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起步姿态对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冬青 马培荪 +2 位作者 曹冲振 袁宝民 叶蓉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0-883,共4页
四足机器人在高速动态步行过程中保持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建立了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步态下绕支撑对角线的翻转力矩力学模型,分析了该力矩对机器人运动姿态及稳定步行的不利影响,得出了翻转角度与步行周期的平方及步长成正比的结论,并提... 四足机器人在高速动态步行过程中保持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建立了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步态下绕支撑对角线的翻转力矩力学模型,分析了该力矩对机器人运动姿态及稳定步行的不利影响,得出了翻转角度与步行周期的平方及步长成正比的结论,并提出了利用起步姿态来削弱翻转力矩不利影响的方法——三分法.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 姿态 稳定性 三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uthorware软件开发机械制图多媒体CAI课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冬青 叶蓉石 许光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47-450,共4页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 ,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正在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文章首先介绍了 Authorware软件的特点 ,说明了使用 Authorware软件开发机械制图多媒体 ...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 ,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正在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文章首先介绍了 Authorware软件的特点 ,说明了使用 Authorware软件开发机械制图多媒体 CAI课件的过程 ,最后指出了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HORWARE 机械制图 多媒体 CAI课件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法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及高温精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冬青 王刚 +1 位作者 龙佳朋 梁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6-49,共4页
以三聚氰胺和硼酸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二硼酸-三聚氰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以二硼酸-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中烧结制得六方氮化硼颗粒。采用IR、XRD、TG、SEM等测试方法对中间物和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中间物及产物的组成、... 以三聚氰胺和硼酸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二硼酸-三聚氰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以二硼酸-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中烧结制得六方氮化硼颗粒。采用IR、XRD、TG、SEM等测试方法对中间物和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中间物及产物的组成、物相、粒度及形貌。研究结果表明:以二硼酸-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在1200℃烧结4h,可制得高纯度、晶型好的六方氮化硼。经过高温精制后的六方氮化硼颗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致密度,其粒径可以达到20μm以上,纯度为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硼酸 前驱体 六方氮化硼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冬青 梁嘉鸣 梁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6,共5页
概述了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先驱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传统高温法、水(溶剂)热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合成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条件对颗粒形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综述。经过分析进一步得出高温精制及在焙烧时加入... 概述了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先驱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传统高温法、水(溶剂)热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合成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条件对颗粒形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综述。经过分析进一步得出高温精制及在焙烧时加入适量的助剂将会提高产物的结晶度和纯度,指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劣及如何避免合成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展望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颗粒 制备方法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TiO_2纳米粒子表面光生电荷特性与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49
5
作者 张晓茹 林艳红 +2 位作者 张健夫 何冬青 王德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33-2738,共6页
