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纳米线在锂离子电池超高能量密度阳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唐石云 梅琳苓 +2 位作者 简晓敏 贾利维 何小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05-311,共7页
硅纳米线(SiNWs)阳极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超高能量密度阳极的理想材料,是LiBs阳极材料近15年的热点研究对象之一。综述了2008年至2022年SiNWs在LiBs中作为阳极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多种SiNWs阳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硅纳米线(SiNWs)阳极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超高能量密度阳极的理想材料,是LiBs阳极材料近15年的热点研究对象之一。综述了2008年至2022年SiNWs在LiBs中作为阳极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多种SiNWs阳极材料的合成方法、设计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其理论发展等。合成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化学刻蚀、磁控溅射、双金属刻蚀法等。在结构设计上,从一维的线性结构到二维的薄、轻、柔的薄膜结构,再到近几年的三维复合多孔以及网状织物结构。在电化学性能提升方面,发现使用涂层或掺杂能有效地提高库仑效率,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不稳定可以采用预锂化来缓解,从而有效地解决SiNWs阳极面临的循环粉碎、SEI层的不稳定、库仑效率低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 锂离子电池 硅阳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预测甲状腺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小亭 祝立洲 潘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667-672,共6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病理组织结果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62)和非转移组(n=38)。比较两组术前的超声特征差异,通过Logis...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病理组织结果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62)和非转移组(n=38)。比较两组术前的超声特征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与甲状腺癌CLNM的危险因素;绘制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癌CLNM诊断的ROC曲线;以术后病理为对照,计算超声诊断CLNM的敏感度、特异性等诊断效能参数。结果 转移组结节大小≥1.5 cm,边界不清晰,质地低回声,微小钙化,纵横比≥1,血流信号丰富的发生率高于非转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大小≥1.5 cm、边界不清晰、质地低回声、有微小钙化、纵横比≥1及血流丰富是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结节大小≥1.5 cm、边界不清、质地低回声、有微小钙化、纵横比及血流信号丰富对甲状腺癌CLNM有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620、0.649、0.636、0.649、0.602及0.808)。超声诊断甲状腺癌CLNM的阳性预测值为84.38%,阴性预测值为77.78%,敏感度为87.10%,特异性为73.64%,诊断的准确性为82.00%。结论 高频超声有助于预测甲状腺癌CLNM的风险,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特征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超声技术联合阴道超声技术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小亭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腹部超声技术联合阴道超声技术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淮安市淮阴医院收治的183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使用腹部超声技术、阴道超声技术、腹部超声技术联合阴道超声技术... 目的:探讨使用腹部超声技术联合阴道超声技术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淮安市淮阴医院收治的183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使用腹部超声技术、阴道超声技术、腹部超声技术联合阴道超声技术(简称为联合检查技术)诊断其异位妊娠。然后观察用上述三种方法诊断这些患者异位妊娠的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使用联合检查技术诊断这些患者异位妊娠的准确率高于使用腹部超声技术或阴道超声技术诊断其异位妊娠的准确率,P <0.05。使用联合检查技术诊断这些患者异位妊娠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低于使用腹部超声技术或阴道超声技术诊断其异位妊娠的误诊率及漏诊率,P <0.05。结论:与单独使用腹部超声技术或阴道超声技术相比,使用腹部超声技术联合阴道超声技术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高,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