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痕量邻苯二酚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小辉 周邦智 +4 位作者 杨季冬 朱乾华 周尚 贺薇 何小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0-601,613,共3页
在pH 3.2的酸性介质中,邻苯二酚与染料天青Ⅰ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以发射波长343.0nm测定时,邻苯二酚的浓度在0.075~30μmol.L-1范围内与其荧光的增强程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7.51nmol.L-1。方法用于实际水样分析... 在pH 3.2的酸性介质中,邻苯二酚与染料天青Ⅰ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以发射波长343.0nm测定时,邻苯二酚的浓度在0.075~30μmol.L-1范围内与其荧光的增强程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7.51nmol.L-1。方法用于实际水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7.0%~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8%~3.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邻苯二酚 天青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杀菌剂对设施瓠瓜灰霉病的防效评价
2
作者 胡江涛 宋倩 +7 位作者 扶京龙 杨勇 熊春晖 何小露 周英 伍海斌 张静燕 钟秋瓒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共6页
通过测定43%唑醚·氟酰胺悬浮剂(SC)、40%嘧霉胺SC、8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WP)、50%腐霉·福美双WP4种杀菌剂对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大小,瓠瓜灰霉病的田间防效,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影响和瓠瓜幼苗生长期的安全性,综合评价了... 通过测定43%唑醚·氟酰胺悬浮剂(SC)、40%嘧霉胺SC、8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WP)、50%腐霉·福美双WP4种杀菌剂对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大小,瓠瓜灰霉病的田间防效,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影响和瓠瓜幼苗生长期的安全性,综合评价了4种杀菌剂对瓠瓜灰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瓠瓜灰霉病菌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43%唑醚·氟酰胺SC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5.78 ug·mL^(-1),田间第1次施药后7 d和第2次施药后7 d,田间防治效果均为最好,防效分别为63.94%和78.46%,其对土壤细菌数量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土壤真菌数量,对瓠瓜幼苗生长期安全。另外,高浓度杀菌剂对瓠瓜幼苗均有一定抑制影响。除43%唑醚·氟酰胺SC外,其他杀菌剂处理均会导致瓠瓜幼苗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状态。综上所述,43%唑醚·氟酰胺SC适宜在生产上施用防治瓠瓜灰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灰霉病 杀菌剂 室内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