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孔隙网络模拟的致密砂岩气充注与微观气水赋存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文 吴克柳 +3 位作者 姜林 何敏侠 李相方 贾承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79,共11页
中国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但已有的开发实践证实开发面临巨大挑战。为了从微观角度深入认识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气水分布,提高致密砂岩气采收率,基于孔隙网络模型,开展了致密砂岩气充注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微观尺度下致密砂... 中国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但已有的开发实践证实开发面临巨大挑战。为了从微观角度深入认识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气水分布,提高致密砂岩气采收率,基于孔隙网络模型,开展了致密砂岩气充注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微观尺度下致密砂岩气充注机制,并分析了充注过程中气水的赋存特征,建立了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毛细管力学模型,指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含气性差异与变化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细管压力是孔隙内流体与孔隙壁面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宏观表达,相较常温常压,在高温高压地层中毛细管压力更小,成藏下限可能更低;②由于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特征,并非所有大孔隙都被天然气充注,与小孔隙或者窄喉道相连的大孔隙可能无法被充注而呈现局部高含水特征,开发过程中,这部分水作为自由水被产出;③孔隙网络模拟揭示了岩心尺度上的致密砂岩微观含气性增长机制与气水分布形成过程,有利于深入认识致密油气成藏机理,以及气水分布。结论认为,基于孔隙网络充注模拟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揭示了微观气水分布形成过程和致密砂岩气充注机理,对指导致密砂岩气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孔隙网络 数值模拟 分子间作用力 充注机制 成藏 气水赋存 气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低产油井间歇抽油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孟也 李明波 +2 位作者 李相方 何敏侠 蒋明洁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8-272,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某低渗油藏对低产油井采取间歇抽油生产方式。目前,该油藏实施的抽油机工作制度采油效率低、经济效益差。针对该油藏现状,提出了考虑地层渗流与井筒液柱压力耦合的产能公式;编制了软件,用以研究抽油机在不同工作制度下的采... 鄂尔多斯盆地某低渗油藏对低产油井采取间歇抽油生产方式。目前,该油藏实施的抽油机工作制度采油效率低、经济效益差。针对该油藏现状,提出了考虑地层渗流与井筒液柱压力耦合的产能公式;编制了软件,用以研究抽油机在不同工作制度下的采油量与经济效益,优选抽油机工作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现行采油方案由于开机时间过长、浪费关井恢复时间,在采油量与经济效益方面基本处于最低水平,特别是油价较低或含水率较高时很容易发生亏损;经研究对比,推荐1 h抽油方案,其经济效益总体高于其他间歇抽油方案;预测了油井在不同油价与含水率情况下的盈利区间,增加下泵深度可以提高油井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低油价与高含水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抽油 产能方程 软件开发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卡断过程中的喉道液领形态与聚并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孟也 李相方 +1 位作者 何敏侠 蒋明洁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2-637,共6页
在毛细管中用气体驱替润湿流体时,被驱替的流体通常会在管壁上留存一层薄液膜。气泡周围的润湿相液膜对于两相流中的流体运移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气泡在孔隙喉道处的分离。此类液膜的存在,对于孔隙尺度的流动机理建模具有重要影响。文... 在毛细管中用气体驱替润湿流体时,被驱替的流体通常会在管壁上留存一层薄液膜。气泡周围的润湿相液膜对于两相流中的流体运移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气泡在孔隙喉道处的分离。此类液膜的存在,对于孔隙尺度的流动机理建模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通过建立气泡卡断过程中润湿流体在孔隙喉道聚并形成的液领形态模型,于结果分布中得到一条液领形态演变路径,可研究卡断现象的动态特征;随后通过建立液领聚并模型,计算得到液领聚并(卡断)时间。液膜厚度和卡断时间与实验结果相符,证明了模型较合理,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断 液领 液膜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东部浅油层多压裂水平缝注水吞吐特点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恒 高飞龙 +2 位作者 高勇 何敏侠 刘庆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12期124-125,114,共3页
延长油田东部埋藏深度浅压裂裂缝多为水平缝,注水开发发生水窜后治理方法非常缺乏,同时对于天然能量开发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时,研究表明注水吞吐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尤其是一层多缝,一井多缝的情况。开展了压裂水平缝井注水吞吐的现场应... 延长油田东部埋藏深度浅压裂裂缝多为水平缝,注水开发发生水窜后治理方法非常缺乏,同时对于天然能量开发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时,研究表明注水吞吐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尤其是一层多缝,一井多缝的情况。开展了压裂水平缝井注水吞吐的现场应用,采用较高的注入压力,闷井时间15天左右,现场应用表明产量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油层 天然能量开发 注水吞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适应性评价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兴利 张京伦 +4 位作者 焦伟杰 涂彬 何敏侠 师晓伟 李梦勤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了提高延长油田沙家沟区块氮气泡沫驱开发效果,对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和效果分析。沙家沟区块位于陕北斜坡东部宝塔油田南部,主力油层为长6储层,各小层平均渗透率均介于0.69×10^-3~1.38×10^-3μm^2,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该... 为了提高延长油田沙家沟区块氮气泡沫驱开发效果,对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和效果分析。沙家沟区块位于陕北斜坡东部宝塔油田南部,主力油层为长6储层,各小层平均渗透率均介于0.69×10^-3~1.38×10^-3μm^2,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该区块天然能量开发时间长,且注水开发前全区综合含水率高达40%,水驱开发半年后普遍出现水窜、水淹现象。分析表明,氮气泡沫驱在沙家沟区块具有较大潜力,其适应性较好,可以有效降低自然递减率,起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氮气泡沫驱 采收率 水驱效果 延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