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轭微孔聚合物-碳纳米管混合基质膜的可控成核生长与PM/CO_(2)同步捕集机理
1
作者 徐明伟 杨尚学 +8 位作者 刘冠林 汪少振 王存民 李佳琪 李湘 张一帆 张明明 何新建 徐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将聚合物的优点与有机/无机填料相结合来提高吸附和分离性能.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具有层次化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杂原子吸附位点,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稳定的气体吸附和分离.本文构建了碳纳米管(CNTs)网络... 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将聚合物的优点与有机/无机填料相结合来提高吸附和分离性能.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具有层次化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杂原子吸附位点,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稳定的气体吸附和分离.本文构建了碳纳米管(CNTs)网络支撑CMPs膜,该膜以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CNTs为柔性基底,以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和丰富杂原子吸附位点的CMPs为吸附活性层,旨在解决制备过程中多孔聚合物自成膜难的问题.所制备的CMP-CNTs膜保留了CNTs的三维网络结构和CMPs的分级多孔结构,在高效吸附颗粒物(PM)和分离二氧化碳/氮气(CO_(2)/N_(2))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渗透阻力.在酸碱环境中,CMP-CNTs对PM3.0的拦截效率超过99.9%.孔隙性质测试结果表明,CMP-CNTs具有与气体分子动力学直径相似的尺寸特征和由氮和氧杂原子引起的极性诱导环境,因此具有优异的CO_(2)/N_(2)分离能力.CMP-CNTs对CO_(2)/N_(2)混合组分的选择性高达119[273 K,1.0 bar(1 bar=0.1 MPa)].本文将CMPs同轴共价接枝在CNTs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混合基质膜,这种将多孔聚合物和柔性基底优势互补的加工方法表现出设计灵活性和工艺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基质膜 同轴共价接枝 核壳结构 酸碱耐受性 颗粒物/CO_(2)同步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ZIF-8-NS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高效滤除超细颗粒物性能
2
作者 王圣程 王存民 +6 位作者 郝雅馨 朱桂英 李欣雨 宋欣译 张明明 徐欢 何新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咪唑酸分子筛框架-8(ZIF-8)纳米片(ZIF-8-NS),并将其作为纳米电介质均匀分散到聚乳酸(PLA)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ZIF-8-NS功能化PLA(PLA/ZIF-8-NS)纳米纤维膜;研究了PLA/ZIF-8-NS纳米纤维... 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咪唑酸分子筛框架-8(ZIF-8)纳米片(ZIF-8-NS),并将其作为纳米电介质均匀分散到聚乳酸(PLA)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ZIF-8-NS功能化PLA(PLA/ZIF-8-NS)纳米纤维膜;研究了PLA/ZIF-8-NS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ZIF-8-NS的加入使PLA/ZIF-8-NS纤维明显细化(平均直径253 nm),且纤维表面粗糙度提升;PLA/ZIF-8-NS纳米纤维膜的表面电位达到10.4 kV,介电常数达到2.71,表现出优异的电荷存储能力;PLA/ZIF-8-NS纳米纤维膜对颗粒物的滤除性能优异,在85 L/min的高空气流速下对PM_(0.3)和PM_(0.3~2.5)的过滤效率分别达到95.57%和99.95%,空气阻力为305.3 Pa,且过滤360 min后对PM_(0.3)仍能保持98.50%的高过滤效率;PLA/ZIF-8-NS纳米纤维膜还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9.9%.研究结果表明,PLA/ZIF-8-NS纳米纤维膜在实现长效低阻颗粒物滤除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能够为高尘环境作业人员的呼吸健康防护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纤维膜 咪唑酸分子筛框架-8纳米片 界面极化 长效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构复合化聚乳酸纳纤膜的制备及高效滤除PM_(2.5)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欣译 唐梦珂 +4 位作者 王存民 朱金佗 黄胜 徐欢 何新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聚乳酸(PLA)纳米纤维在环境友好型纤维过滤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受制于其本征螺旋分子链构象和低介电常数的不足,导致其驻极性能差、过滤性能(过滤效率及压降)易衰减以及有效服役周期短.本文将高旋光性的聚L-乳酸(PLLA)和聚D-乳... 聚乳酸(PLA)纳米纤维在环境友好型纤维过滤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受制于其本征螺旋分子链构象和低介电常数的不足,导致其驻极性能差、过滤性能(过滤效率及压降)易衰减以及有效服役周期短.