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N掺杂量的TiO2(N-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荧光(PL)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以罗丹明B(RhB)和甲基橙(MO)溶液的脱色降解... 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N掺杂量的TiO2(N-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荧光(PL)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以罗丹明B(RhB)和甲基橙(MO)溶液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分别考察了N-TiO2光催化剂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光催化活性.利用表面光伏(SPV)和瞬态光伏(TPV)技术研究了N-TiO2纳米粒子表面光生电荷的产生和传输机制,并探讨了光生电荷与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N含量的增大,TiO2表面光伏响应阈值红移,可见光部分光电压响应强度逐渐增强,瞬态光伏响应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亦有着不同程度的延迟.这表明适量的N掺杂能够提高TiO2纳米粒子中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相应地延长载流子的传输时间,增加光生电荷的寿命,从而促进其光催化活性;而过量的N掺杂则增加了TiO2纳米粒子中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中心,抑制其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TIO2 表面光伏 瞬态光伏 光生电荷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高差固定结构中双晶长度最小定位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冲振 高雪官 +2 位作者 马培荪 何冬青 王凤芹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5-88,共4页
设计双晶单色仪时,为减小T型高差固定结构中双晶长度,提出了一晶长度最小定理与二晶长度最小定理。这两个定理中,前者表明入射光只有掠过转角仪中心O点,一晶长度可取为最小值;后者表明出射光只有掠过两个滑道的交点P,二晶长度可取为最... 设计双晶单色仪时,为减小T型高差固定结构中双晶长度,提出了一晶长度最小定理与二晶长度最小定理。这两个定理中,前者表明入射光只有掠过转角仪中心O点,一晶长度可取为最小值;后者表明出射光只有掠过两个滑道的交点P,二晶长度可取为最小值。双晶长度最小定位算法使这两个双晶定位条件同时满足,从而使一晶与二晶长度同时最小。结合入射光高度放大法,将此定位算法应用于EXAFS双晶单色仪中,可使双晶长度分别由80mm,180mm都减小到6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双晶定位 双晶单色仪 T型高差固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刚/弹耦合的微型蠕动机器人 被引量:2
7
作者 于会涛 马培荪 +1 位作者 曹冲振 何冬青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0,共5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SMA驱动的轮式微型蠕动机器人,不同于传统的采用腿式或蠕动式结构的微小型机器人,它采用特殊的刚/弹耦合结构,显著地增大了其移动步距;车轮自锁机构将SMA驱动器的双向运动转换为机器人的单向运动。在车轮自锁机构作... 研制了一种基于SMA驱动的轮式微型蠕动机器人,不同于传统的采用腿式或蠕动式结构的微小型机器人,它采用特殊的刚/弹耦合结构,显著地增大了其移动步距;车轮自锁机构将SMA驱动器的双向运动转换为机器人的单向运动。在车轮自锁机构作用下,SMA驱动器交替收缩与舒张,就可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对SMA驱动器所需加热电流及该机器人的运动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证明,在刚/弹耦合结构作用下,机器人的移动速度提高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弹耦合 机器人 SMA驱动器 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锅炉检测机器人的一种新型复合车轮
8
作者 于会涛 马培荪 +1 位作者 曹冲振 何冬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447,共4页
为了使检测机器人能够在具有螺旋型鳍片的锅炉热交换器承压管道表面上行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复合车轮.该复合车轮由2个链轮和多个鼓形小轮复合组成,能实现平行于管道方向和垂直于管道方向的移动.同时,对鼓形小轮的共轭轮廓曲线及其圆弧... 为了使检测机器人能够在具有螺旋型鳍片的锅炉热交换器承压管道表面上行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复合车轮.该复合车轮由2个链轮和多个鼓形小轮复合组成,能实现平行于管道方向和垂直于管道方向的移动.同时,对鼓形小轮的共轭轮廓曲线及其圆弧轮廓曲线进行了讨论,并对圆弧轮廓曲线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圆弧轮廓的鼓形小轮可以满足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复合车轮 管道检测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贮箱壁板机械校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晨 徐琅 +3 位作者 孟佳杰 冯苏乐 何冬青 顾国荣 《航天制造技术》 2024年第1期1-6,32,共7页
贮箱壁板是运载火箭箭体的主承力构件,在其制造过程中难以避免产生不期望变形,后期必须对壁板进行校正。本文针对目前贮箱壁板采用人工锤敲校形存在的校形质量不稳定、噪音大、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以航天典型交叉筋条结构铝合金高筋壁板... 贮箱壁板是运载火箭箭体的主承力构件,在其制造过程中难以避免产生不期望变形,后期必须对壁板进行校正。本文针对目前贮箱壁板采用人工锤敲校形存在的校形质量不稳定、噪音大、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以航天典型交叉筋条结构铝合金高筋壁板为研究对象,引入机械化方法对壁板进行校形。首先设计了机械校形装置及校形方案,之后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模拟分析了不同误差壁板变形校正所需校形力的变化规律,拟合出校形力大小与校形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壁板校形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经过机械校形得到的壁板表面质量好,外形精度高,符合生产制造要求。研究表明,机械校形方案用于铝合金贮箱壁板的校形工作行之有效,有助于应对未来壁板型号种类增多带来的高质量、高效率制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板 机械校形 装置设计 有限元模拟 校形规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