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下血管球瘤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裴航 张镒 +5 位作者 王超 邵威捷 于金晟 沈赞 王冠尹 何帮剑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44-145,152,共3页
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血管球平滑肌的良性血管性错构瘤,多发于四肢末端,手部软组织瘤中约有75%位于甲下[1]。随着影像学等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甲镜,即皮肤镜在血管球瘤的诊断应用,使得该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2]。目... 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血管球平滑肌的良性血管性错构瘤,多发于四肢末端,手部软组织瘤中约有75%位于甲下[1]。随着影像学等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甲镜,即皮肤镜在血管球瘤的诊断应用,使得该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2]。目前,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即手术切除[3],由于血管球瘤所处的位置不同,手术切口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也较多。目前,血管球瘤的治疗方法已逐渐趋于多样化,但该病的复发及指甲畸形的发生仍是一个难题。本文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综述血管球瘤的常见发病特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四肢末端 手术切口 诊断应用 错构瘤 皮肤镜 文献资料 甲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治疗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帮剑 厉驹 +1 位作者 吕一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2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 :比较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收集ARCOⅡ期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5例55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组(A组)和钽棒植... 目的 :比较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收集ARCOⅡ期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5例55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组(A组)和钽棒植入组(B组)。A组23例28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3~51岁,平均(36.87±9.52)岁;病程2~28个月,平均(17.13±7.74)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35~70分,平均(54.74±11.81)分;采用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22例27髋,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26~46岁,平均(35.59±7.39)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6.00±7.46)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35~76分,平均(57.18±12.95)分,采用钽棒植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8个月。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Harris评分83.04±8.97,其中优6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B组Harris评分84.41±9.94,其中优9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均能改善髋关节功能,髓芯减压结合干细胞移植方法费用少,具有较高的效价比,更适用于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 外科 干细胞移植 病例对照研究 ARCO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HSP70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守宇 姚新苗 +4 位作者 翟云 潘文胜 方针 何帮剑 许晶虹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0期846-851,共6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caspase-3)在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方法:40只3月龄SD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3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Hulth法复制膝...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caspase-3)在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方法:40只3月龄SD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3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作前交叉韧带切断加内侧1/3半月板切除术,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造模后,不采取任何措施,自由饲养。分别在术后1、2、4周取材股骨端和胫骨端关节,对标本组织进行肉眼、免疫组化及光镜观察,采用Mankin改良的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标准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肉眼及光镜观察,实验组均可见KOA的改变,如滑膜增生、表层软骨糜烂等;同时,免疫组化中,术后1、2、4周HSP70的表达逐渐增加,caspase-3的表达先增加后降低,而对照组并无类似改变。Mankin评分显示1周分别和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热休克蛋白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并对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将为临床上诸保守治疗提供一定程度的客观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热休克蛋白70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叶福生 倪哲吉 +3 位作者 储小兵 何帮剑 厉驹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8年11月接受钽棒置入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5例(39髋),男9例(11髋),女16例(28髋);年龄18~54岁,平均37岁。酒精性4例(6髋),激素性... 目的:探讨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8年11月接受钽棒置入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5例(39髋),男9例(11髋),女16例(28髋);年龄18~54岁,平均37岁。酒精性4例(6髋),激素性6例(8髋),创伤性2例(2髋),特发性13例(23髋)。Steinberg术前分期:Ⅰ期7髋,Ⅱ期24髋,Ⅲ期8髋。疗效分析包括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影像学变化及以接受髋关节置换术为随访终点的股骨头生存率。结果:2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6~47个月,平均37.4个月。12髋影像学出现进展,包括钽棒退出1髋,股骨头塌陷3髋,股骨头坏死面积增加8髋。6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有影像学进展5髋占41.7%(5/12),无影像学进展1髋3.7%(1/27)。所有髋关节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钽棒置入后6个月生存率为(97.4±2.5)%,1年生存率为(94.7±3.6)%,2年生存率为(88.6±5.4)%,3年生存率为(72.5±11.2)%。结论:钽棒治疗SteinbergⅠ、Ⅱ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确切,能有效延缓股骨头置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折固定术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畲药芝兰青的GC/MS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成梓 李烈辉 +2 位作者 何帮剑 黄庆德 何雨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7期126-128,共3页
目的明确闽东畲药芝兰青(浙江蜡梅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方法提取芝兰青挥发油,采用气相-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鉴定了其中5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2.21%,其中含量高于1%有17个,以... 目的明确闽东畲药芝兰青(浙江蜡梅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方法提取芝兰青挥发油,采用气相-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鉴定了其中5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2.21%,其中含量高于1%有17个,以桉叶醇(17.13%)含量最高,其他主要是萜类化合物。结论本法分离效果良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对芝兰青(浙江蜡梅叶)的开发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 芝兰青(浙江蜡梅)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守宇 姚新苗 +7 位作者 吴燕 高根德 解光尧 万全庆 周国庆 曾超 何帮剑 王富江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3期17-18,31,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运动疗法组和消炎镇痛药对照组。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运动疗法组90例,消炎镇痛药对照组81例,脱落29例。在初诊时和治疗8周后,以JKOM、WOMAC评分...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运动疗法组和消炎镇痛药对照组。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运动疗法组90例,消炎镇痛药对照组81例,脱落29例。在初诊时和治疗8周后,以JKOM、WOMAC评分结果等评判并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干预前后的两项评分均有改善,其中JKOM评分的改善率,运动疗法组比消炎镇痛药组更高(P=0.038,中央值的95%可信区间0.008~0.248),而WOMAC评分的改善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02,中央值的95%可信区间-0.026~0.272)。结论运动疗法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运动疗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刚 何帮剑 +1 位作者 朱其 张秋群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3期442-443,共2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以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主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国内外〉60岁的老年人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达50%,其中以膝关炎骨关节炎为最常见。