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菌株与复合菌对有机物料腐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宗均 梁海恬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45-46,91,共3页
[目的]研究单菌株和复合菌的腐熟性能。[方法]测定了单菌株和复合菌的拮抗效果、除臭能力、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以及复合菌对有机物料的除臭和腐熟效果。[结果]由TARE1013KC、TARE1003DY、TARE2012SR、TARE2009MQ和TARE2008LS这5种菌... [目的]研究单菌株和复合菌的腐熟性能。[方法]测定了单菌株和复合菌的拮抗效果、除臭能力、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以及复合菌对有机物料的除臭和腐熟效果。[结果]由TARE1013KC、TARE1003DY、TARE2012SR、TARE2009MQ和TARE2008LS这5种菌株组成的复合菌具有较强的纤维素、蛋白质分解能力及除臭能力,综合性能高于任何单一菌株。复合菌作为腐熟剂进行应用后,从菌数、速效养分、C/N、气味和发酵周期效果来看,对有机物料的腐熟和除臭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复合菌在促进有机物料腐熟及除臭方面效果优于单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 有机物料 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种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宗均 梁海恬 +1 位作者 赵琳娜 王安保 《农学学报》 2013年第9期50-52,共3页
为了研制适合在天津地区应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菌剂,研究主要比较了2种菌种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2种菌种在秸秆反应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均能提高大棚地温和室温,也能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和产量。在番茄... 为了研制适合在天津地区应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菌剂,研究主要比较了2种菌种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2种菌种在秸秆反应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均能提高大棚地温和室温,也能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和产量。在番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植试验中天津菌种比山东菌种增产2.80%,在西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植试验中山东菌种比天津菌种增产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奖励措施对农村地区开展垃圾分类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妍 何宗均 +5 位作者 赵琳娜 吴迪 梁海恬 李峰 李玉华 钱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255-10257,共3页
以天津市水高庄村190农户为研究对象,采取物质奖励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期内,示范区内共有79.89%农户参与过垃圾分类回收;共回收塑料袋4 941.10 kg,其他可回收物1 370.50 kg。垃圾分类奖励人均1.22元/次。通过物... 以天津市水高庄村190农户为研究对象,采取物质奖励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期内,示范区内共有79.89%农户参与过垃圾分类回收;共回收塑料袋4 941.10 kg,其他可回收物1 370.50 kg。垃圾分类奖励人均1.22元/次。通过物质奖励手段且经常改变发放物质奖励的种类,可明显提高农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奖励措施对于农村垃圾源头分类是切实可行的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垃圾分类 奖励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设施土壤重金属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峰 高贤彪 +6 位作者 陈秋生 张玉婷 张强 梁静 梁海恬 何宗均 程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2-1368,共7页
目的探究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唐山市和承德市)设施土壤重金属特征。方法对设施大棚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检测其重金属,即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锌(Zn)含量,并依据HJ/T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 目的探究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唐山市和承德市)设施土壤重金属特征。方法对设施大棚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检测其重金属,即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锌(Zn)含量,并依据HJ/T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结果除As外,其他重金属均超过河北省土壤背景值(国家环境保护局),最高为Hg,为背景值的3.46倍。Cd与棚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从地理分布来看,Hg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而As、Pb则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从重金属单项质量指数来看,Cd、Hg、As、Cr、Zn均未超标;Cu、Pb超标率分别为7.37%和22.11%,属轻度污染。从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看,3.16%的土壤为超标土壤,属轻度污染,超标率较高的区县为隆化县、乐亭县、滦平县、宽城县和滦南县,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设施土壤存在Cu、Pb的轻度污染现象,后续需要对蔬菜中的Cu、Pb进行调查以评估蔬菜产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 设施土壤 重金属 蔬菜种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对酱用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玉华 张炳坤 +1 位作者 梁海恬 何宗均 《天津农林科技》 2003年第6期5-7,共3页
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肥 ,经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 :小区试验增产 1 2 .9%~ 1 4 .9% ;大田示范平均增产 9.2 6 % ,同时改善了作物品质 ,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酱用番茄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尾菜发酵过程中农药残留变化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圆圆 李峰 +6 位作者 张宇娇 李妍 高贤彪 张玉婷 梁海恬 田阳 何宗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30,共9页
