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贮藏时间与种植季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业坚 舒庆尧 +3 位作者 张增勤 刘守平 何方印 黄善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0-23,共4页
对储藏了 3.5年的陈种、储藏 0 .5年的新种、早季种植与翻秋种植的稻谷的米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1个籼稻品种的陈种 ,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HISAC)基本稳定 ,粘滞性淀粉谱 (RVA谱 )发生显著变化 ... 对储藏了 3.5年的陈种、储藏 0 .5年的新种、早季种植与翻秋种植的稻谷的米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1个籼稻品种的陈种 ,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HISAC)基本稳定 ,粘滞性淀粉谱 (RVA谱 )发生显著变化 :起浆温度 (PT) 11个籼稻品种的陈种从平均 75 .8℃上升至 84 .7℃ ,增幅为 4 .0℃~ 15 .1℃ ;其中 10个品种的峰值粘度 (PKV)和崩解值 (BDV)有所下降 ,1个品种则为上升 ;热浆粘度 (HPV)、冷胶粘度 (CPV)和消减值 (SBV)等指标值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晚季种植的稻谷与早季种植的相比 ,3个参试早稻品系的PT、HISAC和HISAC/AAC下降 ,其中 2个品系 (12 0 0、10 4 1)的AAC上升 ,1个 (M177)下降 ;品系 12 0 0、10 4 1的RVA谱特征值除SBV有所下降外 ,其他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M177与 12 0 0、1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 表现直链淀粉含量 RVA谱 水稻 种植季节 贮藏时间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业坚 张增勤 +3 位作者 何道根 刘守平 何方印 舒庆尧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选用8个不育系(其中4个为转Bt基因纯合的不育系)和8个转Bt基因纯合的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64个杂交F1组合,分析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是影响产量性状的主要因子,R8,A7,A5是一般配合力较高的理想... 选用8个不育系(其中4个为转Bt基因纯合的不育系)和8个转Bt基因纯合的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64个杂交F1组合,分析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是影响产量性状的主要因子,R8,A7,A5是一般配合力较高的理想亲本类型;A7/R8,A5/R8,A5/R2,A5/R7,A7/R6等5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除个别性状外均为正值,说明可利用其杂种优势来选育;遗传力分析表明,千粒重、结实率、单株穗重、总粒数、穗长、株高6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实粒数、单株穗数两性状由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农艺性状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杂种后代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粘滞性淀粉谱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业坚 张增勤 +2 位作者 刘守平 何方印 舒庆尧 《作物研究》 200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以克螟稻TS5为亲本与5个感虫亲本作正反杂交配组,分析了各组合后代抗虫株系和非抗虫株系及其双亲的直链淀粉含量(AAC)和粘滞性淀粉谱(RVA谱)。结果表明,杂种后代的AAC基本介于双亲之间,且偏向于高值亲本,AAC与最粘时间(PT)呈极显著正相... 以克螟稻TS5为亲本与5个感虫亲本作正反杂交配组,分析了各组合后代抗虫株系和非抗虫株系及其双亲的直链淀粉含量(AAC)和粘滞性淀粉谱(RVA谱)。结果表明,杂种后代的AAC基本介于双亲之间,且偏向于高值亲本,AAC与最粘时间(PT)呈极显著正相关(0.7929),与消减值(SBV)、最高粘度(PKV)、热浆粘度(HPV)、冷胶粘度(CPV)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崩解值呈负相关;杂种后代的RVA谱特征值与其双亲相比,无明显变化,但部分性状有所改善。这为抗虫杂交水稻的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粘滞性淀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T984及其在广亲和恢复系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业坚 张增勤 +2 位作者 刘守平 何方印 张镇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297-299,共3页
关键词 T984 广亲和力 恢复系 杂交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交恢复系与杂种一代感光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守平 张增勤 +2 位作者 陈业坚 何方印 张镇凤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7-289,共3页
籼粳交恢复系籼、粳分类的分值高低与其自身及其杂种一代的感光性无相关性。籼粳交恢复系播始历期在临海为 115d以上的 ,其感光性均为中等偏强 ,所配杂种的感光性亦为中等偏强 ,但稍弱于恢复系。籼粳交恢复系播始历期在临海为 110d以下... 籼粳交恢复系籼、粳分类的分值高低与其自身及其杂种一代的感光性无相关性。籼粳交恢复系播始历期在临海为 115d以上的 ,其感光性均为中等偏强 ,所配杂种的感光性亦为中等偏强 ,但稍弱于恢复系。籼粳交恢复系播始历期在临海为 110d以下的 ,其感光性大多数为中等 ,少数为弱的 ,所配杂种的感光性有强、中级别之分。不论籼粳交恢复系播始历期的长短 ,所配杂种的感光性没有弱的级别 ;杂种的感光性与恢复系播始历期的长短、恢复系的感光性均无相关性 ,而与自身播始历期的长短呈极显著相关 (0 94 2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交恢复系 杂种一代 感光性 播始历期 短日出穗促进率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杂种后代的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业坚 吴其褒 +3 位作者 舒庆尧 张增勤 刘守平 何方印 《作物研究》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以克螟稻Ts5为亲本与另5个感虫亲本作正反杂交,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的F1代中,以Ts5为父本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于以Ts5为母本所配的组合。F2代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在农艺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某些农艺性状,F2代的抗虫株、非抗虫株群体... 以克螟稻Ts5为亲本与另5个感虫亲本作正反杂交,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的F1代中,以Ts5为父本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于以Ts5为母本所配的组合。F2代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在农艺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某些农艺性状,F2代的抗虫株、非抗虫株群体与亲本相比,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F3代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及亲本在分蘖动态变化上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为低代抗虫株系的田间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钱优189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业坚 刘守平 +2 位作者 何方印 唐昌华 张增勤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8-20,共3页
