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麦兼用气送式排种系统高通量混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廖宜涛 王传奇 +3 位作者 施彬彬 王磊 廖庆喜 何凯威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146,共13页
针对气送式排种系统在排种量增大时混种装置内易出现种子回流、堵塞等现象,导致排种系统高速播种作业适应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突扩文丘里结构的高通量混种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输种管直径、混种区长度、进种入口截面长度等关键... 针对气送式排种系统在排种量增大时混种装置内易出现种子回流、堵塞等现象,导致排种系统高速播种作业适应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突扩文丘里结构的高通量混种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输种管直径、混种区长度、进种入口截面长度等关键结构参数;Fluent气流场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为12、15、18 m/s时,文丘里结构的混种装置喉管处负压最小值分别为-236、-372、-538 Pa,突扩文丘里结构的混种装置预混区负压最小值分别为-396、-621、-1007 Pa,突扩文丘里结构产生的“文丘里效应”优于普通文丘里结构;DEM-CFD耦合仿真结果表明,在混种过程中突扩文丘里结构的混种装置存在约12%油菜种子与突扩文丘里结构延伸部分碰撞后弹跳,碰撞后种子保持向混种区方向运移,油菜和小麦均未出现回流、堵塞等现象。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传统文丘里结构的混种装置在油菜混种通量大于等于2.4 g/s出现种子回流,小麦混种通量大于等于60 g/s时出现种子回流且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显著增大、混种通量大于等于100 g/s时发生堵塞;突扩文丘里结构的混种装置在油菜混种通量小于等于4.8 g/s、小麦混种通量小于等于120 g/s时未出现种子回流、堵塞等现象,油菜、小麦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低于5.17%、3.29%,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1.19%、0.80%,可满足油菜、小麦播种机速度为4~12 km/h的农艺播量要求,研究结果为气送式排种系统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送式排种系统 油麦兼用 高通量 混种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麦兼用气送式集排器立槽式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施彬彬 王传奇 +3 位作者 陈雪儿 何凯威 廖庆喜 廖宜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15,共14页
针对现有油麦兼用气送式集排器供种装置兼用供种结构复杂、大播量工况下供种量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立槽式高通量油麦兼用供种装置。阐述了立槽式供种装置工作原理,确定了变容积供种机构主要结构参数,分析了供种转速和立式槽轮叶片伸... 针对现有油麦兼用气送式集排器供种装置兼用供种结构复杂、大播量工况下供种量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立槽式高通量油麦兼用供种装置。阐述了立槽式供种装置工作原理,确定了变容积供种机构主要结构参数,分析了供种转速和立式槽轮叶片伸出量等工作参数对供种装置油菜、小麦供种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了油菜、小麦供种性能较优时的工作参数范围。EDEM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立槽式供种装置具有良好的破拱充种性能及供种过程种子运动轨迹一致性,当小麦供种转速不小于20 r/min、叶片伸出量不小于9 mm时,可有效避免脉动供种问题对其供种性能的影响,实现油麦兼用稳定供种。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排种油菜时,供种转速为10~30 r/min,供种装置供种速率可达66.20~210.41 g/min,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2.3%,种子破损率小于0.65%;排种小麦时,供种转速为20~50 r/min,叶片伸出量为9~21 mm,供种装置供种速率可达1184.20~6080.44 g/min,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1.9%,种子破损率小于0.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油菜、小麦播种量分别为6.5、180 kg/hm^(2)时,搭载立槽式供种装置播种机总播量误差分别为1.68%和4.16%,出苗后测量得油菜、小麦平均株距分别为56.96、23.34 mm,各行株数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6.92%、18.02%,满足油麦兼用播种作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小麦 立槽式供种装置 变容种空间体积 气送式集排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