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8例临床诊疗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培林 严保雷 田仰华 《安徽医学》 2009年第7期809-810,共2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5年内确诊的8例TOBS。结果8例TOBS均为老年患者,急性起病,原发性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3例,血脂异常6例,既往TIA发作2例。意识障碍6例,眼球运动异常3例,瞳孔散大3例。头颅CT...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5年内确诊的8例TOBS。结果8例TOBS均为老年患者,急性起病,原发性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3例,血脂异常6例,既往TIA发作2例。意识障碍6例,眼球运动异常3例,瞳孔散大3例。头颅CT早期(24小时内)均未发现责任病灶,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病灶显影。3例患者头颅MRI检查均为丘脑、颞叶、脑干、小脑多发病灶。1例溶栓成功,1例死亡,余经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保护脑细胞等治疗,好转出院。结论综合临床表现、头颅CT、头颅磁共振可确诊,早期溶栓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机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何培林 《安徽医学》 2000年第4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 疗效 U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严保雷 何培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8期725-726,共2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69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予天麻钩藤饮加味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69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予天麻钩藤饮加味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眩晕消失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味能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天麻钩藤饮加味 倍他司汀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治疗基底节区小量出血57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严保雷 何培林 王锦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1062-1063,共2页
目的:评价血栓通治疗早期高血压所致基底节区小量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急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小量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24h后加用血栓通25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5d。观察并比较治... 目的:评价血栓通治疗早期高血压所致基底节区小量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急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小量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24h后加用血栓通25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5d。观察并比较治疗15d后2组临床疗效,以及2组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入院时2组平均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经过15d治疗后治疗组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7.9±3.3)v(11.7±3.2),P<0.05),同时神经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9.4±3.1)v(12.1±3.4),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小量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高血压 基底节区小量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