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r平台垂荡板受迫振荡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维武 缪泉明 +2 位作者 匡晓峰 杨烁 何再明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3,共7页
首先针对圆形实板以及不同透空率下垂荡板作受迫正弦振荡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垂荡板作正弦振荡的阻力和附加质量系数,进而分析得出透空率对垂荡板阻尼及附加质量的影响规律;其次比较了相同透空率情况下不同小孔数目对... 首先针对圆形实板以及不同透空率下垂荡板作受迫正弦振荡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垂荡板作正弦振荡的阻力和附加质量系数,进而分析得出透空率对垂荡板阻尼及附加质量的影响规律;其次比较了相同透空率情况下不同小孔数目对垂荡板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形状垂荡板的水动力特性;最后还对双板之间的间距进行了优化计算。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垂荡板受迫振荡水动力特性,为深水Spar平台的垂荡板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指导,使其能够有效地改善Spar平台的垂荡运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平台 垂荡板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能海水淡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业山 游亚戈 +4 位作者 马玉久 吴必军 王利生 盛松伟 何再明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简要介绍了“十五”期间在广东省汕尾市研建的波浪能海水淡化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了验证波浪能海水淡化装置运行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在国内外波浪能海水淡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汕尾波浪能海水淡化装置进行了不同操作压力情况下的试验研... 简要介绍了“十五”期间在广东省汕尾市研建的波浪能海水淡化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了验证波浪能海水淡化装置运行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在国内外波浪能海水淡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汕尾波浪能海水淡化装置进行了不同操作压力情况下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压海水压力的升高,产出淡水量会明显增加,淡水质量提高,装置产出淡水的能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海水淡化 海岛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潜水器舱室座椅人机曲面能量优化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宗立成 何再明 +1 位作者 余隋怀 陈登凯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9-855,共7页
文章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的座椅人机曲面,利用Tekscan坐垫压力分布系统,基于实验数据和接触坐垫压力分布图谱,数据化和直观地体现潜航员与座椅曲面的受力状态,直接驱动潜航员座椅曲面人机工程学设计,保证人机接触面的良好人机工程... 文章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的座椅人机曲面,利用Tekscan坐垫压力分布系统,基于实验数据和接触坐垫压力分布图谱,数据化和直观地体现潜航员与座椅曲面的受力状态,直接驱动潜航员座椅曲面人机工程学设计,保证人机接触面的良好人机工程学性能,为提高人机曲面的设计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有效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器座椅 人机曲面 能量优化法 曲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和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邓赞高 吴必军 +1 位作者 何再明 乔兴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2-336,共5页
为优化风,柴系统设计和改善控制系统,建立了风力和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系统由风力机、柴油机、发电机、控制器、负载等组成。通过变桨距控制实现对风能的最大捕获,同时由负载频率控制实现对输出频率及电压的平稳控制。... 为优化风,柴系统设计和改善控制系统,建立了风力和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系统由风力机、柴油机、发电机、控制器、负载等组成。通过变桨距控制实现对风能的最大捕获,同时由负载频率控制实现对输出频率及电压的平稳控制。在风力充足时,由风力机独立发电对负载供电;在风力机捕获能量不能满足负载要求时,柴油机启动补充供电。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跟踪风速,且输出平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可以为独立电网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柴油机 独立发电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潜器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登凯 王雨倩 +1 位作者 叶聪 何再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09,135,共6页
为了提高载人潜器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的质量,有效考虑特殊环境下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的变化对人操作可靠性的影响,本文基于人机工程学构建了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模型,提出作业绩效指数概念,并明确其确定方式,利用CREAM预测法预测人的不可... 为了提高载人潜器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的质量,有效考虑特殊环境下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的变化对人操作可靠性的影响,本文基于人机工程学构建了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模型,提出作业绩效指数概念,并明确其确定方式,利用CREAM预测法预测人的不可靠性导致的人因失效概率,最终得到了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值。开发了数字化评估软件,并通过某载人潜水器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器驾驶舱 人机工效评估 作业绩效指数 人因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烛供氧的“奋斗者”号载人舱内一氧化碳浓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姜磊 何再明 +3 位作者 李栋梁 王骏超 李宇杰 刘彤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0-35,共6页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使用氧烛作为应急情况下的供氧手段,期间3名乘员在载人舱内生存。氧烛是一种化学产氧手段,受工作原理所限,其产氧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微量CO,人体自身新陈代谢时亦会有CO排出。一氧化碳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使用氧烛作为应急情况下的供氧手段,期间3名乘员在载人舱内生存。