本文将高旋光性的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溶液共混,并通过静电纺丝过程的高压静电场诱导C=O基团加速取向极化,形成高电活性的立构复合晶体(SCs),显著提高聚乳酸纳纤膜的表面电位、介电常数及驻极效果等电活性特征,增大纤维表面静电斥力,促进PLA纳纤膜(PLA NFMs)的纤维细化,从而使其压降大幅降低(85 L/min,209.2 Pa),过滤PM_(2.5)效率显著提高至96.32%(纯PLLA对比样为72.44%).更重要的是,立构复合化PLA纳纤膜(SC-PLA NFMs)的过滤性能受气体流量变化影响较小(10~85 L/min),当气流增大时,过滤效率的衰减远远低于纯PLLA,在高气流下的稳定性使其能更好地满足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此外,提高PLA纳纤膜电活性可显著增强摩擦生电输出性能和呼吸振动激发电信号,为基于人体呼吸的生理特征监测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结果为扩大PLA材料在高性能呼吸防护领域和智能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颖的结构设计策略和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化 电活性组分 驻极性能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活性聚乳酸纳纤膜的形态调控及高效捕集PM_(0.3)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黄荣廷 朱桂英 +6 位作者 李欣雨 唐道远 张勇 王斌 朱金佗 何新建 徐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通过静电喷雾沸石咪唑框架-8(ZIF-8)分散液对同步电纺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进行表面功能化,以增强PLA/ZIF-8纳米纤维膜(简称纳纤膜)表面的电荷俘获及储存能力,从而提高静电吸附效果和过滤性能.通过在分散液中添加不同量的ZIF-8来调控锚... 通过静电喷雾沸石咪唑框架-8(ZIF-8)分散液对同步电纺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进行表面功能化,以增强PLA/ZIF-8纳米纤维膜(简称纳纤膜)表面的电荷俘获及储存能力,从而提高静电吸附效果和过滤性能.通过在分散液中添加不同量的ZIF-8来调控锚定于纤维表面的ZIF-8负载量,探究ZIF-8含量与纤维膜形态和性能演变之间关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膜的微观形态进行表征,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谱(XRD)分析了纤维膜的化学性质、界面相互作用和晶体结构的演变机理.采用静电测试仪、电介质测试仪和静电计分别评价表面电势、相对介电常数和输出电压,表征纤维膜的电活性和摩擦电输出性能.通过万能试验机测试聚乳酸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并使用自主搭建的空气过滤测试平台探究纤维膜高效过滤机理.结果表明,PLA/ZIF-8纳纤膜具有高电活性、高过滤效率、低空气阻力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其表面电势和最大开路输出电压分别可达5.9 kV和30.9 V,与纯PLA对比样相比分别提升5.6倍和5.3倍,同时拉伸强度和拉伸韧性增幅分别高达78%和111%.更重要的是,PLA/ZIF-8纳纤膜的PM0.3过滤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增幅可达12.6%),且空气阻力有所降低(40 Pa,65 L/min).所制备的环境友好型PLA/ZIF-8纳纤膜在滤除超细颗粒物和阻断病毒气溶胶传播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纤膜 金属-有机骨架功能化 电活性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向立构复合化聚乳酸超细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长效驻极与滤除PM_(0.3)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存民 江亮 +10 位作者 李佳琪 李欣雨 张一帆 袁慧 张明明 朱金佗 徐欢 雷磊 侯冲 郭震 何新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50,共11页
利用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链之间建立的立构复合产生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通过高压电场极化和高倍取向拉伸赋予聚乳酸(PLA)纳米纤维高的取向和细化,同时促进电活性相(β相、立构复合晶)的形成.得益于高取向的纤维形貌和优异... 利用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链之间建立的立构复合产生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通过高压电场极化和高倍取向拉伸赋予聚乳酸(PLA)纳米纤维高的取向和细化,同时促进电活性相(β相、立构复合晶)的形成.得益于高取向的纤维形貌和优异的电活性,高取向立构复合化PLA(AS-PLA)纳米纤维膜的介电常数和表面电位分别高达1.68和5.4 kV.同时,AS-PLA纳米纤维膜表现出卓越的过滤性能和摩擦电性能,特别是PDLA添加量为40%时制备的PLLA/PDLA40纳米纤维膜,即使在85 L/min的高气流量下对超细空气颗粒物(PM_(0.3))的滤除效率仍达到90.51%,且空气阻力仅为240.6 Pa,明显优于纯PLA纤维膜(滤除效率80.34%,空气阻力251.4 Pa).此外,在高湿度(RH=70%)和高强度呼吸气流(85 L/min)条件下,由AS-PLA纳米纤维膜作为摩擦电活性层组装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过滤器仍显示出优异的PM_(0.3)去除效率,达到95.02%,远远超过普通PLA过滤器(去除效率仅为89.50%),表现出强的电荷再生能力.电活性的提高显著改善了纳米纤维膜的初始极化能力和摩擦电性能,在保证纤维膜初始电荷充足的同时可依赖摩擦电效应实现电荷再生,在不牺牲空气阻力的前提下实现长效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构复合化聚乳酸 取向纤维 电活性 摩擦电效应 超细空气颗粒物滤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菌可降解纳纤膜制备及其长效低阻捕尘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荣 杨婷 +4 位作者 柯律 黄荣廷 朱金佗 何新建 徐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261,共10页
