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缢蛏多巴胺受体基因及其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杜蕴超
谢淑媚
何圣耀
牛东红
李家乐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4,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227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A400-3)
-
文摘
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作为生物体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多个生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研究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转录组文库中筛选获得多巴胺受体基因的部分片段,结合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和降落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克隆得到缢蛏两个多巴胺受体的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的变异体,命名为ScDopR2a和ScDopR2b,长度分别为1824bp和2758bp。两个变异体均包含相同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24bp)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440bp),共编码479个氨基酸残基。但是两个变异体的3′UTR长度不同,分别为360bp和1294bp,其中ScDopR2b在polyA尾前插入936bp。在同源的ORF区设计引物,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多巴胺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多巴胺受体基因在水管、鳃、斧足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该基因序列3′UTR插入片段区域设计特异引物检测ScDopR2b的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水管、鳃、斧足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组织,表达趋势与ORF区大致相同。进一步设计缢蛏组织损伤实验,对进水管前端进行损伤处理,在处理后的第4h、8h、12h、24h、48h、60h和72h取样,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同源区表达量在12h和48h呈上调,在8h、24h和72h下调,且ScDopR2b表达趋势与同源区表达模式大致相同。研究结果表明,缢蛏多巴胺受体参与了损伤修复过程,其表达特征可能与多巴胺作为补偿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关。
-
关键词
缢蛏
多巴胺受体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
损伤修复
-
Keywords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dopamine receptor
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
damage healing
-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