氧烛是一种化学产氧手段,受工作原理所限,其产氧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微量CO,人体自身新陈代谢时亦会有CO排出。一氧化碳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害气体,出于安全性考虑,有必要对氧烛供氧条件下载人密闭空间内一氧化碳浓度进行评估,确认其是否处于安全范围。为此,“奋斗者”号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对氧烛供氧条件下载人密闭空间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测量。本文对这些试验进行介绍,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斗者”号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氧烛 一氧化碳浓度 试验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期复极综合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玲 何再明 张伯香 《临床误诊误治》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病 心律失常 早期复极综合征 诊断 误诊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深潜救生艇发展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中惠 王瑶 +3 位作者 马岭 何再明 叶聪 苏晓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6-189,共4页
深潜救生艇是一种可与沉没失事潜艇对接,援救出被困艇员的载人潜水器,是执行潜艇救生保障的核心装备,对潜艇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历来受到拥有潜艇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目前国外深潜救生艇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了当前国外深... 深潜救生艇是一种可与沉没失事潜艇对接,援救出被困艇员的载人潜水器,是执行潜艇救生保障的核心装备,对潜艇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历来受到拥有潜艇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目前国外深潜救生艇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了当前国外深潜救生艇的救援能力,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潜救生艇 潜艇 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和延迟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1
9
作者 党宗彦 徐凌云 +1 位作者 刘小健 何再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及延迟治疗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延迟治疗组95例.早期治疗组90例。延迟治疗组...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及延迟治疗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延迟治疗组95例.早期治疗组90例。延迟治疗组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1-2h后未缓解者,也给予呼吸机治疗,其中部分患者需要插管后呼吸机治疗。早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早期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经治疗后3m观察患者发绀、、肺哕音及意识情况、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旃脉压(MBP)等;观察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及气管插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采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心率、呼吸次数、平均动脉压、潮气量、Pa02及体征与延迟治疗组比较,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与延迟治疗组相比,早期治疗组患者病情好转率高;病情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气管插管率降低。结论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缩短病程,提高病情好转率,减少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质量控制对院内猝死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文静 何再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急诊和全院医护人员急救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实际演练、配对组合以及仪器设备的合理利用强化急诊质量控制,提高院内猝死病例的复苏成功率。方法我院急诊科于2006年后根据医院管理年要求,不断完善急诊服务和操作流程,...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急诊和全院医护人员急救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实际演练、配对组合以及仪器设备的合理利用强化急诊质量控制,提高院内猝死病例的复苏成功率。方法我院急诊科于2006年后根据医院管理年要求,不断完善急诊服务和操作流程,优化抢救环境和设施,通过对10名医生及20名护士进行2:1随机配对组合,经过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电除颤等技能培训考核,再分批分次进行实战演练,充分利用现代急诊抢救设备实施院内急救。结果抢救121例院内猝死病例次,使院内猝死抢救的成功率从质量控制前的11.67%提高到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诊质量控制能提高院内猝死病例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院内猝死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专联合模式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区域性技术服务方案构建研究
11
作者 吴颖 肖烽 +2 位作者 仝霖 何再明 党宗彦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6期91-95,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效救治率,该院通过采用“全专联合”诊疗服务模式、确定服务目标、明确不同医疗机构服务内容、组建区域性全专联合救治团队、明确区域性技术服务路径、制定区域性技术服务标准、利用互联网实现介入手术... 为进一步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效救治率,该院通过采用“全专联合”诊疗服务模式、确定服务目标、明确不同医疗机构服务内容、组建区域性全专联合救治团队、明确区域性技术服务路径、制定区域性技术服务标准、利用互联网实现介入手术在线会诊、使用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流程等措施,不断提升该院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救治能力。AIS分级诊疗技术服务方案的构建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的依据和路径,对提高AIS患者抢救的区域化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专联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分级诊疗 区域性技术服务方案 技术服务路径 服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