钱优189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以钱江1号A为母本,t1890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11-2014年的品种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青秆黄熟、转色好,适... 钱优189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以钱江1号A为母本,t1890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11-2014年的品种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青秆黄熟、转色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钱优1890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交恢复系的生育期长短与感光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守平 张增勤 +2 位作者 何方印 陈业坚 谢留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1期46-51,共6页
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属中籼类型,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均为九级);感光性以中等或中等偏强为主,少部分为强偏弱或弱偏强,但均趋向于中等。生育期长短与基本营养生长性无相关性,生育期长短与感光性强弱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播始历期长短与短日出... 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属中籼类型,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均为九级);感光性以中等或中等偏强为主,少部分为强偏弱或弱偏强,但均趋向于中等。生育期长短与基本营养生长性无相关性,生育期长短与感光性强弱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播始历期长短与短日出穗促进率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0.539x-39.799,相关系数为0.6734**,播始历期每延长1天,短日出穗促进率提高0.539个百分点。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弱(或称为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短)与感光性强、弱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交恢复系 基本营养生长性 感光性 播始历期 短日高温生育期 短日出穗促进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籼稻钱优351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业坚 何方印 +2 位作者 蔡东升 石兆彬 唐昌华 《作物研究》 2019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由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钱优3514,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食味好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1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钱优3514品种及双亲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制种 钱优35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协优5968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0
作者 张增勤 刘守平 +3 位作者 陈业坚 何方印 童海军 唐昌华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0-191,共2页
协优 5 96 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t5 96 8配组而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与汕优 6 3相仿 ,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白叶枯病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3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协优 5 96 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t5 96 8配组而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与汕优 6 3相仿 ,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白叶枯病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3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杂交稻地区作晚稻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协优5968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钱优3514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业坚 何方印 +2 位作者 蔡东升 石兆彬 唐昌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41-242,共2页
钱优3514是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不育系钱江1号A为母本,与自主选育的恢复系t3514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13—2017年各级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广等特点,于2018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钱优3514是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不育系钱江1号A为母本,与自主选育的恢复系t3514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13—2017年各级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广等特点,于2018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钱优3514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籼稻协优2226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2
作者 张增勤 刘守平 +3 位作者 何方印 陈业坚 唐昌华 叶兴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282-1283,共2页
协优2226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矮败型不育系协青早A与恢复系t2226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经过2007-2009年的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青秆黄熟、转色好。2010年1月通过浙江... 协优2226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矮败型不育系协青早A与恢复系t2226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经过2007-2009年的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青秆黄熟、转色好。2010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0007)。适宜在浙江省范围内推广种植。其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合理密植,合理肥水管理,防治病虫,适时收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协优2226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钱优1890制种技术
13
作者 刘守平 张增勤 +3 位作者 陈业坚 何方印 张伟 唐昌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期164-166,共3页
详细介绍了钱优1890双亲的生物学特性,并依据其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优质 杂交籼稻 钱优1890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水稻‘钱优351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4
作者 陈业坚 何方印 +2 位作者 蔡东升 石兆彬 唐昌华 《作物研究》 2018年第5期357-358,共2页
