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旭 刘鹏宇 黄镧 胡轶男作品
1
作者 何旭 刘鹏宇 +1 位作者 黄镧 胡轶男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刘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旭【油画作品】
2
作者 何旭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7-23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旭 房玲玲 葛春晓 高红岩作品
3
作者 何旭 房玲玲 +1 位作者 葛春晓 高红岩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房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旭[绘画作品]
4
作者 何旭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4-26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旭美术作品
5
作者 何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旭美术作品
6
作者 何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旭 刘鹏宇 全玲 杨帆作品
7
作者 何旭 刘鹏宇 +1 位作者 全玲 杨帆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5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刘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草颗粒和鲜草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对临武鸭饲喂效果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黄璇 马玉勇 +7 位作者 刘洋 李闯 蒋桂韬 张旭 邓萍 万伟粲 何旭 戴求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9-1165,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鲜草、苜蓿草颗粒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对临武鸭生长和屠宰性能、脏器系数及肉品质的影响,为苜蓿草颗粒在鸭饲料中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9日龄临武鸭6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Ⅰ、Ⅱ和Ⅲ... 【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鲜草、苜蓿草颗粒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对临武鸭生长和屠宰性能、脏器系数及肉品质的影响,为苜蓿草颗粒在鸭饲料中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9日龄临武鸭6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Ⅰ、Ⅱ和Ⅲ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Ⅱ和Ⅲ组鸭分别饲喂全价饲料、80%全价饲料+20%苜蓿草颗粒、全价饲料+新鲜饲草,试验周期为30 d。70日龄时从每个重复中挑选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鸭,公母各1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采集心脏、肝脏、肌胃、腺胃、脾脏,计算脏器系数,并采集左侧胸肌检测肉品质指标。【结果】①3个组间鸭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鸭平均日耗料量和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②3个组间鸭屠宰率、全净膛率、腹脂率、皮脂率、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鸭胸肌率最高,且显著高于Ⅰ组(P<0.05)。③除肌胃指数外,其他脏器系数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鸭肌胃指数显著高于Ⅰ和Ⅲ组(P<0.05)。④Ⅱ组鸭胸肌黄度值(b^(*))显著高于Ⅰ和Ⅲ组(P<0.05);Ⅰ组鸭胸肌蒸煮后剪切力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与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和Ⅲ组鸭胸肌蒸煮损失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组鸭胸肌pH 45 min显著低于Ⅱ和Ⅲ组(P<0.05)。【结论】苜蓿草颗粒或鲜草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对39~70日龄临武鸭生长和屠宰性能无负面影响,而使用苜蓿草颗粒替代20%全价饲料不仅有效降低了饲料成本而且提升了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颗粒 临武鸭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燃式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
9
作者 何旭 丁昊宇 +3 位作者 李耀宗 符璐鑫 李海鹰 许锴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2S-OPCP)发动机是一种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凸轮转盘机构替代了传统发动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这种特殊的结构使转盘发动机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发动机两侧的凸轮转盘存在相对转角,通过改变凸... 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2S-OPCP)发动机是一种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凸轮转盘机构替代了传统发动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这种特殊的结构使转盘发动机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发动机两侧的凸轮转盘存在相对转角,通过改变凸轮相对转角θ可以改变发动机的有效压缩比及换气正时,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根据转盘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搭建了一维热力学仿真模型,并使用试验数据对模型的缸内压力曲线进行了标定.随着θ改变,发动机的扫气过程及性能表现都会发生变化.当θ在0°~10°内变化时,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有所改善,给气比在θ=7°时最高,提升了3.5%.同时,在θ达到4°后,指示燃油消耗率(ISFC)开始逐渐增加,ISFC最高增加了3.5%(θ=10°);而平均有效压力(IMEP)最高增加了3.3%(θ=4°),之后随着θ的上升,IMEP开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发动机 压燃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道州灰鹅保种效果