基于尾菜中存在农药残留的现状,以设施农业尾菜黄瓜秧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了尾菜黄瓜秧在静态好氧发酵过程中多菌灵、吡虫啉、哒螨灵等50种农药残留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发酵重要影响因子堆高对农药... 基于尾菜中存在农药残留的现状,以设施农业尾菜黄瓜秧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了尾菜黄瓜秧在静态好氧发酵过程中多菌灵、吡虫啉、哒螨灵等50种农药残留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发酵重要影响因子堆高对农药残留消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菜黄瓜秧中共检测出腐霉利、多菌灵、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虫螨腈、吡虫啉、啶虫脒和哒螨灵9种农药残留,其中多菌灵平均残留量最高,达11.2 mg/kg,其他8种农药平均残留量在0.042~0.89 mg/kg之间。在发酵的24 d中,不同堆高条件下9种农药的消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但不同农药半衰期差异较大,其中吡虫啉的平均半衰期最长,为28.9 d,多菌灵的平均半衰期最短,为10.2 d;不同堆高处理中农药的消解速率也有差异,总体上在2.5 m堆高下各农药的消解率最高、半衰期最短。本研究结果可为尾菜发酵参数优化、农业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以及研发基于尾菜发酵产物的有机蔬菜专用有机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尾菜 发酵 农药残留 消解 多菌灵 吡虫啉 哒螨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菜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圆白菜和小茴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新建 高贤彪 +8 位作者 宁晓光 陈秋生 张玉婷 张强 梁海恬 何宗均 赵琳娜 王晓静 李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45-2350,共6页
目的研究尾菜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圆白菜和小茴香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不同蔬菜的尾菜有机肥用量。方法将不同量尾菜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通过田间实验应用于圆白菜和小茴香2种蔬菜,研究尾菜有机肥对土壤及蔬菜的影响。结果尾菜... 目的研究尾菜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圆白菜和小茴香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不同蔬菜的尾菜有机肥用量。方法将不同量尾菜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通过田间实验应用于圆白菜和小茴香2种蔬菜,研究尾菜有机肥对土壤及蔬菜的影响。结果尾菜有机肥能提升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与CK相比,施用尾菜有机肥后,圆白菜增产幅度为12.01%~43.02%,小茴香为12.88%~30.82%。结论尾菜有机肥可以明显提升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圆白菜和小茴香的产量,尾菜有机肥的适宜用量为45 t/hm^(2),为蔬菜尾菜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尾菜 尾菜有机肥 圆白菜 小茴香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及复合菌系构建 被引量:9
8
作者 路垚 刘雅辉 +4 位作者 孙建平 何宗均 赵琳娜 戴相林 赵子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6-10,27,共6页
[目的]筛选适合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降解的高效低温纤维素降解菌株。[方法]在低温地区采集土壤,10℃初筛耐低温菌株,通过刚果红染色液法进行复筛,利用DNS法测定CMC酶活性。将筛得菌株和实验室自存菌株结合拮抗试验构建复合菌系,测定复合... [目的]筛选适合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降解的高效低温纤维素降解菌株。[方法]在低温地区采集土壤,10℃初筛耐低温菌株,通过刚果红染色液法进行复筛,利用DNS法测定CMC酶活性。将筛得菌株和实验室自存菌株结合拮抗试验构建复合菌系,测定复合菌系CMC酶活性,测定秸秆降解率,并对代表性菌株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对最终确定的复合菌系中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10℃低温培养初筛得到55株耐低温菌株,刚果红染色法复筛得到8株具有明显水解圈的单菌株,其中包括细菌3株、真菌2株、放线菌3株,其中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达到47.0 U/mL;根据拮抗试验构建了2个复合菌系,其纤维素酶活性分别达到31.0和53.0 U/mL;秸秆降解试验中,实验室和沙袋法的复合菌系2对秸秆的降解率分别达31.8%和45.1%,显著高于复合菌系1和对照组;对JGDZTX3进行产酶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培养温度为10℃,培养时间为4 d,初始pH为7,在此条件下CMC酶活性达到66.5 U/mL,这4个条件对产酶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复合菌系2的4个未知菌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白蚁菌、葡萄球菌、长柄木霉、芬莱氏链霉菌。[结论]通过该试验筛选得到的耐低温可降解纤维素复合菌系有较强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在北方低温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复合菌系 低温 纤维素酶 筛选 菌株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腐熟剂和栽培措施对水稻分蘖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晶晶 孙建平 +3 位作者 路垚 赵子婧 何宗均 刘雅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2期50-52,共3页
[目的]寻找适合河北滨海区的腐熟剂以及合理的栽培措施。[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3种腐熟剂、非栽培期水分管理及移栽时期对水稻分蘖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其他处理相比,施用低温复合菌系HT20处理提高水稻分蘖效果最显著;非栽培... [目的]寻找适合河北滨海区的腐熟剂以及合理的栽培措施。[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3种腐熟剂、非栽培期水分管理及移栽时期对水稻分蘖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其他处理相比,施用低温复合菌系HT20处理提高水稻分蘖效果最显著;非栽培期灌水处理会提高水稻的分蘖;早植对于水稻分蘖有一定的好处但最终影响不大,晚植不利于水稻分蘖;常规移栽更利于水稻生长。[结论]水稻秸秆还田中应用低温复合菌系HT20,并实施非栽培期适当灌水和5月中下旬移栽能够减少秸秆腐解产生的危害,促进水稻分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滨海区 腐熟剂 水分管理 移栽时期 水稻分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腐殖酸肥料在黄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路垚 王鑫元 +1 位作者 李国成 何宗均 《天津农林科技》 2019年第6期12-13,共2页
为了解生物腐殖酸肥料在黄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生物腐殖酸肥料与常规施肥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物腐殖酸肥料的黄瓜每667 m^2增产13.7%,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 生物腐殖酸肥料 黄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