‘钱优3514’系以浙江省农科院自选不育系‘钱江1号A’为母本,与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恢复系‘t3514’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13~2017年的各级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广等特点,于2018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钱优3514’系以浙江省农科院自选不育系‘钱江1号A’为母本,与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恢复系‘t3514’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13~2017年的各级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广等特点,于2018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钱优351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栽培 钱优35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籼稻丰优54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5
作者 张增勤 王五一 +3 位作者 刘守平 陈业坚 何方印 林采舜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729-731,共3页
丰优54(原名粤优54)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临海市农业局粮油作物管理站共同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以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粤丰A为母本与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交恢复系t54(t86/t2898)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04-2007年试验、试种... 丰优54(原名粤优54)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临海市农业局粮油作物管理站共同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以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粤丰A为母本与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交恢复系t54(t86/t2898)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04-2007年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病性强、米质优、青秆黄熟转色好。2008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浙江省台州、温州市杂交籼稻种植区推广应用。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培育壮秧,短龄移栽、合理密植,水浆管理、协调群体,科学施肥、早生快发,防治病虫、确保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丰优54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协优409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6
作者 张增勤 刘守平 +3 位作者 陈业坚 何方印 童海军 唐昌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171-172,共2页
协优409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和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经2002~2005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青秆黄熟,适宜长江中下游稻区作杂交晚稻种植。2006年5月通过国... 协优409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和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经2002~2005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青秆黄熟,适宜长江中下游稻区作杂交晚稻种植。2006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足苗穗,科学施肥促长势,病虫防治保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协优4090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甬优146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7
作者 张增勤 刘守平 +3 位作者 陈业坚 何方印 童海军 唐昌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650-651,共2页
甬优146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甬粳2号A与恢复系T1460配组而成的杂交粳稻组合。该组合生育期、株高适中,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较强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甫优1460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江1号A及其系列水稻品种的应用前景探讨
18
作者 陈业坚 何方印 +3 位作者 蔡东升 石兆彬 黄福灯 李春寿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373-1374,1377,共3页
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水稻不育系钱江1号A,配组并通过审定的品种累计已达20个。钱优系列品种总体表现米质优、食味佳、高产稳产、分蘖力强、农艺性状优良、中抗或抗稻瘟病等特点,管理上要做好控肥抗倒,选择在非裂颖地区制种,钱江1号... 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水稻不育系钱江1号A,配组并通过审定的品种累计已达20个。钱优系列品种总体表现米质优、食味佳、高产稳产、分蘖力强、农艺性状优良、中抗或抗稻瘟病等特点,管理上要做好控肥抗倒,选择在非裂颖地区制种,钱江1号A及钱优系列品种均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钱江1号A 钱优系列品种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丰优5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9
作者 何方印 张增勤 +3 位作者 刘守平 陈业坚 林采舜 王五一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3期106-108,共3页
丰优54(原名粤优54)系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临海市农业局粮油作物管理站共同选育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经2004~2007年四年的试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病性强、米质优、青秆黄熟转色好。2008年1月通过浙... 丰优54(原名粤优54)系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临海市农业局粮油作物管理站共同选育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经2004~2007年四年的试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病性强、米质优、青秆黄熟转色好。2008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丰优54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储藏时间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业坚 舒庆尧 +2 位作者 张增勤 刘守平 何方印 《作物研究》 2001年第4期9-11,共3页
20 0 0年对储藏了 3.5年的陈种与 0 .5年的新种稻谷米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1个籼稻品种的陈种 ,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基本稳定 ,但其粘滞性淀粉谱发生了显著变化 ;所有 11个品种的起浆温度从平均的 75 .... 20 0 0年对储藏了 3.5年的陈种与 0 .5年的新种稻谷米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1个籼稻品种的陈种 ,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基本稳定 ,但其粘滞性淀粉谱发生了显著变化 ;所有 11个品种的起浆温度从平均的 75 .8℃增高到 84 .7℃ ,增幅为 4 .0~15 .1℃ ;有 10个品种的峰值粘度和崩解值下降 ,1个品种上升 ;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和消碱值有升有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储藏时间 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