10
作者 万伟粲 何旭 +6 位作者 刘洋 马玉勇 蒋玉章 戴求仲 燕海峰 蒋桂韬 李闯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2,共10页
旨在研究道州灰鹅保种场鹅群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后续道州灰鹅的保种工作提供参考。道州灰鹅保种场采用单父本家系轮配的保种模式进行保种,共49个家系,每个家系中取一只200日龄左右的健康公鹅,采静脉血进行DNA抽提,对DN... 旨在研究道州灰鹅保种场鹅群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后续道州灰鹅的保种工作提供参考。道州灰鹅保种场采用单父本家系轮配的保种模式进行保种,共49个家系,每个家系中取一只200日龄左右的健康公鹅,采静脉血进行DNA抽提,对DNA样品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根据每个家系公鹅的重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共检测到道州灰鹅保种群体的SNPs位点15245050个,在过滤质控后得到SNPs位点1462848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28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288,群体近亲系数(Fis)为0.07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62,基因多样性指数(Nei)为0.331。道州灰鹅保种群体共检测到802个连续纯合片段(ROH),基于ROH值计算得出的近交系数为0.010,近交程度较低。IBS距离矩阵、G矩阵的结果相似,只有少部分的个体间亲缘关系较近。群体渗透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同样显示,大部分个体聚类为一个亚群,少部分个体聚类为2个小亚群。通过群体分化指数(Fst)的计算结果,2个小的亚群之间出现了中等程度的分化。总体而言,道州灰鹅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近交水平较低,保种效果优良,建议减少亲缘关系过于接近的家系间的配种,以保持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的长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测序 道州灰鹅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喷雾、着火和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旭 郑亮 +2 位作者 赵陆明 李红梅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5,共5页
在高温高压定容燃烧弹上,采用高速摄影法对不同掺混比例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进行研究,获取了喷雾、着火和燃烧火焰图像,分析了生物柴油这种含氧生物燃料对喷雾和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加,喷雾锥角减小;... 在高温高压定容燃烧弹上,采用高速摄影法对不同掺混比例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进行研究,获取了喷雾、着火和燃烧火焰图像,分析了生物柴油这种含氧生物燃料对喷雾和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加,喷雾锥角减小;生物柴油的贯穿距离在喷雾初期比普通柴油长,但在喷雾中、后期基本一致;生物柴油与柴油相比,其滞燃期缩短,着火点数量增多;随着生物柴油在燃料中比例的增加,燃烧火焰的亮度和分布面积都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 生物柴油 喷雾 着火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光学诊断试验平台和测试方法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旭 伍岳 +9 位作者 马骁 李雁飞 齐运亮 刘泽昌 徐一凡 周扬 李熊伟 刘聪 冯海涛 刘福水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共52页
活塞式内燃发动机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机械装置。由于其内部燃料喷射、蒸发、燃烧等复杂的工作过程会对发动机的结构可靠性、能量利用效率和污染物生成产生极大影响,研究内部过程的物理机理并确定控制策略对于发动机的设计... 活塞式内燃发动机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机械装置。由于其内部燃料喷射、蒸发、燃烧等复杂的工作过程会对发动机的结构可靠性、能量利用效率和污染物生成产生极大影响,研究内部过程的物理机理并确定控制策略对于发动机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近年来,为更加深入理解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研究人员广泛采用光学诊断试验技术来测量发动机缸内流动和燃烧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类用于模拟发动机工作过程的试验台架(如定容燃烧弹、快速压缩机、光学发动机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光学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光学诊断技术分为两类进行讨论,分别是基于传统光学的传统诊断技术(如纹影法、双色法等)和基于激光的先进诊断技术(如粒子图像测速法、激光诱导荧光法等)。光学诊断技术可在多尺度下测量缸内温度、物质浓度、液滴粒径等参数,为准确评估发动机喷油、蒸发、燃烧过程提供试验依据。