧载体的结构相似.本文在壳聚糖-聚砜酰胺复合... 壳聚糖-聚砜酰胺复合膜在干、湿情况下,其富氧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别,表明壳聚糖是较好的富氧材料。从壳聚糖的结构可看出,它能通过氨基、羟基与许多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这种螯合物与低分子氧载体的结构相似.本文在壳聚糖-聚砜酰胺复合膜上固定金属钴盐,并在干、湿两种状态下测定了其富氧性能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富氧 钴盐复合膜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富氧膜的研究(Ⅰ) 被引量:2
8
作者 丁俊琪 邹伟 +3 位作者 何旭敏 夏海平 丁马太 蔡启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985-986,共2页
壳聚糖可用来进行醇水分离,但用于氧氮分离尚未见报道.本文成功地以壳聚糖复合膜分离空气中的氧氮,并且发现干燥膜与在干燥膜表面涂上一层水的“湿膜”之间存在明显的氧氮分离差别. 1实验部分壳聚糖(浙江玉环化工厂)经水洗、酸溶、重沉... 壳聚糖可用来进行醇水分离,但用于氧氮分离尚未见报道.本文成功地以壳聚糖复合膜分离空气中的氧氮,并且发现干燥膜与在干燥膜表面涂上一层水的“湿膜”之间存在明显的氧氮分离差别. 1实验部分壳聚糖(浙江玉环化工厂)经水洗、酸溶、重沉淀处理后,用稀醋酸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富氧 复合膜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含有酰胺基团超滤膜吸水情况的FTIR、TGA和DSC研究
9
作者 丁俊琪 杨建灵 +2 位作者 丁马太 夏海平 何旭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对几种超滤膜的TGA、DSC及FTIR研究表明,室温下含酰胺基的干燥膜体仍以氢键的形式结合一定数量的单分子水,同时也含有微量的二聚水和多聚水。当温度上升到40℃左右,水与膜体形成的氢键几乎完全断裂。每个酰胺基吸附水量的顺序为:聚砜酰... 对几种超滤膜的TGA、DSC及FTIR研究表明,室温下含酰胺基的干燥膜体仍以氢键的形式结合一定数量的单分子水,同时也含有微量的二聚水和多聚水。当温度上升到40℃左右,水与膜体形成的氢键几乎完全断裂。每个酰胺基吸附水量的顺序为:聚砜酰胺>聚苯并咪唑酮>芳香聚酰胺;每种膜吸附水的绝对量顺序为芳香聚酰胺>聚砜酰胺>聚苯并咪唑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基 高聚物 超滤膜 吸附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