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液两相段塞流在裂隙中流动规律实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倪小明
赵彦伟
+3 位作者
郭盛强
何庆宏
闫晋
宋金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针对储层裂隙中段塞流流动规律认识不清、控制因素不明确的问题,利用气液两相运移产出微观流动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段塞流在裂隙中的流动规律,分析了裂隙直径、气液两相流量等对段塞流流动关键参数的影响及流量波动特征。研究表明:气液...
针对储层裂隙中段塞流流动规律认识不清、控制因素不明确的问题,利用气液两相运移产出微观流动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段塞流在裂隙中的流动规律,分析了裂隙直径、气液两相流量等对段塞流流动关键参数的影响及流量波动特征。研究表明:气液两相段塞流在裂隙中呈现周期性特征,从形成到消失可分为气塞形成、气塞扩大、气塞主导3个阶段;裂隙直径与段塞频率呈线性负相关,与气液相流量波动幅度呈线性正相关;当液相流量为15.00、20.00、25.00、30.00 cm^(3)/min时,随着气相流量的增加,段塞频率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130、0.012、0.009、0.007,持液率变化速率分别为1.503、1.175、0.918、0.820。该研究结果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段塞流机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周期性
段塞流
持液率
裂隙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气储层裂隙中气-液两相流的流态转变条件数学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闫晋
倪小明
+3 位作者
郭盛强
何庆宏
赵彦伟
宋金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气-液两相在储层裂隙中流动时可能存在气泡流、段塞流、环雾流等流态,查明流动时流态转变条件能为气-液两相流流态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有助于天然气井的生产管控。根据气-液两相流不同流态的流动特点,结合连续介质控制理论和动量守恒...
气-液两相在储层裂隙中流动时可能存在气泡流、段塞流、环雾流等流态,查明流动时流态转变条件能为气-液两相流流态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有助于天然气井的生产管控。根据气-液两相流不同流态的流动特点,结合连续介质控制理论和动量守恒原理,构建了气泡流-段塞流-环雾状流等流态之间转变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各流态间变化的临界条件和主控因素,通过气-液运移产出微观流动物理模拟试验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气-液两相在裂隙中的流态转变是气/液相的物理性质、注气通道孔径、裂隙流动通道孔径、气相流体流速、液相流体流速等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气泡流与段塞流能否转变主要取决于初生气泡大小、流动通道空间、液相界面波高度;段塞流与环雾流间能否转变取决于气相流体能否击碎液相流体并使之悬浮。不同流态间转变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气泡流与段塞流相互转变的主控因素为裂隙系统的孔径,注气通道孔径越大、流动通道孔径越小,越容易发生段塞流;段塞流与环雾流相互转化的主控制因素为流体流速、气/液相流体的物理性质,气/液相对速度越大、气/液密度差越小、液相表面张力越小,越容易发生环雾流。研究成果能够为天然气储层裂隙中气-液两相流态形成机理和天然气运移产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裂隙
气-液两相流
流态转化
流体流速
气泡流
段塞流
环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寺河煤矿煤层气地面抽采含气量降低实测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庆宏
《煤》
2016年第6期4-6,共3页
煤矿区地面抽采煤层气可以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但效果一直缺乏大量的工程验证。文章以晋城矿区寺河煤矿西二盘区为检验区,将区块内8个参数检验井的现今剩余含气量数据与周围生产井原始含气量进行了对比,实测了煤层含气量实际降低情况...
煤矿区地面抽采煤层气可以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但效果一直缺乏大量的工程验证。文章以晋城矿区寺河煤矿西二盘区为检验区,将区块内8个参数检验井的现今剩余含气量数据与周围生产井原始含气量进行了对比,实测了煤层含气量实际降低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近5 a的地面抽采,寺河煤矿西二盘区煤层平均含气量由23.33 m3/t降至13.89 m3/t,下降幅度平均为42%,平均每年降低1.89 m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面抽采
含气量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煤层气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
8
4
作者
降文萍
张培河
+4 位作者
刘娜娜
王晶
杜新锋
杨刚
何庆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共6页
针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存在技术标准匮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全面开展了煤层气技术标准现状调研和梳理工作,统计现行煤层气标准共87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71项),标准类型主要为管理型,其次为方法类标准,基础类和产品类标准较少,由...
