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MS/MS的闷黄时间和泡茶时间对藤茶中NAD+前体含量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吴佩玲 戚舜尧 +2 位作者 何国浩 许利嘉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中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其前体化合物色氨酸(TRY)、烟酸(NA)、烟酰胺(NAM)、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烟酰胺核苷(NR...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中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其前体化合物色氨酸(TRY)、烟酸(NA)、烟酰胺(NAM)、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烟酰胺核苷(NR)的含量,探究闷黄时间和泡茶时间对藤茶中NAD^(+)前体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A)-含0.2%甲酸和0.01 mol·L^(-1)甲酸铵的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2μL;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提取溶剂的组成进行了优化,以水-甲醇(1∶1)提取效率最高。结果:所开发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定量限为0.02~15.00 ng·mL^(-1);加样回收率为94%~101%,加样回收率RSD为2.5%~7.3%,精密度、基质效应、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对不同闷黄时间(3、4、5、6 h)、不同提取时间(90℃提取30、60 min)、不同部位(茎和叶)的藤茶样品中NAD^(+)前体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藤茶含有丰富的NAD^(+)前体,NA、NR、NMN、NAM、NAD^(+)、TRY质量分数分别为(2.27±0.02)、(3.19±0.12)、(3.02±0.15)、(7.98±0.45)、(124.58±7.23)、(259.00±10.00)μg·g^(-1);随着闷黄时间的增加,NA、NR、NMN和NAD^(+)含量有减少的趋势,NAM和TRY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与泡茶30 min组比较,泡茶60 min组的NAM显著增多,NMN显著减少。NAD^(+)前体在鲜叶中的分布较多,但在鲜茎中的分布较少。结论:藤茶有望成为天然来源的NAD^(+)前体膳食补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前体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条件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军 韩锁义 +3 位作者 袁美 贺梁琼 何国浩 黄家权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8,共8页
为建立花生快速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浸泡吸水后的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及基因组DNA的bar基因PCR检测为指标,优化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侵染悬浮液中加入1mmol/L二硫苏糖醇(... 为建立花生快速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浸泡吸水后的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及基因组DNA的bar基因PCR检测为指标,优化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侵染悬浮液中加入1mmol/L二硫苏糖醇(DTT)提高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36.5%);与YEB培养液相比,AB重悬液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农杆菌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19.3%);农杆菌菌液OD_(600)为0.7时转化效率最高;基因型显著影响转化效率,EXP27-1516的转化效率为69.03%,显著高于14AU01(56.67%);以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从种子培养到形成茁壮根系仅需8周,明显短于子叶节转化所需的13周。优化后的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体系为花生转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遗传转化体系 半粒种子 二硫苏糖醇(DTT) AB重悬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运营思维助推集邮业务创新发展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国浩 邵治龙 《邮政研究》 2020年第2期30-31,共2页
基于集邮业务存在的问题,从拓展跨界合作、开展线上营销和多渠道营销、打造"集邮+"生态圈、探索集邮新零售和社交电商模式等方面探讨了集邮业务创新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跨界合作 用户运营 “集邮+” 新零售 社交电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