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创新助力长江经济带渔业发展
1
作者 王春伶 龙勇 +2 位作者 俞丹 何勇凤 匡天旭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5期16-19,共4页
渔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第一的水产大国,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7116.17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5809.61万吨,远超捕捞产量1306.56万吨。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核心经济区,养殖产量为2443.81万... 渔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第一的水产大国,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7116.17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5809.61万吨,远超捕捞产量1306.56万吨。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核心经济区,养殖产量为2443.81万吨,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42%。在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渔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包括新品种的创制与应用、病害防控、饲料技术、物种保护、健康养殖与智能化管理等领域。近年来,渔业领域的科技发展迅速,许多技术在渔业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渔业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长江经济带 水产品 渔业发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吴兴兵 杨德国 +4 位作者 朱永久 何勇凤 詹会祥 郭威 陈永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2,23,共5页
采用丰年虫、冰冻轮虫、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4种开口饵料投喂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仔鱼30 d,研究其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水蚯蚓和丰年虫能保证四川裂腹鱼仔鱼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 采用丰年虫、冰冻轮虫、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4种开口饵料投喂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仔鱼30 d,研究其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水蚯蚓和丰年虫能保证四川裂腹鱼仔鱼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而人工配合饲料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且成活率最低。结果表明,4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是四川裂腹鱼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 仔鱼 开口饵料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鲈鲤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永久 姚志平 +3 位作者 吴兴兵 何勇凤 杨德国 詹会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采用流水呼吸室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显示,在14℃、18℃、22℃和26℃水温条件下,鲈鲤幼鱼(体重3.5~4.7 g,全长7.9~8.8 cm)耗氧率分别为0.232 4 mg/(g·h)、0.247 9 mg/(g... 采用流水呼吸室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显示,在14℃、18℃、22℃和26℃水温条件下,鲈鲤幼鱼(体重3.5~4.7 g,全长7.9~8.8 cm)耗氧率分别为0.232 4 mg/(g·h)、0.247 9 mg/(g·h)、0.303 8 mg/(g·h)和0.421 2 mg/(g·h),且耗氧率(y)随温度(t)的升高而逐渐增加,y=0.016 t-0.1,(R2=0.764,P<0.01),而各温度下鲈鲤幼鱼(体重56.1~62.7 g,体长6.4~7.2 cm)的窒息点则分别为(0.557±0.023)mg/L、(0.622±0.019)mg/L,(0.767±0.085)mg/L和(0.772±0.055)mg/L,幼鱼窒息点随水温升高逐渐升高;20℃水温条件下,鲈鲤幼鱼(体重3.5~4.7 g,全长7.9~8.8 cm)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为白天((0.437±0.069)mg/(g·h))高于夜晚((0.339±0.071)mg/(g·h))(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Percocypris pingi pingi)幼鱼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湖短颌鲚的年龄与生长特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旭歌 何勇凤 +2 位作者 李昊成 颜文斌 杨德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3,共5页
2014年采集自湖北长湖的479尾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样本,研究了长湖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短颌鲚的耳石和鳞片均可用于鉴定短颌鲚年龄,且两者鉴定年龄的吻合度达到75.8%。长湖短颌鲚种群的年龄组成为1~4龄,其中1~3龄... 2014年采集自湖北长湖的479尾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样本,研究了长湖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短颌鲚的耳石和鳞片均可用于鉴定短颌鲚年龄,且两者鉴定年龄的吻合度达到75.8%。长湖短颌鲚种群的年龄组成为1~4龄,其中1~3龄鱼为主,占总样本量的96.0%。短颌鲚属匀速生长型,其体重和体长的关系为:W=6.290×10^-6L^2.855(n=479,R^2=0.959,P〈0.01),且无明显性别差异。长湖短颌鲚体长与体重的生长符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_t=332.869[1-e^-0.213(t+1.775)],W_t=99.940[1-e^-0.213(t+1.775)]^2.855,其生长拐点为t=3.15龄。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长湖短颌鲚渔业资源,建议捕捞规格提高到体长2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 年龄结构 生长特性 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湖5种鲌摄食器官形态学的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亚龙 李昊成 +4 位作者 何勇凤 王旭歌 朱永久 杨德国 柴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2,共7页
