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圆环病毒病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振兴 李卓然 +3 位作者 周卓 何于雯 杨秋艳 宋建领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作为一种全球性猪类传染病,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该文旨在全面阐述猪圆环病毒的特性、病害影响及防控策略,并总结现有的治疗手段优缺点,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该文...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作为一种全球性猪类传染病,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该文旨在全面阐述猪圆环病毒的特性、病害影响及防控策略,并总结现有的治疗手段优缺点,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该文通过深入解析猪圆环病毒病的各个方面,为养猪业提供一套全面的防控体系,旨在提升养猪业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也为将来更多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治疗和预防手段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诊断 防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概述及净化技术探讨
2
作者 张振兴 李卓然 +3 位作者 杨秋艳 何于雯 周卓 宋建领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也是猪场生产管理需要防护的重要疾病之一,该文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进行全面介绍,并对猪伪狂犬病的检测方法和净化手段进行探究,以期为生猪养...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也是猪场生产管理需要防护的重要疾病之一,该文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进行全面介绍,并对猪伪狂犬病的检测方法和净化手段进行探究,以期为生猪养殖提供科学的防治策略和理论基础,促进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病原学 流行特征 临床症状 检测方法 净化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尖音库蚊复合组种类的调查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苏胜 杨振兴 +1 位作者 何于雯 王静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25-4035,共11页
【目的】对云南昆明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的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为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2022年6月和2023年5月采集于昆明金殿青龙山和黄土坡的尖音库蚊复合组雄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蚊... 【目的】对云南昆明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的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为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2022年6月和2023年5月采集于昆明金殿青龙山和黄土坡的尖音库蚊复合组雄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蚊虫的形态特征,并切下雄蚊尾器进行观察,根据形态特征鉴定蚊虫种类;扩增蚊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和乙酰胆碱酯酶基因2(AChE2),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金殿青龙山采集的蚊虫阳茎中叶末端尖削,内叶外伸部分呈宽叶状;黄土坡采集的蚊虫阳茎中叶末端平齐,阳茎内叶呈刀叶状。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采集蚊虫的COⅠ基因无显著差异;AChE 2基因将蚊虫区分为两种,金殿青龙山采集蚊虫与致倦库蚊相似性较高,相似性最高为98.1%~100%,黄土坡采集蚊虫与尖音库蚊指名亚种相似性较高,相似性最高为99.7%。COⅠ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6只蚊虫与致倦库蚊、尖音库蚊、骚扰库蚊和淡色库蚊处于同一进化分支,没有明显的遗传进化差异;AChE 2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金殿青龙山采集的蚊虫与致倦库蚊聚为一簇,黄土坡采集的蚊虫与尖音库蚊聚为一簇,分别处于不同进化分支。【结论】本研究采集到2种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金殿青龙山采集蚊虫为致倦库蚊,黄土坡采集蚊虫为尖音库蚊指名亚种。研究表明中国昆明等南方地区存在尖音库蚊指名亚种,应加强西尼罗病毒等有关病毒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尖音库蚊复合组 致倦库蚊 尖音库蚊指名亚种 形态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病多克隆抗体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建波 杨振兴 +6 位作者 肖雷 高林 苗海生 何于雯 孟锦昕 杨恒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0-1450,共11页
为能简便、快速地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监测,采用纯化的6型EHDV抗原包被ELISA板,以豚鼠抗EHDV-2型多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检测EHDV群特异性抗体的竞争ELISA(C-ELISA)方法。结果... 为能简便、快速地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监测,采用纯化的6型EHDV抗原包被ELISA板,以豚鼠抗EHDV-2型多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检测EHDV群特异性抗体的竞争ELISA(C-ELISA)方法。结果显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5.12μg·mL-1(1∶10 000),竞争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10 000;通过对各270份阴性和阳性的牛、羊血清检测,确定该检测方法临界值为5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ELISA方法仅能检测出不同血清型EHDV抗体,具有较好的群特异性;对已知抗体效价的阳性血清检测表明,建立的C-ELISA方法敏感性好于血清中和试验(SNT)和琼脂扩散试验(AGID);分别用C-ELISA、SNT、RTPCR和病毒分离试验对监控动物采集的血清和抗凝血样品进行检测,ELISA结果与其他3种方法检测结果对应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C-ELISA为EHDV抗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敏感、稳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多克隆抗体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蓝舌病病毒1型毒株M6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楠 朱建波 +5 位作者 肖雷 李乐 杨恒 孟锦昕 何于雯 李华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0-347,共8页
