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西洋的界域和演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何凤瑶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78-81,共4页
-
文摘
中古时期,我国关于海区的划分,曾有东西洋之说。东西洋这个名称,始见于元朝,盛行于明朝,清初仍因此说,前后沿用达五百多年之久。但是,历史上的所谓东西洋,到底以何地为分界,二洋的海域范围各有多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其分界和海域是否有所变化。这些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见解互异,尚未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共识。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试作探述,略叙管见。 一、元朝至明朝前期东西洋的界域 元朝以来,东西洋名称,不断流传,到了明初,极为盛行。明初之所以盛行,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其出使次数之多,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地域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史称“明初盛事”。郑和因七下西洋而著名,而西洋亦因郑和的出使而名盛。如明人黄省曾所说,“西洋之迹,著自郑和”。
-
关键词
苏门答腊岛
郑和下西洋
东西洋考
东南亚
马六甲海峡
东洋
海上交通
《明史》
印度洋
界域
-
分类号
K928.44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马六甲建国初期中马关系二题
- 2
-
-
作者
何凤瑶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79-83,共5页
-
文摘
十五世纪初,一个新兴的马六甲王国在马来半岛崛起。马六甲王国建国初期,正当中国明朝鼎盛的永乐、宣德年间。在此期间,中马两国交往频繁,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建立了极其密切的关系。突出地表现为,明朝维护马六甲王国的独立和马六甲王国支持明朝通西洋。本文着重就此二个问题加以探述。
-
关键词
马六甲
王国
郑和下西洋
港市
燕王朱棣
海上交通
永乐
满者伯夷
苏门答腊
郑和船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