为了阐明长湖5种土著鲌类摄食器官形态特征间的差异,于2014年采集红鳍原鲌(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达氏鲌(C.dabryi)、蒙古鲌(C.mongolicus)、拟尖头鲌(Erythroculter oxycephaloides)等5种鲌类共277... 为了阐明长湖5种土著鲌类摄食器官形态特征间的差异,于2014年采集红鳍原鲌(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达氏鲌(C.dabryi)、蒙古鲌(C.mongolicus)、拟尖头鲌(Erythroculter oxycephaloides)等5种鲌类共277尾,采用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对5种鲌类的11个摄食器官形态指标和食物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长湖5种鲌类摄食器官形态特征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上、下颌伸展度、口宽3个性状上;典型判别分析显示5种鲌种间离散程度较高;聚类分析表明翘嘴鲌和达氏鲌摄食器官形态相似度最高,蒙古鲌和红鳍原鲌相似度最低。长湖翘嘴鲌、达氏鲌、蒙古鲌的食物主要以、鲫鱼、麦穗鱼和虾为主;水草是红鳍原鲌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在拟尖头鲌食物中占有一定比例。表明5种鲌在食物组成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主要饵料的种类和比例上存在差别。由此可以看出,长湖5种鲌摄食器官形态与食性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湖 摄食器官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子湖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柴毅 彭婷 +4 位作者 郭坤 李学山 何勇凤 杨德国 谭凤霞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2,共7页
2012年春季对长湖海子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主要水环境指标进行调查,同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 (CCA)对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子湖共检测到浮游植物93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绿藻(Chlorophyta)最多,占46... 2012年春季对长湖海子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主要水环境指标进行调查,同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 (CCA)对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子湖共检测到浮游植物93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绿藻(Chlorophyta)最多,占46.76%,其次为硅藻(Bacillariophyta)和蓝藻(Cyanophyta),分别为22.65%和15.00%;浮游植物优势种共6种,其中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优势度高达0.36;浮游植物丰度在86.21×105~410.12×105个/L,平均为232.85×105个/L。多样性指数为1.82~3.28,均匀度指数为0.40~0.63。根据浮游植物丰度水平、优势度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生物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海子湖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CCA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主要受到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叶绿素以及磷酸盐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海子湖地形、人为干扰因素以及水动力学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海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湖短颌鲚耳石重量与年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旭歌 何勇凤 +2 位作者 李昊成 颜文斌 杨德国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88,共5页
利用2014年采自湖北长湖的378尾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样本,去除包膜和黏液的矢耳石于55℃烘箱中烘烤24 h,电子天平称重(精确至0.001 g),成对t检验结果表明,短颌鲚左右矢耳石重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分析以左右矢耳... 利用2014年采自湖北长湖的378尾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样本,去除包膜和黏液的矢耳石于55℃烘箱中烘烤24 h,电子天平称重(精确至0.001 g),成对t检验结果表明,短颌鲚左右矢耳石重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分析以左右矢耳石重量的平均值计为矢耳石重量;采用直线、幂函数和多项式3种回归方程研究了其耳石重量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长湖短颌鲚的耳石和鳞片均可用于鉴定其年龄,且两者鉴定年龄的吻合度达到75.8%;根据222尾耳石与鳞片年龄一致的短颌鲚样本数据,发现耳石重量与个体的年龄呈显著相关(P<0.05);按年龄组以耳石重量与相应的体长作图,可以初步判断所观测年龄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耳石重量-年龄关系函数估算得到的个体年龄,与直接读取耳石磨片获得的年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利用矢耳石重量直接推算其个体年龄,可以作为辅助短颌鲚年龄鉴定尤其快速鉴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颌鲚 矢耳石 年龄鉴定 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赠曲裸腹叶须鱼的年龄与生长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飞 杨德国 +3 位作者 何勇凤 姚德东 姚建伟 朱挺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44,63,共7页