更重要的是,光学诊断技术为更加深入理解高温高压环境下流动、燃烧的物理/化学机理提供了可能性,为开发高功率、高能效、低排放的先进发动机提供可靠的试验手段,同时为研究人员未来开展基础试验研究、更加深入地理解发动机工作过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光学诊断 可视化 喷雾 燃烧 定容燃烧弹 快速压缩机 光学发动机 纹影法 双色法 消光法 折射率匹配法 粒子图像测速 激光诱导荧光 激光诱导炽光 相位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算法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旭 高希彦 +2 位作者 梁桂华 刘卫国 孙培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对PIV(particleimagevelocimetry,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采用互相关算法,自行开发了一套图像处理软件,对粒子图像进行分析,提取速度场.以正方形容器内的旋转流场为例,用计算机模拟检验了此软件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并利... 对PIV(particleimagevelocimetry,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采用互相关算法,自行开发了一套图像处理软件,对粒子图像进行分析,提取速度场.以正方形容器内的旋转流场为例,用计算机模拟检验了此软件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并利用PIV技术对内燃机缸内压缩流场进行测量,对PIV技术应用于气流测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互相关算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粒子图像识别,通过所开发的软件可以精确获取速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算法 粒子图像测速 流场测试 流动显示 流体力学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光学发动机的设计及其可视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旭 曾威霖 +3 位作者 尚勇 李向荣 王建昕 刘福水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一台直列四缸柴油机为原型,设计开发了一台压燃式光学发动机。该光学发动机可以在1200r/min的转速下运行,采用电控共轨高压喷射系统,喷射压力和波形灵活可调。全透明石英气缸和活塞上的石英视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为下一步激光测... 以一台直列四缸柴油机为原型,设计开发了一台压燃式光学发动机。该光学发动机可以在1200r/min的转速下运行,采用电控共轨高压喷射系统,喷射压力和波形灵活可调。全透明石英气缸和活塞上的石英视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为下一步激光测试奠定了基础。采用气动装置进行密封和快速拆卸,不但提高了石英气缸的安全性能,也使清洁视窗的时间缩短到10min,大大提高了光学发动机的使用效率。在此光学发动机上采用高速摄影和双色法开展生物柴油燃烧特性研究,验证了光学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喷射共轨系统,在分段喷射条件下,生物柴油燃烧火焰的亮度、分布区域和高温(2000K以上)强辐射面积均小于柴油火焰。生物柴油由于自身含氧特点,在抑制碳烟生成和改善碳烟后期氧化方面同时发挥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光学发动机 高压共轨 可视化 生物柴油 双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诊断的生物柴油碳烟生成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旭 马骁 +1 位作者 吴复甲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制作了1个以液体为燃料可以产生层流扩散火焰的燃烧器,应用双色激光诱导炽光法(LII)技术来测量火焰中的绝对碳烟体积分数。基于在2个波长上获取的火焰中某1点的LII信号,获得被激光加热的碳烟粒子温度,同时得到此点的碳烟浓度,通过映射... 制作了1个以液体为燃料可以产生层流扩散火焰的燃烧器,应用双色激光诱导炽光法(LII)技术来测量火焰中的绝对碳烟体积分数。基于在2个波长上获取的火焰中某1点的LII信号,获得被激光加热的碳烟粒子温度,同时得到此点的碳烟浓度,通过映射得到火焰的二维碳烟浓度分布。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可获得碳烟前驱物多环芳香烃在火焰中的二维分布,将激光诱导荧光和激光诱导炽光相结合,在柴油和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层流扩散火焰上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加,碳烟和多环芳香烃的最大浓度都随之降低,浓区分布面积也进一步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激光诱导荧光 激光诱导炽光 碳烟 生物柴油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形态学特点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旭 郭新 +3 位作者 崔丽 王心蕊 牛云 李玉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61,共5页
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免疫学表型;采用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MSCs的一般形态学特点;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免疫学表型;采用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MSCs的一般形态学特点;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MSCs具有独特的细胞免疫学表型,即CD73、CD105、CD44、CD166、CD90阳性,CD34、CD 31、CD45阴性;细胞组织化学MSCs PAS-过碘酸雪夫氏染色阳性,苏丹黑-B(SB)及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阴性;免疫荧光见细胞CD73、CD105阳性;透射电镜下MSCs表面有微绒毛,相邻细胞间有缝隙连接,细胞器丰富;扫描电镜下MSCs呈长梭形、鱼群状排列,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实验结果为MSCs的诱导分化及应用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细胞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碳烟特性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旭 