为了解云南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1型M6基因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国内外流行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试验从细胞培养物中分别提取4株云南分离株BTV-1(Y863、SZ120169、6-12和7-12)RNA,用M6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 为了解云南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1型M6基因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国内外流行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试验从细胞培养物中分别提取4株云南分离株BTV-1(Y863、SZ120169、6-12和7-12)RNA,用M6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M6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别获得4株云南分离株BTV-1 M6基因1 763bp序列;4株云南分离株BTV-1核苷酸同源性在95.2%-99.9%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7.6%-99.8%之间,1979年师宗分离的Y863病毒毒株与2012年师宗(SZ120169)、2013年江城(6-12、7-12)分离的3株病毒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5%、95.2%和95.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6%、98.4%和98.2%,而近两年(2012、2013)分离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较高,分别在96.9%-99.9%和99.1%-99.8%之间;遗传进化分析发现,4株云南分离株BTV-1为Eastern基因群病毒,它们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2%-99.9%和97.6%-99.8%;进一步分析发现4株云南分离株BTV-1与希腊及澳大利亚BTV-1型毒株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4%-95.6%和95.1%-99.1%,而与地中海国家(意大利、法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和南非毒株关系较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3.8%和95.7%以下。4株云南分离株BTV-1属于Eastern基因群病毒,云南分离株BTV-1 M6基因在自然进化中发生遗传变异缓慢,该基因可以用来进行BTV-1基因群分布及毒株的地理区域来源相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M6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检测及蠓、蚊携带病毒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楠 孟锦昕 +4 位作者 王建聂 何于雯 杨绍昌 吕顺燕 王静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79-4187,共9页
【目的】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在自然感染状况下病牛的带毒状况及其潜在的传播媒介种类,为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7月在云南省文山市采集疑似发病牛不同组织类型标本,2020... 【目的】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在自然感染状况下病牛的带毒状况及其潜在的传播媒介种类,为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7月在云南省文山市采集疑似发病牛不同组织类型标本,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2021年8月分别在云南省昆明市、文山市和双江县采集疑似LSDV感染的牛圈舍蠓、蚊标本,并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病牛不同组织及库蠓、库蚊标本中LSDV核酸;采用LSDV127基因特异引物对皮肤结节标本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利用DNAStar和Mega 6.0等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3头发病牛全血、血清、鼻拭子和皮肤结节标本中均检测到LSDV核酸,且皮肤结节标本中LSDV核酸扩增曲线信号最强;LSDV127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份皮肤结节标本(17、18和19)的病毒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与俄罗斯、泰国、越南和南非等LSDV分离株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99.7%~100%之间。共采集鉴定条带库蠓、连斑库蠓和尖喙库蠓3种,库蠓标本4822只,库蚊标本150只。所有采集自发病牛圈舍的库蠓和库蚊标本LSD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自然感染LSDV的牛中,血液、鼻分泌物和皮肤结节等不同部位都可能为节肢动物媒介获得并传播LSDV提供很好的感染源;蠓、蚊等节肢动物媒介是否参与了当地LSDV的传播有必要进一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马群中盖塔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左媛媛 元正菊 +8 位作者 何于雯 任炜杰 孟锦昕 王淑娟 钟江国 李楠 王娟 王静林 徐天刚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6期35-39,共5页
为初步了解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马群中盖塔病毒(Getah virus,GTV)感染情况,对2019年该区域内马场及动物园等场点的马匹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回顾调查。采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对17个采样点184份血清样品进行了GTV中和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 为初步了解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马群中盖塔病毒(Getah virus,GTV)感染情况,对2019年该区域内马场及动物园等场点的马匹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回顾调查。采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对17个采样点184份血清样品进行了GTV中和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84份马血清样品中,GTV中和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6.09%(48/184),中和抗体滴度为1:10~1:640;不同采样点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介于0~43.75%,差异明显(P<0.05),其中动物园和4个马场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均大于30%;从年龄分布看,>15~20岁组别的中和抗体阳性率最高(35.29%),其他依次为0~5岁、>10~15岁和>5~10岁组,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3%、27.14%和22.36%。