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宗怀 陈沛 +1 位作者 何学侠 石峰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11期94-100,共7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新工科背景工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及材料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化学知识点要求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材料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化学知识点...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新工科背景工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及材料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化学知识点要求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材料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化学知识点的要求为基础,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了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所面临的挑战,通过课程体系再建、教学内容优化及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构建了适用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无机化学 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盲区与实践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宗怀 何学侠 +1 位作者 陈沛 石峰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1期242-248,共7页
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理论是定性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及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有效方法,是现代价键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VSEPR理论教学中电子对相互排斥机理不易讲明,氧原子作为配位原子不提供价电子等假设难理解和VSEP... 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理论是定性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及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有效方法,是现代价键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VSEPR理论教学中电子对相互排斥机理不易讲明,氧原子作为配位原子不提供价电子等假设难理解和VSEPR理论与杂化轨道理论区别不清晰等教学盲区,通过明确端位原子提供价电子数的规定本质,清楚O原子位置及成键类型对分子(或离子)结构影响和多重键对于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的影响以及将VSEPR理论教学内容置于杂化轨道理论之前等教学实践优化,实现了学生对VSEPR理论本质理解和对分子空间构型准确判断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价层电子对 分子空间构型 无机化学 教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化学课程中6s^2惰性电子对效应教学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宗怀 何学侠 陈沛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6期48-52,共5页
在无机化学6s^2惰性电子对效应教学过程中,提出"理论性、直观性和规律性"教学三原则,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该概念,成功化解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点分散、学习难度大与学生理解力间存在的差距。同时,培养了学生综合... 在无机化学6s^2惰性电子对效应教学过程中,提出"理论性、直观性和规律性"教学三原则,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该概念,成功化解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点分散、学习难度大与学生理解力间存在的差距。同时,培养了学生综合归纳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一新生感受到大学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对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2惰性电子对效应 无机化学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热力学为主线的无机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内容再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宗怀 何学侠 +1 位作者 陈沛 石峰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2期253-259,共7页
针对大学无机化学教材虽讲授热力学初步原理但应用不足的实际情况,以化学反应过程Gibbs自由能变化△rG_(m)^(Θ)为主线,处理以离子反应为特征的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酸碱平衡及配位平衡,使学生从热力学角度理解和认识“化学平衡... 针对大学无机化学教材虽讲授热力学初步原理但应用不足的实际情况,以化学反应过程Gibbs自由能变化△rG_(m)^(Θ)为主线,处理以离子反应为特征的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酸碱平衡及配位平衡,使学生从热力学角度理解和认识“化学平衡”,克服以化学反应速率动力学引入和描述“化学平衡”导致的弊端,实现对“化学平衡”本质认识及在以离子反应为特征反应体系中的应用,期待构建热力学主线下的无机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化学热力学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极化理论教学优化与实践
5
作者 刘宗怀 何学侠 +1 位作者 陈沛 石峰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11期167-173,共7页
离子极化理论对于理解无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变化具有广泛适用性,是离子键理论的重要补充。本文在讨论衡量离子极化程度的离子极化力、离子极化率、离子极化能和极化度等定性到定量标度基础上,针对现行多数无机化学教材极化理论集中讲... 离子极化理论对于理解无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变化具有广泛适用性,是离子键理论的重要补充。本文在讨论衡量离子极化程度的离子极化力、离子极化率、离子极化能和极化度等定性到定量标度基础上,针对现行多数无机化学教材极化理论集中讲授而知识点应用分散,导致理论学习抽象难理解,离子构型复杂难掌握和规律性变化应用难的实际,提出在离子极化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正确理解极化与变形辩证统一,深刻领会离子极化普遍性与特殊性,利用案例化教学解决理论集中学习而知识点应用分散教学实践矛盾,实现了离子极化理论优化教学及学生系统理解、综合分析和比较判断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理论 离子极化 离子变形 无机化学 教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