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盲自适应信道缩短的改进算法
1
作者 何仕鹏 黄清 胡臻 《有线电视技术》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在多载波(MCM)系统中,时域均衡器常用来缩短原始信道从而抵消由于循环前缀长度不足而引起的码间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本文首先分析基于信道响应序列自相关平方和最小(SAM)算法的原理,然后针对SAM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改进算法,并... 在多载波(MCM)系统中,时域均衡器常用来缩短原始信道从而抵消由于循环前缀长度不足而引起的码间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本文首先分析基于信道响应序列自相关平方和最小(SAM)算法的原理,然后针对SAM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改进算法,并对改进前后的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有效地缩短信道,改进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明显降低,且系统传输比特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均衡器 MCM 信道缩短 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微孔隙的分类、成因及对岩石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屈海洲 郭新宇 +6 位作者 徐伟 李文皓 唐松 邓雅霓 何仕鹏 张云峰 张兴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2-1117,共16页
碳酸盐岩微孔隙(简称微孔)是孔径小于50μm的微米-纳米级孔隙,目前有多种单因素和综合分类方案,以Kaczmarek的综合划分方案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案将泥晶形态和物性相结合。微孔的表征方法主要有流体侵入法、图像分析法和数学统计法,并通... 碳酸盐岩微孔隙(简称微孔)是孔径小于50μm的微米-纳米级孔隙,目前有多种单因素和综合分类方案,以Kaczmarek的综合划分方案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案将泥晶形态和物性相结合。微孔的表征方法主要有流体侵入法、图像分析法和数学统计法,并通过定性-定量组合实现对微孔的综合表征。微孔主要发育于泥晶-粉晶之间,原生沉积是微孔发育的基础,成岩作用是微孔形成的关键,重要的成岩作用包括矿物的转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以及重结晶作用等。而泥晶体形态和排列方式决定微孔的空间几何结构,从而影响岩石的物理性质。随着对碳酸盐岩微孔认识的不断加深,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实例进行理论完善(包括微孔的分类、成因等),同时应用更先进的高精度微区测年、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数字岩心模型等表征技术,建立和完善微孔碳酸盐岩储层岩评价标准,以对中国大量发育的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尤其是其微观特征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方法 成因机理 物性特征 成岩作用 沉积相 微孔 碳酸盐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麻江-凯里地区志留系油砂矿储层特征
3
作者 孙茹 孟万斌 +2 位作者 张海全 冯明石 何仕鹏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2期36-42,共7页
贵州东南部麻江-凯里地区油砂资源丰富,构造上处于上扬子地台黔南坳陷东部,东邻雪峰山推覆体,北西与黔中隆起及武陵坳陷相接。通过野外露头和浅井岩心观察,运用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含油率测试等手段,对该地区志留系翁项群油砂储层... 贵州东南部麻江-凯里地区油砂资源丰富,构造上处于上扬子地台黔南坳陷东部,东邻雪峰山推覆体,北西与黔中隆起及武陵坳陷相接。通过野外露头和浅井岩心观察,运用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含油率测试等手段,对该地区志留系翁项群油砂储层特征及含油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砂主要发育在翁项群二段和三段中,含油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一好,岩性均以中—细粒(含)钙质、硅质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凯里地区含油砂岩胶结物含量在8%~23%之间,以亮晶方解石为主,局部连晶,硅质胶结物含量在1%~10%之间,以石英次生加大边产出,而麻江地区含油砂岩胶结物含量仅为1%~7%,以硅质胶结物为主;研究区砂岩发育有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及裂缝等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度介于0.3%~7.0%之间,渗透率介于0.006×10^(-3)~6.21×10~3μm^2之间,为低孔低渗储层,恢复含油率平均值为3.73%。结合以上测试手段和实验分析结果,判断凯里地区油砂含油性较麻江地区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江地区 凯里地区 油砂 翁项群 储层特征 含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鱼石-河湾场构造带茅口组分层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仕鹏 袁浩森 +2 位作者 庞淼 吕泽飞 文冉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0年第11期36-39,共4页
四川盆地双鱼石-河湾场构造带勘探发现栖霞组规模滩相云岩、豹斑云岩优质储层,溶蚀发育,多口井获工业气流,展现了其构造带栖霞组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但该区块存在茅口组高压-栖霞组低压带,钻井工程需要在栖霞顶界进行技术套管封隔。因... 四川盆地双鱼石-河湾场构造带勘探发现栖霞组规模滩相云岩、豹斑云岩优质储层,溶蚀发育,多口井获工业气流,展现了其构造带栖霞组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但该区块存在茅口组高压-栖霞组低压带,钻井工程需要在栖霞顶界进行技术套管封隔。因此准确掌握该区块茅口组岩性组合特征,预测茅口组底界位置,才能保障井控安全和下开目的层栖霞组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从野外剖面、电性特征和探井录井岩屑3个方面,对该区块茅口组分层特征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双鱼石-河湾场构造带 栖霞组 亮晶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地层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土体沉降及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汤东桑 肖尊群 +5 位作者 覃晓敏 董琼英 陈阳 杨鑫 何仕鹏 沈梓楠 《市政技术》 2023年第11期137-141,共5页
大矩形顶管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通过对顶管隧道开挖的顶进过程进行全程模拟,在充分考虑模拟过程的时空性基础上,提出了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的趋真模拟方法,研究了黏土地层大矩形顶管施工中土体扰动规律及注浆压力... 大矩形顶管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通过对顶管隧道开挖的顶进过程进行全程模拟,在充分考虑模拟过程的时空性基础上,提出了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的趋真模拟方法,研究了黏土地层大矩形顶管施工中土体扰动规律及注浆压力、土仓压力等敏感因素对土体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黏土地层的土体变形对注浆压力更为敏感,对土仓压力不敏感,地表变形曲线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由“U”形沉降槽模式向“M”形变形槽模式转化;(2)建议黏土地层上覆土厚度为8~12 m的情况下进行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建议注浆压力为0.10~0.15 MPa,土仓压力为0.30 MPa,此时不仅可有效减小土体沉降,同时也不会造成过大的隆起;(3)采取“减少注浆压力,增大土仓压力”的双控调节方法,既可控制隧道轴线处不产生较大沉降,也可保证隧道远侧不产生过大隆起。该研究成果对促进黏土地层大尺寸矩形顶管技术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为城市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矩形顶管 黏土地层 土体沉降 参数分析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钻井溢流智能化预警误报率的方法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庞淼 雷银 +2 位作者 卢杭 黄琦 何仕鹏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第10期44-49,共6页
井控安全是石油钻井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及时发现早期溢流是成功且有效控制井喷、保障井控安全的直接途径。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产业需求与关注点转向数据处理,溢流智能化工程预警是石油行业工程技术领域将人工经验判断发现溢流转变为... 井控安全是石油钻井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及时发现早期溢流是成功且有效控制井喷、保障井控安全的直接途径。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产业需求与关注点转向数据处理,溢流智能化工程预警是石油行业工程技术领域将人工经验判断发现溢流转变为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早期溢流的一项技术,而智能化工程预警较高的误报率,是该领域内急待解决的问题。从现场实际出发,从数据来源、机器算法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如何有效减少溢流智能化工程预警误报率,提出了提高传感器精度,建立分布算力模式分析数据,工程异常并行多个特征算法,算法选择和特征选择上紧密结合区域及地质变化工况特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预警 大数据 智能预警 误报率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