结果表明,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不同年龄段马匹中广泛存在GTV感染,且部分地区感染较严重。结果提示,该地区已形成GTV循环感染的自然生境,因此有必要加强马匹的GTV监测,并采取虫媒控制等防控措施,以减少GTV流行和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塔病毒 流行病学 中和抗体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蠓虫源盖塔病毒(SZC30)结构基因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楠 何于雯 +3 位作者 左媛媛 孟锦昕 徐天刚 王静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9-1160,共12页
为了解云南蠓虫源盖塔病毒(GETV)SZC30株分子特征及其与国内外其他媒介和宿主动物中分离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5对盖塔病毒特异引物对2013年首次在云南省蠓虫中分离的盖塔病毒SZC30株结构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 为了解云南蠓虫源盖塔病毒(GETV)SZC30株分子特征及其与国内外其他媒介和宿主动物中分离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5对盖塔病毒特异引物对2013年首次在云南省蠓虫中分离的盖塔病毒SZC30株结构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SeqMan进行序列拼接,获得SZC30株病毒结构基因序列长3762 nt,编码衣壳蛋白(C)、E1、E2、E3和6K蛋白,序列长度分别为804、1317、1266、192和183 nt,编码蛋白长度分别为268、438、422、64和61个氨基酸。C、E1和E2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ZC30株与1955-2018年不同地域、宿主分离的27株盖塔病毒分离株形成Ⅰ、Ⅱ、Ⅲ和Ⅳ4个进化分支;SZC30株与中国、韩国和日本蚊虫和动物分离株位于Ⅲ进化分支内,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在98.0%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8.9%以上,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马来西亚、俄罗斯等蚊虫分离株位于不同进化分支,核苷酸同源性低于97.6%,亲缘关系较远;与马来西亚蚊虫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F339484)、中国海南和云南蚊虫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EU015061和KY434327)在C、E1和E2蛋白存在31个氨基酸差异位点,而与日本蚊虫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LC152056)、中国猪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MG865966和MG865969)氨基酸位点无差异,且同源性为100%。SZC30株与27株盖塔病毒在E1、E2蛋白上存在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和3个跨膜区;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结果显示,SZC30株与分离自蚊、猪、狐、牛和马等的盖塔病毒分离株均存在表位差异,其中,E1、E2蛋白发现较多表位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蠓虫源盖塔病毒与大多数蚊虫和动物分离毒株同源性高、遗传进化关系近,且氨基酸位点、糖基化位点、跨膜区结构等分子特征相似,提示蠓虫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传播媒介参与了当地盖塔病毒的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蠓虫 盖塔病毒 结构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纳病毒和芒市病毒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9
作者 杨振兴 李卓然 +5 位作者 何于雯 李占鸿 李乐 廖德芳 杨恒 朱建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2,共7页
为建立版纳病毒(BAV)和芒市病毒(MSV)的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根据我国分离的BAV(YNSZ043)和MSV(V301/YNJH/2019)毒株Seg-12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环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分别建立了2种病毒的可视化RT-LAMP检测... 为建立版纳病毒(BAV)和芒市病毒(MSV)的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根据我国分离的BAV(YNSZ043)和MSV(V301/YNJH/2019)毒株Seg-12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环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分别建立了2种病毒的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其最佳反应条件为64℃50 min,分别利用2种方法检测西藏环状病毒、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蓝舌病病毒、中山病病毒、广西环状病毒和阿卡斑病毒等虫媒病毒的核酸样品,结果2种方法仅能分别检测出BAV和MSV,其他虫媒病毒均无非特异性扩增。灵敏度试验检出BAV和MSV的最低检测限制分别为13.7拷贝/μL和19.0拷贝/μL,敏感性是常规RT-PCR的10倍以上。应用2种病毒的RT-LAMP及RT-PCR方法分别对2596只蠓虫和蚊虫的核酸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均是RT-PCR的2倍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BAV和MSV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可视化等优点,为我国开展2种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芒市病毒 反转录-环介等温扩增 可视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云南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10
作者 王金萍 付嘉佳 +3 位作者 李富祥 何于雯 宋建领 高华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0期27-33,共7页
