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鲈鱼对声的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玉霖 张平 何大仁(指导) 《台湾海峡》 CAS 1983年第2期119-125,共7页
自Piter(1906)首次用电生理方法记录到鱼的微音器电位以来,本领域的研究已相当广泛而深入。Sand进一步对淡水鲈鱼(Perca fluviatilis)听觉方向敏感性作了深入研究。此外,用条件反射行为法研究鱼类听觉也取得很大进展。但有些鱼类难以建... 自Piter(1906)首次用电生理方法记录到鱼的微音器电位以来,本领域的研究已相当广泛而深入。Sand进一步对淡水鲈鱼(Perca fluviatilis)听觉方向敏感性作了深入研究。此外,用条件反射行为法研究鱼类听觉也取得很大进展。但有些鱼类难以建立条件反射或需要很长时间,使得条件反射行为法受到局限。而用不同声频刺激直接观察鱼体运动的行为生理法,研究鱼类听觉观察直观。近年来作者开始对某些鱼作了初步研究,並取得一定结果。本文用行为生理法对鲈鱼(Lateotarax japonicus)听觉作了进一步研究,从理论上深入探讨鱼类的听觉,对于发展“声诱渔业”技术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听室 鱼类 声学实验室 水生动物 微音器电位 听力图 声强级 声频功率放大器 隔音室 听力 听觉 反应 反射(生理) 条件反射 正交多项式拟合 脉冲声 声刺激 鲈鱼 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毛对虾色觉初探
2
作者 陈重 刘理东 +2 位作者 何大仁(指导) 郑徽云(指导) 柴敏娟(指导) 《台湾海峡》 CAS 198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一、引言海洋甲壳动物是否具有色觉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根据色觉的三色理论,视细胞水平色觉的首要基础是多种视色素的存在。Wald和Scott等人先后利用电生理、显微分光光度术和视色素提取方法对多种甲壳动物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螯虾... 一、引言海洋甲壳动物是否具有色觉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根据色觉的三色理论,视细胞水平色觉的首要基础是多种视色素的存在。Wald和Scott等人先后利用电生理、显微分光光度术和视色素提取方法对多种甲壳动物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螯虾属(Procambambarus)、口合螯虾属(Oroconetes)和小长臂虾属(Palaemonetes)等具有两种以上视色素,可能有辨色能力,而龙虾属(Panulinus)和龙螯虾属(Homarus),海洋蟹类如蜘蛛蟹(Libinia)、青蟹(Carcinus)和瘤蝤蛑蟹(Callinectes)等只有单一视色素,故无色觉。本文运用电生理方法,根据视网膜电图(即ERG图)对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色觉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毛对虾 ERG 对虾属 海洋甲壳动物 暗适应曲线 视色素 脊椎动物 鳌虾 色觉 色视觉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