煤矿粉尘、空气中细微颗粒物(PM)和病原体的存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工作人员健康。传统高分子纤维过滤膜在滤除粉尘、PM和病原体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作用。然而,传统高分子材料不可降解,易导致塑料污染和微塑料危害,亟需研发兼具高过滤效... 煤矿粉尘、空气中细微颗粒物(PM)和病原体的存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工作人员健康。传统高分子纤维过滤膜在滤除粉尘、PM和病原体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作用。然而,传统高分子材料不可降解,易导致塑料污染和微塑料危害,亟需研发兼具高过滤效率、高抗菌效率的可降解纤维过滤材料。本文采用静电纺丝—喷雾相结合的技术,将二氧化钛(TiO_(2))纳米颗粒直接嵌入聚乳酸(PLA)纳米纤维(PLA@TiO_(2)),同时调控纺丝环境湿度形成串珠结构,从而有效提高纤维膜的电活性、驻极性能和过滤性能,并赋予优异的UV屏蔽和抑菌性能。在气体流量为85L/min时,纯PLA纤维膜对PM_(0.3)的过滤效率仅有83.9%,空气阻力高达654.9Pa,而PLA@TiO_(2)纤维过滤效率显著提高且空气阻力明显降低,当TiO_(2)浓度为4%时,过滤效率高达97.9%,空气阻力降低到260.2Pa。此外,PLA@TiO_(2)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率均达到100%。TiO_(2)嵌入PLA纤维还能使纤维膜吸收紫外线辐射,PLA@TiO_(2)纤维膜紫外线透过率(T_(UVB))与纯PLA纤维膜相比下降到20.1%,能够防止和避免皮肤损伤等疾病。纳米纤维驻极性能和串珠结构的结合提供了高效过滤、低空气阻力以及高抑菌效率,为减少和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粉尘 纳纤膜 长效低阻 紫外屏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气旋除尘过程的气固两相流研究
7
作者 乔金林 韩文杰 +4 位作者 何新建 耿凡 郭恒 刘国昭 陈曦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44-148,共5页
气旋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气固分离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环保等领域的工业除尘。气旋装置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其除尘效率。设计了一种小型气旋装置旨在为矿工个体防护提供帮助,基于CFD-DPM方法,对气旋装置的旋风分离过程进行了系列模拟与... 气旋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气固分离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环保等领域的工业除尘。气旋装置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其除尘效率。设计了一种小型气旋装置旨在为矿工个体防护提供帮助,基于CFD-DPM方法,对气旋装置的旋风分离过程进行了系列模拟与相关实验研究,考察了气旋装置中气相场的时空分布与粉尘在气旋装置内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含尘气流在气旋装置中形成了主流方向不同的内外旋流流场结构;排气管下口处存在“短路流”,圆锥形筒体部分出现了明显的“摆尾”现象;径向上的动压分布曲线呈明显的“驼峰”形分布,不同粒径的粉尘在气旋装置中的时空分布和运动轨迹存在明显的差异;该气旋装置对粉尘的捕集率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加;排气管高度对捕集率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旋装置 粉尘颗粒 气固两相 CFD-DPM方法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尘工人个体周围流场与粉尘分布特征研究
8
作者 杨健 燕利芳 +4 位作者 何新建 耿凡 安家俊 远世龙 陈曦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为了发掘接尘工人的粉尘暴露特征,建立了人体及其周围巷道的三维物理模型,利用CFD-DPM方法,研究了接尘工人周围粉尘与气流的扩散过程。通过分析人体周围及其呼吸半球区内气相场、粉尘场、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浓度变化等,得到了粉尘在人... 为了发掘接尘工人的粉尘暴露特征,建立了人体及其周围巷道的三维物理模型,利用CFD-DPM方法,研究了接尘工人周围粉尘与气流的扩散过程。通过分析人体周围及其呼吸半球区内气相场、粉尘场、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浓度变化等,得到了粉尘在人体周围的分布特征:吸气、呼气过程对人体周围流场影响相对较小,粉尘在巷道中的分布较为规律,主要表现为不同粒径的粉尘分层;人体呼吸半球区内的粉尘主要为粒径较小的呼吸性粉尘;相关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的全尘浓度较为相近;在周期性呼吸作用下,与呼气过程相比,吸气过程时呼吸半球区内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浓度均较高。所得结果为制定个体呼吸防护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尘工人 粉尘分布 CFD-DPM 呼吸半球区 呼吸性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气旋除尘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贺安民 何新建 +4 位作者 耿凡 郭恒 常彬彬 刘国昭 陈曦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212-216,共5页