2018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某猪场猪群出现高热等症状,部分猪只死亡。为确认发病原因,采集死亡猪只肺脏组织样品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RT-PCR检测,然后将阳性样品接种Marc-145细胞,连续传代3次后发现产生稳定的细胞病变效应(CPE... 2018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某猪场猪群出现高热等症状,部分猪只死亡。为确认发病原因,采集死亡猪只肺脏组织样品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RT-PCR检测,然后将阳性样品接种Marc-145细胞,连续传代3次后发现产生稳定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毒价测定及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最终确定病原为PRRSV,将其命名为YNML-2018株,毒价测定为10-4.88 TCID50/0.1 mL。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YNML-2018毒株基因组全长15357 bp,包含8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非结构蛋白2编码基因(NSP2)缺失90个碱基。病毒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序列与国内分离的高致病性PRRSV同源性为95.3%~99.3%;其NSP2高变区序列与国内分离的高致病性PRRSV同源性为92.1%~97.8%;结构蛋白GP3、GP5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分离的高致病性PRRSV毒株同源性分别为84.3%~99.6%和83.1%~99.0%。结果表明,YNML-2018株与近年来我国PRRSV流行株相比存在一定变异,但变异程度较低,仍与首次报道的高致病性毒株JXA1同属于亚群V。本研究为掌握云南省边境地区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特征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可为疫苗选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鉴定 分子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新型环状病毒RT-q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11
作者 杨振兴 何于雯 +1 位作者 谢佳芮 朱建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4,共7页
目前世界范围内仅分别从日本西南的与那国岛(2015年)及中国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2019年)的哨兵动物牛上分离到过新型环状病毒Yonaguni orbivirus(YONOV),但尚缺乏该病毒核酸的特异性检测方法。该研究对比我国分离的YONOV毒株JH2019C603... 目前世界范围内仅分别从日本西南的与那国岛(2015年)及中国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2019年)的哨兵动物牛上分离到过新型环状病毒Yonaguni orbivirus(YONOV),但尚缺乏该病毒核酸的特异性检测方法。该研究对比我国分离的YONOV毒株JH2019C603和日本毒株(ON-7/E/15)的基因序列,选择编码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3)的Segment-10(Seg-10)节段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分别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临床血液样品的测试,建立了牛YONOV的RT-qPCR和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能特异性扩增YONOV核酸片段,对其他环状病毒无有效扩增;RT-qPCR和RT-PCR检出YONOV核酸浓度的下限分别为11.5 copies/μL和115.0 copies/μL;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出毒株或动物临床血样中的YONOV核酸,并且能在动物感染并产生中和抗体前1周检测出病毒核酸,因此更适用于病毒感染动物的早期诊断。RT-qPCR因其更高的灵敏度和实效性,能用于大量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而RT-PCR的扩增产物可以进行测序,获取待测毒株的基因信息,两种检测方法相互辅助,可以为YONOV的核酸检测及动物感染该病毒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常规RT-PCR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上游地区蚊虫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及PrM和E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顺燕 王静林 +5 位作者 李楠 胡骑 何于雯 赵德宏 陈红宇 李华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6-343,共8页
试验旨在了解珠江上游地区乙型脑炎病毒(JEV)主要传播媒介蚊虫的种类、分布及携带JEV基因型和分子特征。2013年7月在珠江上游地区师宗县采集蚊虫和库蠓标本,并对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用黄病毒属引物对采集到的蚊虫和库蠓标本进行检测... 试验旨在了解珠江上游地区乙型脑炎病毒(JEV)主要传播媒介蚊虫的种类、分布及携带JEV基因型和分子特征。2013年7月在珠江上游地区师宗县采集蚊虫和库蠓标本,并对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用黄病毒属引物对采集到的蚊虫和库蠓标本进行检测,阳性标本用JEV PrM和E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测序,然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在4个采集点共采集蚊虫3 705只,分别属于库蚊、按蚊、伊蚊和阿蚊4个属的7种蚊虫,牛圈以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羊圈以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猪圈以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采用JEV PrM和E基因特异引物对采集到蚊虫和库蠓标本分162批进行扩增、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蚊虫携带的病毒均为基因Ⅰ型JEV,与疫苗株SA14-14-2E蛋白存在15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在8个影响病毒毒力的重要位点上未发生突变。以上结果提示珠江上游地区存在多种蚊虫种类,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该地区的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是当地JEV的主要传播媒介,在当地的媒介中存在基因Ⅰ型JEV流行,而流行株的毒力并未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蚊虫分类 库蠓 PrM基因 E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血清9型毒株在我国的首次分离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占鸿 王金萍 +5 位作者 杨恒 廖德芳 宋建领 高林 何于雯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363,共10页