目前...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以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主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国内外〉60岁的老年人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达50%,其中以膝关炎骨关节炎为最常见。目前尚缺乏完全治愈的有效方法,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只能通过关节置换来改善症状。因此早期治疗,延缓关节炎的进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作者采用透明质酸钠+热开水熏洗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满意的疗效。作者自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对富阳第二人民医院90例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关节滑液中白介素1β(IL-1β)、MMP-3和MMP-13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炎患者 透明质酸钠 早期治疗 炎性因子 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 软骨退行性变 MMP-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许侃娜 沈国美 +1 位作者 孙如 何帮剑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0期1536-1538,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68)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68)则基于此同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30 d后,... 目的探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68)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68)则基于此同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30 d后,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分别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心理状态以及营养状态;对比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0 d后相比于干预前,两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法、HAMA分数均降低,而MNA分数升高(P<0.05);且相同时间段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洼田氏饮水试验法、HAMA分数和肺部感染率更低,而MNA分数更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更好促进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改善其心理状态及营养状况,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临床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与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新正 李丹 +4 位作者 邵威捷 于金晟 何帮剑 童培建 肖鲁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2期1882-1885,共4页
骨关节炎(OA)是一种普遍发生于人体关节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关节软骨逐渐退化、破坏以及出现骨质增生,常导致患者感觉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极大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OA在全球范围流行,其患病率和发... 骨关节炎(OA)是一种普遍发生于人体关节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关节软骨逐渐退化、破坏以及出现骨质增生,常导致患者感觉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极大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OA在全球范围流行,其患病率和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有研究指出,截至2021年,>40岁的成年人>22%患有OA,且全球有>5亿的人口受到OA的影响[2],目前,O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龄、炎症、饮食、遗传等方面,较少关注肠道菌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人体关节 骨质增生 关节疼痛 关节软骨 功能受限 肠道菌群 全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累及中距关节面的载距突骨折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陶冶 瞿杭波 +3 位作者 张贻春 雷文涛 何帮剑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单纯载距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7年6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累及中距关节面的载距突骨折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6~58岁.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1年CT冠状面上跟骨宽度及中距、后距... 目的: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单纯载距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7年6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累及中距关节面的载距突骨折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6~58岁.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1年CT冠状面上跟骨宽度及中距、后距关节间隙距离以评估距下关节面平整度,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9~70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周.术后未出现距下关节炎、腱鞘炎等并发症.跟骨宽度由术前的46.2~52.7 mm降至术后的35.2~39.2 mm,中距关节间隙由术前的4.5 ~4.8 mm降至术后的1.9~2.2 mm,后距关节间隙由术前的2.4~2.8 mm降至术后的1.9~2.3 rnm.术后1年AOFAS评分为77~94,其中优1例,良12例.结论:采用2枚空心钉交叉内固定治疗累及中距关节面的载距突骨折疗效满意,载距突骨折块可以得到良好复位,中距关节面恢复平整,足部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Gamma带锁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董睿 何帮剑 +3 位作者 毛强 金红婷 肖鲁伟 童培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0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Gamma带锁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不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按手术方式分为Gamma带锁髓内钉3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Gamma带锁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不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按手术方式分为Gamma带锁髓内钉3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隐形失血量、围术期总失血量、负重时间、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与Gamma带锁髓内钉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虽然手术时间略长(P<0.01),但其负重时间较早(P<0.01),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多(P<0.01),且围术期隐形失血无明显差异(P>0.05)。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473.841,P=0.000);人工股骨头置换较Gamma带锁髓内钉改善明显,即存在分组效应(F=493.39,P=0.000);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52.19,P=0.000)。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与Gamma带锁髓内钉均能有效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前者虽然创伤相对较大,但术后负重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早期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不稳定型 人工股骨头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椎间盘退变研究
12
作者 毛强 何帮剑 +3 位作者 张圣扬 王萍儿 徐涛涛 华江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0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IL-1)是否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椎间盘退变。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IL-1低、中、高剂量干预组(0.04、0.2、1μg/10g),椎间盘退变模型组。IL-1干预组采用腹腔注射正常小鼠IL-1,1...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IL-1)是否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椎间盘退变。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IL-1低、中、高剂量干预组(0.04、0.2、1μg/10g),椎间盘退变模型组。IL-1干预组采用腹腔注射正常小鼠IL-1,1次/d;采用诱导站立法制备椎间盘退变小鼠模型。X射线荧屏下观察各组小鼠腰椎结构变化,Micro-CT分析各组小鼠腰椎显微结构的改变,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椎间盘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m blot检测各组小鼠椎间盘内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L-1千预组和椎间盘退变模型组腰椎结构明显发生退变,骨密度(BMC/TV)及骨小梁数量(Tb.N)显著降低,腰椎盘病理学改变程度明显增加(P<0.05)。并且与正常组比较,IL-1干预组和椎间盘退变模型组小鼠椎间盘内IL-1和β-catenin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Ⅱ型胶原(CollagenⅡ)和蛋白聚糖(Versican)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IL-1能够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椎间盘退变 Ⅱ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