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月经不调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宇玲 何茁 +4 位作者 严兴海 李涛 吴斌 杜樱洁 何复东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月经不调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复东主任医师2013—2014年治疗月经不调的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何复东治疗月经不调常用药用药频次...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月经不调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复东主任医师2013—2014年治疗月经不调的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何复东治疗月经不调常用药用药频次从大到小前11味药依次为巴戟天、仙茅、葛根、补骨脂、紫河车、淫羊藿、制何首乌、当归、菟丝子、锁阳、炒白芍;使用最多的药类为补益药,其次为活血祛瘀药;入肾经、膀胱经和肝胆经药物最多;药味以甘、辛为主,药性以温、寒为主。结论: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月经不调以补肾填精为主,疏肝健脾,活血调经为辅,辨病辨证相结合,使精血俱旺,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月经正常。何复东主任医师用药灵活,温润填精兼顾气血,辛开苦降以调畅气机,补而不滞,寒热平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复东 月经不调 用药规律 方剂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宇玲 韩涛 +5 位作者 严兴海 何茁 李涛 吴斌 杜樱洁 何复东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3—2014年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常用药频次较高的前1...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3—2014年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常用药频次较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蝉蜕、细辛、乌梅、甘草、桂枝、麻黄、附子、地龙、僵蚕、全蝎等;使用最多为补益药,其次为清热药;入肺经的药物最多;药味多苦、甘、辛,药性以寒、温为主。对外感咳嗽以祛风止咳为主,对内伤咳嗽以祛邪止咳,扶正补虚兼顾,治疗上立足于肺,肝、脾、肾同调。结论: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治病求本,不拘于一方一药,清补并用,收散并举,善于配伍虫类药搜风通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用药规律 方剂计量学 何复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茁 杨宇玲 +1 位作者 严兴海 何复东 《国医论坛》 2016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复东2013年-2014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何复东治疗...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复东2013年-2014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何复东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常用药以使用频次前20味药依次为葛根、巴戟天、紫河车、淫羊藿、补骨脂、知母、钩藤、天麻、仙茅、石决明、黄连、菟丝子、黄芩、甘草、何首乌、鹿茸、黄柏、栀子、桂枝、锁阳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补虚药中又以补阳药使用频次最多,其次是清热药;归入脾、胃经的药物最多,占25.49%,其次是肝胆经,占24.37%;药味多为甘、苦,药性以寒、温为主。结论:何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补肾健脾为主,佐以疏泄肝气、调畅气机,用药寒温并用、补泻同施,辨病辨证相结合,使精血俱旺,气机调畅,气血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用药规律 方剂计量学 何复东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复东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美 何复东 +1 位作者 王欣 严兴海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5期17-20,共4页
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方由十全大补汤合苓桂术甘汤化裁而成,该文简述何复东主任运用该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关键词 虚损性疾病 益气活血利水方 十全大补汤 苓桂术甘汤 慢性尽力衰竭 虚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何复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从复杂证群辨治角度认识麻黄升麻汤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严兴海 何茁 +2 位作者 杨宇玲 杨树成 何复东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复杂证群在临床中普遍存在,对其认识的缺陷与辨治方法的片面是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根据临床实践及学习体会,笔者认为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通过麻黄升麻汤示范了临证时复杂证群的辨治方法,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 复杂证群在临床中普遍存在,对其认识的缺陷与辨治方法的片面是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根据临床实践及学习体会,笔者认为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通过麻黄升麻汤示范了临证时复杂证群的辨治方法,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这种辨治思路代表了中医辨治的最高境界,唯有掌握麻黄升麻汤的辨治思路,才能灵活掌握应用方剂证候和理论推证证候来指导临床实践,克服形而上学的死板机械论,由中医辨治的必然王国走向中医辨治的自由王国,举一反三,灵活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例,尤其对于证候叠加的复杂证群辨治才能得心应手,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证 辨证论治 麻黄升麻汤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