旨在分离流行于我国云南省的蓝舌病病毒(BTV),掌握分离BTV的遗传特征与感染特性。采用"鸡胚—C6/36细胞—BHK-21细胞"接种的方式,采集哨兵牛的BTV阳性血液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清中和试验以及Segment 2与Segment 6ORF区的克隆... 旨在分离流行于我国云南省的蓝舌病病毒(BTV),掌握分离BTV的遗传特征与感染特性。采用"鸡胚—C6/36细胞—BHK-21细胞"接种的方式,采集哨兵牛的BTV阳性血液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清中和试验以及Segment 2与Segment 6ORF区的克隆测序确定分离病毒的血清型;通过病毒噬斑形成和增殖曲线的测定,分析病毒在BHK-21细胞的增殖特性;通过qRT-PCR与血清中和试验分析BTV感染动物血液中病毒含量与中和抗体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3年8月,在云南芒市设定的哨兵牛中分离出一株BTV(毒株号V013/YN/2013),血清中和试验显示V013/YN/2013为BTV-9型病毒,Segment 2与Segment 6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的病毒属BTV-9Eastern型,与日本毒株和澳大利亚BTV-9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病毒噬斑与增殖曲线测定结果显示V013/YN/2013在BHK-21细胞上增殖能力明显强于BTV-9型参考毒株。自然感染V013/YN/2013的牛在连续5个月的监控期内未出现临床症状,感染动物虽产生了特异性中和抗体,但血液中始终能持续检测到病毒核酸。本研究首次报道了BTV-9Eastern型毒株V013/YN/2013在我国的分离,为进一步开展中国BTV-9型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诊断方法的建立、流行病学调查与致病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病毒分离 血清型 序列分析 感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江城县杂鳞库蚊复合组蚊虫分子鉴定及COI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成杰 王静林 +3 位作者 周洋 何于雯 胡奇 李华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9,共4页
为了解云南省杂鳞库蚊复合组蚊虫的分子分类及COI基因序列特征,2013年5月在云南省江城县采集标本,提取蚊虫基因组DNA,用COI基因特异引物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然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共采集蚊虫标本148只... 为了解云南省杂鳞库蚊复合组蚊虫的分子分类及COI基因序列特征,2013年5月在云南省江城县采集标本,提取蚊虫基因组DNA,用COI基因特异引物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然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共采集蚊虫标本148只,其中致倦库蚊112只(75.67%)、杂鳞库蚊复合组蚊虫12只(8.11%)、骚扰阿蚊17(11.49%)、其他蚊虫7只(4.73%)。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2只库蚊COI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4.7%~100之间,M1、M3、M4、M5、M8、M9、M10、M11、M12共9只蚊虫与三带喙库蚊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内,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8%~100%,而M2、M6、M7三只蚊虫与三带喙库蚊核苷酸同源性仅在94.8%~95.9%之间,区别于三带喙库蚊和杂鳞库蚊单独形成一个进化簇。云南省江城县地区存在两种杂鳞库蚊复合组的库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鳞库蚊复合组 三带喙库蚊 COI基因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蚊媒疾病流行态势与媒介蚊虫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骑 王静林 +3 位作者 孙强 吴晶 何于雯 李楠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20,共5页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能够传播很多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的疾病,是重要的医学昆虫。长久以来,依靠蚊子传播的蚊媒疾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地区。但近年来,在全球化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很多原先已经在欧洲绝迹的蚊媒疾病又开始卷土重...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能够传播很多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的疾病,是重要的医学昆虫。长久以来,依靠蚊子传播的蚊媒疾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地区。但近年来,在全球化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很多原先已经在欧洲绝迹的蚊媒疾病又开始卷土重来,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国的卫生和健康标准远低于欧洲,且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更适于蚊子的繁殖和蚊媒疾病的传播。论文通过对近年来欧洲流行的蚊媒疾病进行回顾,为我国蚊媒疾病流行和媒介蚊虫控制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子 蚊媒疾病 媒介蚊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江城县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检测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娜西 孟锦昕 +6 位作者 李钊 何于雯 王德琼 李楠 孙建美 白方 王静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6期48-52,共5页
为了解云南省山羊群中的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ENTV)感染情况,2017年在云南省南部边境地区江城县采集山羊血分离血浆,采用随机PCR(random PCR)进行扩增、克隆,结果从20份血浆中获得与ENTV 2型(ENTV-2)同源性... 为了解云南省山羊群中的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ENTV)感染情况,2017年在云南省南部边境地区江城县采集山羊血分离血浆,采用随机PCR(random PCR)进行扩增、克隆,结果从20份血浆中获得与ENTV 2型(ENTV-2)同源性较高的2条序列;根据ENTV-2 CHN1(KU258870)毒株序列设计一套半巢式引物,对采集的20份血浆进行核酸检测,结果4份为阳性。序列分析发现,检测到的4条序列与四川、福建等地流行的ENTV-2位于同一个进化分支,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3%~99.5%,氨基酸同源性为95.3%~99.0%,提示江城县羊群中流行的ENV-2可能与四川省、福建省流行毒株相关;位点分析结果显示,江城县的这4份ENTV-2核酸阳性样品在env蛋白186和204位发生了独特的“G→E”氨基酸位点突变,其中1份在178位还发生了“T→P”的氨基酸位点突变。结果表明,江城县山羊群中存在ENTV-2感染,且流行的ENTV-2呈现一些特有的分子特征。因此,云南省需要加强ENTV监测,了解其在山羊群中的流行情况及其演变规律。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ENTV感染调查和山羊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 山羊 ENV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