针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存在技术标准匮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全面开展了煤层气技术标准现状调研和梳理工作,统计现行煤层气标准共87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71项),标准类型主要为管理型,其次为方法类标准,基础类和产品类标准较少,由此确定了煤层气事实标准体系框架。结合国内外煤层气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需求分析,首次构建了我国煤层气标准体系,确定了标准体系主要构成为煤层气地质与资源勘查专业、煤层气钻井工程专业、煤层气水力压裂工程专业、煤层气排采工程专业、煤层气地面集输利用专业、煤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专业等;并对各专业包括的门类进行了划分设计,对各门类的煤层气标准进行了分别统计,同时对未来各专业标准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共规划59项标准(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46项)。论文所构建的煤层气标准体系和规划标准方向突出了煤层气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今后国内外煤层气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技术标准
标准体系
体系框架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开发地质信息在完善矿井地质保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常会珍
郝春生
+2 位作者
张蒙
季长江
何庆宏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126-128,共3页
通过提炼煤层气开发地质信息,开展煤与煤层气地质研究,对研究区见煤点坐标校正,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修正了前期地质勘探中的构造纲要图;查明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并划分薄煤区范围;阐明煤层含气量在平面与垂向上的分布规律;研究该区水动...
通过提炼煤层气开发地质信息,开展煤与煤层气地质研究,对研究区见煤点坐标校正,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修正了前期地质勘探中的构造纲要图;查明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并划分薄煤区范围;阐明煤层含气量在平面与垂向上的分布规律;研究该区水动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庄井田
地质保障
构造
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炭企业投资煤层气专业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
6
作者
赵祉友
李国富
+2 位作者
张永成
何庆宏
尹智楠
《中国煤炭》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综合效益显著、潜力较大,需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分析了4种不同类型企业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的价值属性特征,比较了这些企业商业模式在价值主张、目标客户、核心资源、关键业务和成本收入结构...
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综合效益显著、潜力较大,需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分析了4种不同类型企业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的价值属性特征,比较了这些企业商业模式在价值主张、目标客户、核心资源、关键业务和成本收入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了煤炭企业投资的煤层气专业公司差异化发展思路,提出了创新付费模式、实行利益捆绑、煤矿瓦斯收购混配等创新措施,给出了煤炭股东企业支持其煤层气专业化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煤炭企业投资的煤层气专业公司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价值属性
差异化发展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液两相段塞流在裂隙中流动规律实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倪小明
赵彦伟
郭盛强
何庆宏
闫晋
宋金星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
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难采稠油多元热复合高效开发机理与关键技术基础研究”(U20B600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不同煤体结构组合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演化特征与起裂选择联动效应”(42072189)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深部煤层气多煤层水平井共采技术研究”(202101080301014)。
文摘
针对储层裂隙中段塞流流动规律认识不清、控制因素不明确的问题,利用气液两相运移产出微观流动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段塞流在裂隙中的流动规律,分析了裂隙直径、气液两相流量等对段塞流流动关键参数的影响及流量波动特征。研究表明:气液两相段塞流在裂隙中呈现周期性特征,从形成到消失可分为气塞形成、气塞扩大、气塞主导3个阶段;裂隙直径与段塞频率呈线性负相关,与气液相流量波动幅度呈线性正相关;当液相流量为15.00、20.00、25.00、30.00 cm^(3)/min时,随着气相流量的增加,段塞频率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130、0.012、0.009、0.007,持液率变化速率分别为1.503、1.175、0.918、0.820。该研究结果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段塞流机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周期性
段塞流
持液率
裂隙直径
Keywords
gas-liquid phase flow
periodicity
slug flow
liquid holdup
fracture diameter
分类号
TE13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气储层裂隙中气-液两相流的流态转变条件数学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闫晋
倪小明
郭盛强
何庆宏
赵彦伟
宋金星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资助项目(202101080301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2189)。
文摘
气-液两相在储层裂隙中流动时可能存在气泡流、段塞流、环雾流等流态,查明流动时流态转变条件能为气-液两相流流态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有助于天然气井的生产管控。根据气-液两相流不同流态的流动特点,结合连续介质控制理论和动量守恒原理,构建了气泡流-段塞流-环雾状流等流态之间转变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各流态间变化的临界条件和主控因素,通过气-液运移产出微观流动物理模拟试验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气-液两相在裂隙中的流态转变是气/液相的物理性质、注气通道孔径、裂隙流动通道孔径、气相流体流速、液相流体流速等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气泡流与段塞流能否转变主要取决于初生气泡大小、流动通道空间、液相界面波高度;段塞流与环雾流间能否转变取决于气相流体能否击碎液相流体并使之悬浮。不同流态间转变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气泡流与段塞流相互转变的主控因素为裂隙系统的孔径,注气通道孔径越大、流动通道孔径越小,越容易发生段塞流;段塞流与环雾流相互转化的主控制因素为流体流速、气/液相流体的物理性质,气/液相对速度越大、气/液密度差越小、液相表面张力越小,越容易发生环雾流。研究成果能够为天然气储层裂隙中气-液两相流态形成机理和天然气运移产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储层裂隙