以一种小气旋装置为研究对象,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了气旋装置的物理模型,通过激光粒径分布仪测量了不同粉尘条件下微型气旋装置的分离性能,揭示了气旋装置分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进口风速对于形成稳定的外涡流具有密切关... 以一种小气旋装置为研究对象,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了气旋装置的物理模型,通过激光粒径分布仪测量了不同粉尘条件下微型气旋装置的分离性能,揭示了气旋装置分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进口风速对于形成稳定的外涡流具有密切关系,内涡流的形成导致气旋装置内部气体发生剧烈扰动,在高风速下内涡流更加强烈和明显,增加进风速度有助于加快外涡流的形成速度,对气旋装置的分离性能具有积极影响,尤其对较大粒径粉尘的分离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气旋装置 颗粒行为 分离特性 切割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g-AA-AM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18
10
作者 何新建 谢建军 +4 位作者 魏玉 李晟 黄凯 韩心强 张绘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4-138,共5页
以木质素磺酸钠(LS-N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原料,高岭土(Kaolin)为无机添加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备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g-AA-AM复合高吸水树脂(LPAAM)。选用正交试... 以木质素磺酸钠(LS-N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原料,高岭土(Kaolin)为无机添加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备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g-AA-AM复合高吸水树脂(LPAAM)。选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平衡吸液倍率为评价参数得到了较优配方:m(AM):m(AA)=1:1,m(KPS)=1.0%,m(NMBA)=0.1%,pH=3。将上述配方制备的LPAAM以不同浓度NaOH于90℃皂化2h,得到皂化后的LPAAM,该树脂在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平衡吸液倍率分别为1003及89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复合高吸水树脂 溶液聚合 吸液性能 高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东煤矿西翼运输巷远控气动火灾应急救援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新建 蒋曙光 +2 位作者 吴征艳 刘文 孟燕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3-54,90,共3页
针对龙东煤矿西翼运输巷火灾风流控制问题,研究开发了火灾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以高压气体作为动力源,由多道常闭和常开的救灾门组成,可实现对采区内风流的有效控制,防止火灾发生时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并可及时将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 针对龙东煤矿西翼运输巷火灾风流控制问题,研究开发了火灾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以高压气体作为动力源,由多道常闭和常开的救灾门组成,可实现对采区内风流的有效控制,防止火灾发生时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并可及时将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矿井,从而达到救灾的目的。应急救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于火灾时期的远程控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火灾烟流控制中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控气动 通风系统 风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PAAM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吸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新建 谢建军 +2 位作者 张绘营 韩心强 吴义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97,共4页
以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KLPAAM)为原料,考察了其在含氮、磷、钾的不同离子盐溶液中的吸液性能。(1)质量浓度相同时,KLPAAM树脂在K+盐溶液中的平衡吸液倍率顺序:KF<KCl<KBr,K2CO3<KNO3&... 以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KLPAAM)为原料,考察了其在含氮、磷、钾的不同离子盐溶液中的吸液性能。(1)质量浓度相同时,KLPAAM树脂在K+盐溶液中的平衡吸液倍率顺序:KF<KCl<KBr,K2CO3<KNO3<K3PO4;在NH4+盐溶液中的平衡吸液倍率顺序:NH4NO3<(NH4)2CO3<(NH4)3PO4<NH4HCO3。相同阴离子的K+盐溶液和NH4+盐溶液中平衡吸液倍率较为接近;在30 min之前,KLPAAM树脂的吸液倍率急剧增加,50 min左右时吸液倍率达最大值,50 min至100 min吸液倍率稍有下降,之后达平衡。(2)在氮、磷、钾盐溶液中,KLPAAM树脂的平衡吸液倍率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满足Q=k×(1/C)n方程,而吸液前60 min的吸液速率可用方程Qt=A+Bt进行拟合,其相关系数大于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吸水剂 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木质素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吸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485总线的矿井防火注浆监测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新建 蒋曙光 +1 位作者 吴征艳 刘文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6年第4期80-81,共2页
