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岗梅对微生物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何少璋 张一萍 喻丽元 《现代医院》 2008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岗梅根、茎对微生物的作用。方法设A、B、C、D实验组,按"细菌定量培养计算法"操作,以杀灭率(KillingRata,KR)评价药物对细菌作用效果。结果A、B、C、D实验组最早达到杀菌要求的药物浓度和时间分别是:M4T4、M4T2、M1T4... 目的探讨岗梅根、茎对微生物的作用。方法设A、B、C、D实验组,按"细菌定量培养计算法"操作,以杀灭率(KillingRata,KR)评价药物对细菌作用效果。结果A、B、C、D实验组最早达到杀菌要求的药物浓度和时间分别是:M4T4、M4T2、M1T4、M2T3。结论岗梅根、茎对微生物均有杀灭作用;两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明显强于大肠埃希菌;岗梅茎的杀菌能力略优于岗梅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根 岗梅茎 杀灭率(K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氧化高电位酸化水在内窥镜消毒中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少璋 周惠联 杨国标 《现代医院》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有效、方便、快捷的内窥镜消毒方法。方法对临床污染的80副内窥镜分别采用戊二醛浸泡10分钟或酸化水浸泡3分钟,对内窥镜表面和镜腔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对照。结果两种消毒方法对内窥镜表面和镜腔的消毒效果无差异,两组内窥镜表面... 目的探讨有效、方便、快捷的内窥镜消毒方法。方法对临床污染的80副内窥镜分别采用戊二醛浸泡10分钟或酸化水浸泡3分钟,对内窥镜表面和镜腔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对照。结果两种消毒方法对内窥镜表面和镜腔的消毒效果无差异,两组内窥镜表面平均菌落数无差异(t=1·73,P>0·05)。结论酸化水消毒时间短、消毒后的内窥镜不用清水冲洗、酸化水对人体和物品无损害、成本低,可推广应用于各种内窥镜的清洁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酸化水 内窥镜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岗梅根与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一萍 喻丽元 +2 位作者 叶丽卡 骆军 何少璋 《现代医院》 2010年第7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岗梅根、茎之间在显微结构与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以显微鉴别法观察岗梅根与茎的显微组织,以热浸法比较水浸出物和乙醇浸出物的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浸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以薄层层析法比较浸出物的薄层色谱。结果根的... 目的探讨岗梅根、茎之间在显微结构与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以显微鉴别法观察岗梅根与茎的显微组织,以热浸法比较水浸出物和乙醇浸出物的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浸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以薄层层析法比较浸出物的薄层色谱。结果根的浸出物含量高于茎,茎浸出物的紫外吸收度高于根,根与茎的紫外吸收光谱和显微组织形态相似,组织中内含物分布、浸出物薄层色谱存在差异。结论岗梅根、茎具有相似的植物组织结构,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成分,但具体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根 岗梅茎 紫外吸收光谱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HCV的检测
4
作者 唐正运 蒋自钟 +2 位作者 黄柏章 徐建英 何少璋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45-47,共3页
本文对193例 NANBH 患者进行了血清抗-HCV 的检测,并结合部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抗-HCV 总阳性率为19.17%(37/193).急性病毒性肝炎(AVH)为17.64%,慢性病毒性肝炎(CVH)为30.43%.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抗-HCV 阳性率与输血密切相关,但... 本文对193例 NANBH 患者进行了血清抗-HCV 的检测,并结合部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抗-HCV 总阳性率为19.17%(37/193).急性病毒性肝炎(AVH)为17.64%,慢性病毒性肝炎(CVH)为30.43%.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抗-HCV 阳性率与输血密切相关,但与患者年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及球旦白水平等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抗-HCV 非甲非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阳性患者中HBV-DNA(PCR)与其它HBV复制标志物的关系
5
作者 徐建英 李贵华 +3 位作者 唐正运 李志方 何少璋 冯国强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6-40,共5页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5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进行了HBV-DNA检测,根据其检测结果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其它复制标志物HBcAg(检测125例)、HBeAg(检测115例)、PreS_2Ag(检测92例)、PHSA-R(检测114例)、Anti—HBclgM(检测118例)进行...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5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进行了HBV-DNA检测,根据其检测结果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其它复制标志物HBcAg(检测125例)、HBeAg(检测115例)、PreS_2Ag(检测92例)、PHSA-R(检测114例)、Anti—HBclgM(检测118例)进行比较。HBV-DNA阳性血清中HBcAg、HBeAg、PreS_2Ag、PHSA-R、Anti-HBcIgM的检出率分别为83.75%(67/80)、62.34%(48/77)、61.02%(39/59)、74.03%(57/77)、72.97%(54/74)。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五项复制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关系应是:HBcAg>PHSA-R>Anti-HB-cIgM>HBeAg>PreS_2Ag。在HBV-DNA(PCR)阳性血清中,HBcAg的检出率为最高。提示在除HBV-DNA(PCR)外,上述五项标志物中,HBcAg可能是HBV-DBA复制的最佳指标。HBeAg在HBV复制过程中的地位仍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PCR) HBV复制标志物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Bs-抗独特型抗体与各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关系
6
作者 冯掉 蒋自钟 +1 位作者 何少璋 徐建英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30-31,共2页
我们对133例各型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了抗HBs-搞独特型抗体(抗HBs-抗Id检测),结果表明抗HBs-抗Id阳性率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慢活肝、慢迁肝和急肝中分别为46.15%、32.50%、25.53%和12.12%;并且抗HBs-抗Id阳性率在乙型肝炎... 我们对133例各型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了抗HBs-搞独特型抗体(抗HBs-抗Id检测),结果表明抗HBs-抗Id阳性率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慢活肝、慢迁肝和急肝中分别为46.15%、32.50%、25.53%和12.12%;并且抗HBs-抗Id阳性率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前S_2抗原(Pre-S_2-Ag)均阳性者中为62.07%(18/29),在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者中为12.12%(4/33)。提示抗HBs-抗Id与HBsAg持续状态有关,并与HBV的复制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Bs-抗独特型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