对2013年5月和9月在金沙江上游支流赠曲采集的98尾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进行了年龄和生长特性的研究。渔获物的优势体长组为150~200 mm,占62.38%,优势体重组在14.3~150 g,占87.63%;体长体重关系为W=2×10-5L2.884;以... 对2013年5月和9月在金沙江上游支流赠曲采集的98尾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进行了年龄和生长特性的研究。渔获物的优势体长组为150~200 mm,占62.38%,优势体重组在14.3~150 g,占87.63%;体长体重关系为W=2×10-5L2.884;以臀鳞为年龄鉴定材料,结果显示,裸腹叶须鱼渔获样本由3~10龄组成,其中3~6龄个体占94.2%;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668.35[1-e^(-0.0662(t+0.83))],Wt=2807.6[1-e^(-0.0662(t+0.83))]^(2.884);生长系数k为0.066 2,说明裸腹叶须鱼为生长缓慢型鱼类;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为15.17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436.61 mm和822.3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 年龄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营养源的附加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兴兵 杨德国 +6 位作者 杨少荣 朱永久 胡文静 朱挺兵 李学梅 孟子豪 何勇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鱼油或附加动物饵料(黄粉虫、中华圆田螺肉)等营养源,研究了不同营养源或其组合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实验分A、B、C三组进行:A组添加鱼油、卵磷脂、黄粉虫,...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鱼油或附加动物饵料(黄粉虫、中华圆田螺肉)等营养源,研究了不同营养源或其组合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实验分A、B、C三组进行:A组添加鱼油、卵磷脂、黄粉虫,设置4个实验组(A1、A2、A3、A4);B组添加维生素E,设置2个实验组(B1、B2);C组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和螺肉,设置2个实验组(C1、C2);另对应设置3个对照组(A0、B0、C0,仅投喂基础日粮)。结果显示:经过数月的养殖(A、B组300 d,C组240 d),各试验组亲鱼生长总体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雄鱼性腺均能发育成熟,成熟率达到100%;而雌鱼性腺发育则存在较大差异。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添加2%卵磷脂组(A2),雌鱼成熟率达到16.13%;同时添加2%卵磷脂、5%鱼油、25%黄粉虫组(A4)雌鱼成熟率19.13%,均高于对照组(A0)的8%。添加0.1%维生素E组(B1)、0.2%维生素E组(B2)的雌鱼成熟率分别为16.22%、21.21%,均高于对照组(B0)的6%。添加0.2%维生素E和2%卵磷脂组(C1),雌鱼成熟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C0)的30.02%。添加0.2%维生素E和2%卵磷脂同时投喂25%螺肉组(C2),亲鱼成熟率为55.01%,显著高于对照组(C0),但低于未添加螺肉组(C1)。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或组合添加卵磷脂与维生素E投喂圆口铜鱼亲鱼可以显著提高雌鱼成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生长 亲鱼培育 性腺发育 卵磷脂 维生素E 鱼油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螺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长鳍吻鮈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永久 吴兴兵 +1 位作者 何勇凤 杨德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106,共6页
2012—2015年,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了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研究。结果显示:3年间长鳍吻鮈均能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培育成熟,2014年5月—2015年4月间培育存活率和成熟率最高,分别为85.3%~1... 2012—2015年,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了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研究。结果显示:3年间长鳍吻鮈均能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培育成熟,2014年5月—2015年4月间培育存活率和成熟率最高,分别为85.3%~100%和77.3%~100%;对培育成熟的亲鱼进行了4种不同外源激素(PG、HCG、LRH-A2、LRH-A2+DOM)催产实验,结果为LRH-A26μg/kg+DOM 5 mg/kg合剂催产率最高,达88.3%;14、16、18、20和22℃5个温度组的受精卵孵化实验结果显示,孵化时间(H)与温度(T)呈显著负相关关系(H=0.573T2-30.393T+418.178,R2=0.982,P<0.01),18℃和20℃组的孵化率分别为54.27%和56.07%,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表明长鳍吻受精卵适宜孵化温度范围为1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 封闭循环水 亲鱼培育 人工催产 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鱼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兴兵 杨德国 +4 位作者 朱永久 何勇凤 李学梅 朱挺兵 孟子豪 《科学养鱼》 2021年第2期6-7,共2页
铜鱼[Coreius heterodon (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俗称金鳅、尖头棒、油铜等,为长江特有种,分布于长江干流及其支流中,是长江流域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优势鱼类。铜鱼为半洄游性鱼,喜流水性生活,平时多栖息于水质清新... 铜鱼[Coreius heterodon (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俗称金鳅、尖头棒、油铜等,为长江特有种,分布于长江干流及其支流中,是长江流域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优势鱼类。铜鱼为半洄游性鱼,喜流水性生活,平时多栖息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沙壤底质河段,喜群体集游。铜鱼为杂食性,主要摄食底栖生物,如淡水壳菜、蚬、螺等,也摄食高等植物碎片、硅藻、水生昆虫、虾类和幼鱼。近年来因水工程建设、过度捕捞及环境恶化,其资源急剧下降,现已被列进《江苏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和《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昆虫 铜鱼 水生野生动物 水生动植物 人工驯养 淡水壳菜 过度捕捞 环境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