介绍一种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矿井防火注浆监测系统,详细叙述了下位机的硬件结构,基于RS-485网络的通信方式用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
关键词 注浆 RS-485总线 监测系统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M高吸水树脂的土壤保水性能 被引量:16
14
作者 谢建军 韩心强 何新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88,共5页
以不同河砂/泥土比例混配不同质地土壤,研究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PAAM)用量在自来水和0.9%NaCl溶液中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发现自然蒸发条件下,PAAM树脂施用量为5g/kg时,使河砂/泥土=10∶0,5∶5,3∶7,0∶10四种质地土壤... 以不同河砂/泥土比例混配不同质地土壤,研究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PAAM)用量在自来水和0.9%NaCl溶液中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发现自然蒸发条件下,PAAM树脂施用量为5g/kg时,使河砂/泥土=10∶0,5∶5,3∶7,0∶10四种质地土壤在自来水中保水率降至30%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无PAAM)比分别延长了560,445,360,350h;使河砂/泥土=10∶0,7∶3,5∶5,3∶7,0∶10五种质地土壤在自来水中饱和含水率分别提高4.5,2.6,2.2,1.6,1.2倍。该树脂临界用量为5g/kg能显著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在0.9%NaCl溶液中吸液倍率明显降低,在盐碱地区施用后对土壤保水和蓄水能力提高不大,更适合施用于砂质土壤中而不适用于在高盐碱地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AM 保水能力 吸水倍率 土壤 高吸水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立构复合化电活性聚乳酸纳纤膜的制备及高效过滤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小川 唐梦珂 +2 位作者 朱金佗 何新建 徐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4-182,共9页
聚乳酸纤维膜在可降解空气过滤材料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低比例的电活性相导致纤维膜的介电性能较弱,难以满足高性能空气颗粒物(PMs)过滤材料的需要.本文利用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组成的立构复合物(SC)提供高比例电活性相,采... 聚乳酸纤维膜在可降解空气过滤材料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低比例的电活性相导致纤维膜的介电性能较弱,难以满足高性能空气颗粒物(PMs)过滤材料的需要.本文利用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组成的立构复合物(SC)提供高比例电活性相,采用同轴静电纺丝策略构筑界面立构复合化的电活性聚乳酸纳纤膜.通过改变纺丝时的注射速度,调控纤维形貌以及羰基(C=O)偶极子、β晶相和界面立构复合晶(SCs)的形成,得到的核壳(CS)结构纳纤膜具有改善的表面电势(9.3kV)和介电常数(1.60F/m).界面立构复合化的纤维膜力学性能提升显著,核部PLLA和壳部PDLA的注射速度分别为1.0和0.5 mL/h时获得的CS1.5纳纤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达到17.2和351.1MPa,明显优于纯聚乳酸纤维膜.更重要的是,提升的电活性显著增强了聚乳酸纳纤膜对PM_(0.3)和PM_(2.5)的过滤效率,界面立构复合化在应对高流速下捕尘时具有独特优势,CS1.5纳纤膜的过滤效率由10 L/min时的82.5%提升至85 L/min时的97.9%.本文提出了采用界面立构复合化激发聚乳酸电活性的策略,为解决聚乳酸纤维膜过滤材料的应用瓶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化 同轴静电纺丝 电活性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κ-卡拉胶的制备、分子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魏玉 王元兰 何新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348,共5页