气-液两相流
流态转化
流体流速
气泡流
段塞流
环雾流
Keywords
reservoir fracture
gas liquid two-phase flow
flow state transformation
fluid flow rate
bubble flow
slug flow
annular mist flow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O359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寺河煤矿煤层气地面抽采含气量降低实测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庆宏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
2016年第6期4-6,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3)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1101001)
文摘
煤矿区地面抽采煤层气可以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但效果一直缺乏大量的工程验证。文章以晋城矿区寺河煤矿西二盘区为检验区,将区块内8个参数检验井的现今剩余含气量数据与周围生产井原始含气量进行了对比,实测了煤层含气量实际降低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近5 a的地面抽采,寺河煤矿西二盘区煤层平均含气量由23.33 m3/t降至13.89 m3/t,下降幅度平均为42%,平均每年降低1.89 m3/t。
关键词
煤层气
地面抽采
含气量降低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CBM)
ground extraction
air content to reduce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煤层气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
8
4
作者
降文萍
张培河
刘娜娜
王晶
杜新锋
杨刚
何庆宏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67)。
文摘
针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存在技术标准匮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全面开展了煤层气技术标准现状调研和梳理工作,统计现行煤层气标准共87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71项),标准类型主要为管理型,其次为方法类标准,基础类和产品类标准较少,由此确定了煤层气事实标准体系框架。结合国内外煤层气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需求分析,首次构建了我国煤层气标准体系,确定了标准体系主要构成为煤层气地质与资源勘查专业、煤层气钻井工程专业、煤层气水力压裂工程专业、煤层气排采工程专业、煤层气地面集输利用专业、煤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专业等;并对各专业包括的门类进行了划分设计,对各门类的煤层气标准进行了分别统计,同时对未来各专业标准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共规划59项标准(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46项)。论文所构建的煤层气标准体系和规划标准方向突出了煤层气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今后国内外煤层气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煤层气
技术标准
标准体系
体系框架
层次结构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CBM)
technical standard
standard system
system framework
hierarchical structure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TE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开发地质信息在完善矿井地质保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常会珍
郝春生
张蒙
季长江
何庆宏
机构
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易安蓝焰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67001-008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MQ2015-02)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2016012012)
文摘
通过提炼煤层气开发地质信息,开展煤与煤层气地质研究,对研究区见煤点坐标校正,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修正了前期地质勘探中的构造纲要图;查明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并划分薄煤区范围;阐明煤层含气量在平面与垂向上的分布规律;研究该区水动力特征。
关键词
成庄井田
地质保障
构造
水文
Keywords
Chengzhuang mine
geological guarantee
structure
hydrologica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炭企业投资煤层气专业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
6
作者
赵祉友
李国富
张永成
何庆宏
尹智楠
机构
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基金
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山西省煤层气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20SX4)。
文摘
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综合效益显著、潜力较大,需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分析了4种不同类型企业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的价值属性特征,比较了这些企业商业模式在价值主张、目标客户、核心资源、关键业务和成本收入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了煤炭企业投资的煤层气专业公司差异化发展思路,提出了创新付费模式、实行利益捆绑、煤矿瓦斯收购混配等创新措施,给出了煤炭股东企业支持其煤层气专业化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煤炭企业投资的煤层气专业公司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价值属性
差异化发展
商业模式
Key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value attributes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business model
分类号
TD-9 [矿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液两相段塞流在裂隙中流动规律实验
倪小明
赵彦伟
郭盛强
何庆宏
闫晋
宋金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然气储层裂隙中气-液两相流的流态转变条件数学模型
闫晋
倪小明
郭盛强
何庆宏
赵彦伟
宋金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寺河煤矿煤层气地面抽采含气量降低实测
何庆宏
《煤》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煤层气标准体系构建
降文萍
张培河
刘娜娜
王晶
杜新锋
杨刚
何庆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煤层气开发地质信息在完善矿井地质保障中的应用
常会珍
郝春生
张蒙
季长江
何庆宏
《煤炭技术》
CAS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煤炭企业投资煤层气专业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
赵祉友
李国富
张永成
何庆宏
尹智楠
《中国煤炭》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