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合肼法催化还原邻硝基对甲基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效楠 刘涛 +2 位作者 何南思 于雅潇 曲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5-18,共4页
研究了以自制的Raney Ni、Pd/C(1%)、Fe-Al/C、FeO(OH)/C为催化剂的水合肼法还原邻硝基对甲基苯酚。确定了各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合肼的用量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各催化剂的最... 研究了以自制的Raney Ni、Pd/C(1%)、Fe-Al/C、FeO(OH)/C为催化剂的水合肼法还原邻硝基对甲基苯酚。确定了各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合肼的用量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各催化剂的最佳实验条件下,产品邻氨基对甲基苯酚的产率均大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水合肼 邻硝基对甲基苯酚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管转子流量计的测量误差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效楠 扈显琦 何南思 《煤炭与化工》 CAS 2017年第12期125-126,147,共3页
金属管转子流量计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宽、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流量检测和过程控制中,当其测量的流体与标定的流体不同时,需要对测量值进行修正。对金属管转子流量计测量值的修正公式进行了推导,对正确安... 金属管转子流量计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宽、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流量检测和过程控制中,当其测量的流体与标定的流体不同时,需要对测量值进行修正。对金属管转子流量计测量值的修正公式进行了推导,对正确安装使用金属管转子流量计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提出通过对金属管转子流量计测量值公式的修正,正确安装金属管转子流量计,可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管转子流量计 流量检测 流量值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高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南思 马晓晨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8-61,共4页
结合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根据程序设计课程自身特点,详细阐述了乐高教学法的含义及在教学方法中的优势,并提出了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乐高教学法的观点。同时,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乐高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 结合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根据程序设计课程自身特点,详细阐述了乐高教学法的含义及在教学方法中的优势,并提出了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乐高教学法的观点。同时,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乐高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高教学法 教学模式 程序设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模块化教学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南思 马晓晨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第9期118-119,共2页
针对以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语法灌输式教学模式,初学者感到函数及逻辑概念抽象难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较弱,语言学习效果较差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模块教学法的观点,结合教学实践过程说明在C语言教... 针对以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语法灌输式教学模式,初学者感到函数及逻辑概念抽象难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较弱,语言学习效果较差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模块教学法的观点,结合教学实践过程说明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模块教学法,此类教学方法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教学 教学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大棚温湿度滑模变结构跟踪控制器
5
作者 何南思 田晓 何杏玉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4-29,82,共7页
建立了温室环境机理数学模型,针对温、湿度之间非线性强耦合的关系,采用精确线性化的方法,通过状态反馈实现了系统的精确线性化,结合滑膜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出基于趋近率的温室温、湿度跟踪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研究并验证了系统的稳定... 建立了温室环境机理数学模型,针对温、湿度之间非线性强耦合的关系,采用精确线性化的方法,通过状态反馈实现了系统的精确线性化,结合滑膜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出基于趋近率的温室温、湿度跟踪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研究并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不变性。通过实验仿真得出如此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实现温、湿度目标的精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变结构 扰动 温度 湿度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on程序设计”中的战“疫”课堂——“类的定义与使用”教学设计
6
作者 何南思 《教师》 2021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教学设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Python中"类的定义与使用"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将时事案例与语法知识有机结合,解决"类的定义与使用"教学重难点,通过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党员的先锋作用等思政内容... 教学设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Python中"类的定义与使用"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将时事案例与语法知识有机结合,解决"类的定义与使用"教学重难点,通过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党员的先锋作用等思政内容,合理、自然、有机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