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棘果及其油脂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友地 姜紫荣 +3 位作者 秦文龙 倪蔓娜 李秀玲 何友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2-175,共14页
本文报道了对中国沙棘鲜果和中亚沙棘干果及其油脂品质、化学组成的系列分析,结果表明,鲜果含汁率达70%左右,其果渣含油10~20%,干果含油高达30%,种籽含油10%左右。果肉油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其中胡萝卜素高达723mg/100g,而种籽油... 本文报道了对中国沙棘鲜果和中亚沙棘干果及其油脂品质、化学组成的系列分析,结果表明,鲜果含汁率达70%左右,其果渣含油10~20%,干果含油高达30%,种籽含油10%左右。果肉油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其中胡萝卜素高达723mg/100g,而种籽油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总油脂50%以上,具有不同医疗效果,是很有开发利用前途的药用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 沙棘油 药用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友地 何友仁 +3 位作者 李秀玲 秦文龙 姜紫荣 倪蔓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本文报道沙棘果实及种子提取油脂及类脂性物质的方法。研究对比压榨法、油脂扩散渗透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的优缺点,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上的可行性。在有机溶剂萃取法中进一步研究不同溶剂的萃取效果以及根据原料的初始状态不同而用不同萃... 本文报道沙棘果实及种子提取油脂及类脂性物质的方法。研究对比压榨法、油脂扩散渗透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的优缺点,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上的可行性。在有机溶剂萃取法中进一步研究不同溶剂的萃取效果以及根据原料的初始状态不同而用不同萃取方式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湿果渣直接进行液态连续萃取的工艺路线是适宜的,同时,产品中保存更多热敏性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最后部分还探索了不使用高温加热而有效地脱除产品中残留溶剂的方法,溶剂残留量在50pp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油 压榨法 有机溶剂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春玉兰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友地 何友仁 +1 位作者 李秀玲 覃小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6-50,共5页
采用水中蒸馏法蒸取木兰科植物望春玉兰的花蕾(辛夷)和鲜花的精油,用GC面积归一化法和CC/MS定性法进行其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望春玉兰花蕾含油最后达3.1%,有独特香气,主含α-蒎烯、桧烯、柠檬烯、枝... 采用水中蒸馏法蒸取木兰科植物望春玉兰的花蕾(辛夷)和鲜花的精油,用GC面积归一化法和CC/MS定性法进行其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望春玉兰花蕾含油最后达3.1%,有独特香气,主含α-蒎烯、桧烯、柠檬烯、枝叶油素、松油醇、依兰油烯和桉叶醇等成分,总量占全油93%以上。鲜花含油量约0.2%,香气宜人,主含α-蒎烯、桧烯、月桂烯、桉叶油素、松油醇、乙酸松油酯和依兰油烯等成分,总量占全油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春玉兰 精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节油合成环戊烷衍生物香料研究(Ⅰ)——由α-蒎烯合成1,2,8-三醇中间体 被引量:1
4
作者 覃小林 陈友地 +1 位作者 何友仁 李秀玲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44,共12页
以松节油为起始原料,经四步合成,得到新一类环戊烷衍生物香料的重要中间体——环戊烷羟基酮。环戊烷羟基酮可合成环戊烷衍生物类系列香料,这将为我国松节油的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以松节油为起始原料,经四步合成,得到新一类环戊... 以松节油为起始原料,经四步合成,得到新一类环戊烷衍生物香料的重要中间体——环戊烷羟基酮。环戊烷羟基酮可合成环戊烷衍生物类系列香料,这将为我国松节油的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以松节油为起始原料,经四步合成,得到新一类环戊烷衍生物香料的重要中间体——环戊烷羟基酮。环戊烷羟基酮可合成环戊烷衍生物类系列香料,这将为我国松节油的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首先以松节油的主要成分α-蒎烯为原料,经水合萜二醇合成α-松油醇。确定了在30%H2SO4溶液中,反应温度28~31℃,反应时间24h,添加乳化剂的量为蒎烯的0.7%时,为水合萜二醇得率(73.2%)的最佳反应条件。接着在沸腾的0.3%的H2SO4溶液中反应5~6h,粗松油醇得率为95%,α-松油醇含量超过53%。然后又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将α-松油醇氧化为1,2,8-艹孟三醇。本文讨论了水溶液法和相转移催化固-液法、液-液法三种氧化方法的反应机理。并研究了加料顺序、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时间、温度和高锰酸钾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所采用的催化剂中,以四丁基硫酸氢铵为最佳,艹孟三醇得率达65%。将相转移催化技术应用于氧化α-松油醇中,尚未见文献报道。水溶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松节油 蒎烯 松油醇 环戊烷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节油合成环戊烷衍生物香料研究(Ⅱ)——由1,2,8-三醇合成环戊烷羟基酮 被引量:1
5
作者 覃小林 陈友地 +1 位作者 何友仁 李秀玲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0,共10页
讨论了对-三醇和对-甲苯磺酰氯起酯化反应得对-二醇单酯的机理,探讨了影响反应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在无水吡啶中,反应温度为0~10℃,酰氯稍过量情况下起酯化反应,得率为79.3%。还讨论了二醇单酯的脱对-甲苯磺... 讨论了对-三醇和对-甲苯磺酰氯起酯化反应得对-二醇单酯的机理,探讨了影响反应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在无水吡啶中,反应温度为0~10℃,酰氯稍过量情况下起酯化反应,得率为79.3%。还讨论了二醇单酯的脱对-甲苯磺酸根,取代六员环经C—C键重排形成环戊烷羟基酮的反应,此反应在含有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中和室温下能顺利进行,产率达90.7%,并探讨了产生环戊烷羟基酮顺、反2种异构体的原因。利用减压蒸馏、重结晶和制备薄层色谱技术纯化合成产物,并进行GC、IR、MS、1HNMR、13CNMR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它们的熔点、沸点、折光率和比重等物理常数,其中二醇单酯和环戊烷羟基酮的MS、13CNMR未见文献报道。环戊烷衍生物的香气已为文献所证实,本文提出的合成方法为合成工艺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节油 Α-蒎烯 环戊烷羟基酮 合成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