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返聘的劳动法规制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何伦坤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4,共4页
退休人员返聘的生成有客观的社会经济根源。从规范功能看,劳动法的社会维护和经济促进功能能够修复返聘劳动者的就业欲望,使之重新回到社会劳动岗位,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从属性上看,返聘关系具备劳动关系从属性的根本特征,...
退休人员返聘的生成有客观的社会经济根源。从规范功能看,劳动法的社会维护和经济促进功能能够修复返聘劳动者的就业欲望,使之重新回到社会劳动岗位,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从属性上看,返聘关系具备劳动关系从属性的根本特征,将其纳入劳动法调整,符合劳动法根本使命。返聘入劳动法,应注意与劳动法相关制度和社会保险法相关制度的协调。为引导用人单位理性返聘和防止人事腐败,应加强对返聘的程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人员
返聘
劳动法规制
程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争议调解实效的软法求解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伦坤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在劳动争议调解中,软法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节省劳动关系治理的社会成本,有利于劳资自治品格的形成。从软法角度看,劳动争议调解虚化的原因在于,政府规制型的劳动关系治理模式挤压了劳动调解机制的适用空间,公共理性精神的...
在劳动争议调解中,软法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节省劳动关系治理的社会成本,有利于劳资自治品格的形成。从软法角度看,劳动争议调解虚化的原因在于,政府规制型的劳动关系治理模式挤压了劳动调解机制的适用空间,公共理性精神的缺失削弱了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履行实效,硬法绩效的走弱制约了劳动争议调解效能的发挥。通过软法策略提升劳动争议调解实效,应以"劳动三权"为重点,构筑劳动关系多元治理体系,夯实劳动争议调解发挥作用的治理基础;强化公民意识,培育公共理性,提升劳动调解协议的履约意识;树立劳动争议调解的民间话语权威;提升硬法实效,为劳动争议调解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和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调解
软法特性
调解虚化
软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合同法》中“用工”内涵及效力探析——兼谈《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文的修改
被引量:
3
3
作者
何伦坤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98,共3页
《劳动合同法》中用工的涵义应采"实际使用说"。用工并不能取代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地位。用工的效力应在于:一方面,在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确认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已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建立并履行,从而保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法》中用工的涵义应采"实际使用说"。用工并不能取代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地位。用工的效力应在于:一方面,在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确认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已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建立并履行,从而保护劳动者权益;另一方面,在劳动合同成立与生效分离的情况下,用工成为认定劳动合同生效的法定标准,从而弥补附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不足。应在明确用工内涵和效力的前提下,对《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文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用工
内涵
效力
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法社会实施模式的理论建构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
3
4
作者
何伦坤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95,共7页
从实施机制的角度看,我国劳动法实施不力的困局在于对国家实施机制的过度依赖。社会实施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弥补国家机制的缺陷。其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多元社会组织为核心的实施主体及其实施方式,以社会权力为后盾的保障手段。其...
从实施机制的角度看,我国劳动法实施不力的困局在于对国家实施机制的过度依赖。社会实施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弥补国家机制的缺陷。其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多元社会组织为核心的实施主体及其实施方式,以社会权力为后盾的保障手段。其实效性离不开成熟自主的公民社会、有效的法权保障和昌达的公共理性精神的支撑。应从社会本位劳动法治模式的建构、相关社会组织制度法规的完善、工会维权能力的制度化塑造、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法制化培育等方面,建构我国的劳动法社会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国家实施
社会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性论视域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解构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伦坤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6-189,共4页
从本源上讲,公司社会责任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从分析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认为公司也具有人性构造。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设计应立足于公司经营者的经济人与社会人属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着力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揭开...
从本源上讲,公司社会责任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从分析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认为公司也具有人性构造。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设计应立足于公司经营者的经济人与社会人属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着力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揭开法人的经济人面纱,将社会责任加到公司背后的自然人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社会责任
人性
制度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返聘的劳动法规制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何伦坤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4,共4页
文摘
退休人员返聘的生成有客观的社会经济根源。从规范功能看,劳动法的社会维护和经济促进功能能够修复返聘劳动者的就业欲望,使之重新回到社会劳动岗位,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从属性上看,返聘关系具备劳动关系从属性的根本特征,将其纳入劳动法调整,符合劳动法根本使命。返聘入劳动法,应注意与劳动法相关制度和社会保险法相关制度的协调。为引导用人单位理性返聘和防止人事腐败,应加强对返聘的程序控制。
关键词
退休人员
返聘
劳动法规制
程序控制
分类号
D922.5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争议调解实效的软法求解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伦坤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文摘
在劳动争议调解中,软法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节省劳动关系治理的社会成本,有利于劳资自治品格的形成。从软法角度看,劳动争议调解虚化的原因在于,政府规制型的劳动关系治理模式挤压了劳动调解机制的适用空间,公共理性精神的缺失削弱了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履行实效,硬法绩效的走弱制约了劳动争议调解效能的发挥。通过软法策略提升劳动争议调解实效,应以"劳动三权"为重点,构筑劳动关系多元治理体系,夯实劳动争议调解发挥作用的治理基础;强化公民意识,培育公共理性,提升劳动调解协议的履约意识;树立劳动争议调解的民间话语权威;提升硬法实效,为劳动争议调解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劳动争议调解
软法特性
调解虚化
软法策略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合同法》中“用工”内涵及效力探析——兼谈《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文的修改
被引量:
3
3
作者
何伦坤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98,共3页
文摘
《劳动合同法》中用工的涵义应采"实际使用说"。用工并不能取代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地位。用工的效力应在于:一方面,在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确认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已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建立并履行,从而保护劳动者权益;另一方面,在劳动合同成立与生效分离的情况下,用工成为认定劳动合同生效的法定标准,从而弥补附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不足。应在明确用工内涵和效力的前提下,对《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文进行修改。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用工
内涵
效力
修改
分类号
D922.5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法社会实施模式的理论建构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
3
4
作者
何伦坤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
出处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95,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15YJC710071)
文摘
从实施机制的角度看,我国劳动法实施不力的困局在于对国家实施机制的过度依赖。社会实施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弥补国家机制的缺陷。其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多元社会组织为核心的实施主体及其实施方式,以社会权力为后盾的保障手段。其实效性离不开成熟自主的公民社会、有效的法权保障和昌达的公共理性精神的支撑。应从社会本位劳动法治模式的建构、相关社会组织制度法规的完善、工会维权能力的制度化塑造、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法制化培育等方面,建构我国的劳动法社会实施模式。
关键词
劳动法
国家实施
社会实施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性论视域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解构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伦坤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6-189,共4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及其实现路径"(批准号:05JWSK156)
文摘
从本源上讲,公司社会责任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从分析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认为公司也具有人性构造。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设计应立足于公司经营者的经济人与社会人属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着力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揭开法人的经济人面纱,将社会责任加到公司背后的自然人身上。
关键词
公司
社会责任
人性
制度
解构
分类号
F270-0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返聘的劳动法规制研究
何伦坤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劳动争议调解实效的软法求解
何伦坤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劳动合同法》中“用工”内涵及效力探析——兼谈《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文的修改
何伦坤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劳动法社会实施模式的理论建构及路径选择
何伦坤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人性论视域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解构
何伦坤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