卡拉胶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硫酸多糖,卡拉胶经过降解、分子结构修饰以后,具有更好的抗病毒、抗溃疡、抗凝血等药理活性。综合论述了卡拉胶的化学组成、低分子量κ-卡拉胶的制备、卡拉胶的分子修饰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卡... 卡拉胶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硫酸多糖,卡拉胶经过降解、分子结构修饰以后,具有更好的抗病毒、抗溃疡、抗凝血等药理活性。综合论述了卡拉胶的化学组成、低分子量κ-卡拉胶的制备、卡拉胶的分子修饰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卡拉胶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κ-卡拉胶制备 分子修饰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保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建军 何新建 +2 位作者 张绘营 李晟 吴义强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5,共6页
采用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树脂(KLPAAM),研究了不同KLPAAM树脂用量、不同肥料溶液(单一与混合溶液)对不同土壤质地保水率、含水率的影响.自然蒸发条件下,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施用量为0.5%时,各种肥料... 采用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树脂(KLPAAM),研究了不同KLPAAM树脂用量、不同肥料溶液(单一与混合溶液)对不同土壤质地保水率、含水率的影响.自然蒸发条件下,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施用量为0.5%时,各种肥料溶液中泥土、泥土/河砂=1/1和河砂三种质地土壤保水率下降明显减慢,土壤保水性能提高,10%尿素、10%尿素/0.1%磷酸二氢钠混合溶液下降最慢,即保水效果最好,而0.5%氯化钾、0.1%磷酸二氢钠/0.5%氯化钾混合溶液下降最快,即保水效果最差.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更适合于含非电解质肥料溶液的砂质土壤中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高吸水树脂 木质素 丙烯酸 丙烯酰胺 保水性能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PAAM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建军 黄凯 +3 位作者 张绘营 何新建 韩心强 李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0-73,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AA)与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及一定量的高岭土,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合成了高岭土/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CPAAM),得到了最优配方条件为...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AA)与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及一定量的高岭土,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合成了高岭土/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CPAAM),得到了最优配方条件为:单体总浓度35%(质量浓度,下同),丙烯酸中和度60%,引发剂、交联剂浓度分别为0.2%、0.08%(相对于总单体质量),高岭土浓度5%(相对于总单体质量);此时CPAAM在自来水、0.9%NaCl溶液中的吸液倍率分别为221、47g/g;同时考察了其在有机溶液中的吸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吸液性能 溶液聚合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龙井运动构造递进变形特征与机制
19
作者 何新建 蒋一鸣 +3 位作者 李磊 钟荣全 冯桢鸣 张武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3,共10页
龙井运动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新近纪以来的关键构造运动,但对龙井运动幕次及起止时间认识不清。依托三维地震资料,运用生长地层法、平衡剖面等技术,细致刻画了龙井运动的幕次和各幕次的起止时间,总结了构造递进变形特征,结合物理模... 龙井运动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新近纪以来的关键构造运动,但对龙井运动幕次及起止时间认识不清。依托三维地震资料,运用生长地层法、平衡剖面等技术,细致刻画了龙井运动的幕次和各幕次的起止时间,总结了构造递进变形特征,结合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变形机制。研究表明:①龙井运动可划分为早、中和晚3个幕次,其中龙井运动早幕是构造运动主幕,持续时间长(T_(15)—T_(11)),龙井运动中幕和晚幕持续时间短(T_(10)、T_(5));②西湖凹陷龙井运动东西方向上存在构造递进变形特征,东部早反转晚结束,持续时间长,变形强度大;西部晚反转早结束,持续时间短,变形强度弱;③西湖凹陷构造递进变形特征受控于东侧挤压作用向西传递过程中的衰减作用。本次研究成果对于西湖凹陷油气成藏期厘定、埋藏史恢复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运动 生长地层法 构造递进变形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卫生员基地化培训模式
20
作者 陶发胜 何新建 +2 位作者 贾继民 许颖军 周世伟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4期594-594,614,共2页
针对目前卫生员培训的现状,从教学方式、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基地化培训能使卫生员培训工作走上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而抓好卫生员培训的课程建设是基地化培训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卫生员 基地化培训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