马骁 +1 位作者 吴复甲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在1台光学可视化发动机上,采用高速摄影法,对不同掺混比例的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进行研究,获取缸内燃烧火焰图像,通过双色法得到表征缸内碳烟总体分布的KL因子,分析了生物柴油对缸内燃烧过程和碳烟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在1台光学可视化发动机上,采用高速摄影法,对不同掺混比例的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进行研究,获取缸内燃烧火焰图像,通过双色法得到表征缸内碳烟总体分布的KL因子,分析了生物柴油对缸内燃烧过程和碳烟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掺入比例的增加,最高燃烧压力逐渐降低,滞燃期相对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火焰的亮度和分布面积都随之下降。KL因子的最高浓度降低,碳烟较浓的分布区域减小,碳烟的氧化进程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双色法 碳烟 柴油机 生物柴油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激光诱导炽光法定量测量火焰中的碳烟浓度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何旭 马骁 王建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349,共6页
激光诱导炽光法作为一种非接触激光诊断技术,可以用来测量火焰中的二维碳烟体积分数分布,具有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对于定量碳烟体积分数测试,需要对LII信号进行校准,来获得绝对的二维碳烟体积分数分布.近年来一种基于双色测温原理的... 激光诱导炽光法作为一种非接触激光诊断技术,可以用来测量火焰中的二维碳烟体积分数分布,具有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对于定量碳烟体积分数测试,需要对LII信号进行校准,来获得绝对的二维碳烟体积分数分布.近年来一种基于双色测温原理的校准方法由于具有实现简单、测试精度高、可以在线进行标定等特点得到推广和使用.搭建了一套LII二维测试系统,获得了乙烯扩散火焰的碳烟体积分数分布二维图像.根据双色测温原理采用校准系统,对二维碳烟分布图像进行标定,获得绝对碳烟体积分数.结果显示,乙烯火焰中的碳烟最浓区分布在火焰的外侧,碳烟体积分数随火焰高度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碳烟体积分数在氧化作用下开始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消失.研究结果验证了此套LII测试系统的有效性,可以用来进行碳烟体积分数定量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炽光法 碳烟 扩散火焰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测井相 被引量:15
19
作者 何旭 李忠伟 +1 位作者 刘昕 张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9-1165,I0013,I0014,共9页
选用东海F气田的砂质辫状河三角洲的自然伽马数据作为训练数据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首次用于测井相识别。选用四种自然伽马曲线形态作为特征,将数值转变为图像形式,首先对图像做标准化、添加噪声、旋转和转灰度等处理,再对数据增强... 选用东海F气田的砂质辫状河三角洲的自然伽马数据作为训练数据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首次用于测井相识别。选用四种自然伽马曲线形态作为特征,将数值转变为图像形式,首先对图像做标准化、添加噪声、旋转和转灰度等处理,再对数据增强与扩充,建立训练和测试数据集;然后,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建立测井相识别模型,并在训练过程中加入了Dropout、局部响应归一化和L2正则化等策略限制了模型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模型泛化能力;针对测井信息中不同级次沉积单元响应叠加带来的自动识别难题,使用不同尺度的小波基函数及极值分割处理和切分测井数据,最终有效划分了不同尺度沉积单元。通过与其他分类算法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测井相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测井相 多尺度 小波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燃油撞壁特性及混合气形成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旭 刘卫国 +3 位作者 高希彦 廖春明 杨德胜 赵大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4,共4页
应用STAR-CD软件对燃油撞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重点研究入射角度、环境压力和涡流比对撞壁特性和混合气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撞壁后燃油的二次雾化对燃油蒸发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壁面入射角度的增大,壁面油膜扩展面积增大,油膜从长叶形... 应用STAR-CD软件对燃油撞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重点研究入射角度、环境压力和涡流比对撞壁特性和混合气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撞壁后燃油的二次雾化对燃油蒸发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壁面入射角度的增大,壁面油膜扩展面积增大,油膜从长叶形向扇形变化。随着环境压力的增高,燃油分布范围明显减小,但燃油堆积量和浓混合气的面积都会进一步减小,形成相对稀薄的混合气。涡流对燃油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撞壁之后,随着涡流比的增大,形成大范围的稀混合气。涡流比过高,相邻油束的混合气将会发生干涉,造成燃烧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混合气 数值模拟 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