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沉积物和水质监测研究
- 1
-
-
作者
林慨
卢瑜
洪文君
何书奋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25-127,131,共4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22QN444,321QN0976)。
-
文摘
以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自然分布点和生态修复造林地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3年,比较其沉积物和海水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特性。结果表明:原生地和造林地沉积物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着年份的增长呈增加趋势;原生地溶解氧(DO)和化学需氧量(COD)均随着的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DO值在5.90~9.56 mg/L,COD在6.05~10.61 mg/L;2个样地的悬浮物含量在35.2~47.2 mg/L;无机磷含量在0.003~0.044 mg/L,均以NH_(4)^(+)-N为总氮的主要赋存形式,NO_(3)^(-)-N含量次之,NO_(2)^(-)-N含量最低。综合比较,2021—2023年原生地沉积物综合污染FF指数为0.67~1.12,级别为清洁~轻度污染,水质有机污染指数为2.11~2.60,水质为轻度污染;而造林地沉积物综合污染FF指数均小于1.00,级别为清洁;水质有机污染指数为0.57~1.67。
-
关键词
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沉积物
水质
监测
-
Keywords
Tielugang mangrove nature reserve
Sediment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
分类号
S832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海巴戟开花习性与授粉方式的观察和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何书奋
符洁
林道哲
邢诒旺
符文英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海南大学农学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号:807004
-
文摘
采用了田间和室内相结合,固定植株跟踪观察的方法,对海巴戟(Noni)开花习性与授粉方式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海巴戟在海南周年开花,开花的数量和质量一年四季有所不同,开花盛期为每年的4~7月。每朵花从开放到凋谢的时间平均2d,开花高峰期在每天清晨9~10h,下午也有开花,授粉后花瓣掉落。单花序从初花至尾花开放持续时间平均42d,平均开花数20朵,海巴戟授粉方式为自花授粉。文中就双受精对海巴戟果实膨大的影响,花器结构对授粉方式的影响等展开了讨论。
-
关键词
海巴戟
开花习性
授粉方式
-
Keywords
Noni,Blossom habits,Pollination methods
-
分类号
S79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在三亚的种群分布
被引量:5
- 3
-
-
作者
何书奋
林概
陈文昭
麦志通
陈运雷
刘俊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67-169,181,共4页
-
基金
海南自然科学资金面上项目(317209)
三亚市财政预算项目(R200972.419)
三亚市院地科技计划项目(2017YD19)
-
文摘
[目的]探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在三亚的分布现状与生境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极小种群海南假韶子野生种群的植株进行调查.[结果]海南假韶子集中零星分布于落笔洞和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估植株成熟个体数低于100株,在水平分布上不连续,呈聚集分布,分布较为狭窄.以种子萌发和气生根根萌的方式繁殖,但林下幼苗数量较少,幼苗自然更新不良,种群生境人为干扰严重.[结论]生境的破碎化与海南假韶子自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影响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海南假裙子
极小种群
种群分布
-
Keywords
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
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S717.1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不同家系交趾黄檀在三亚地区早期生长表现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何书奋
林国维
刘俊
王敏
符洁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8年第3期30-32,共3页
-
基金
三亚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15KJ09):檀香紫檀和交趾黄檀两种红木引种试验研究
三亚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L1108)
-
文摘
为研究交趾黄檀不同家系在三亚地区生长的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以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26个家系的交趾黄檀幼苗为研究对象,在三亚地区开展生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监测1年后,26个交趾黄檀家系在三亚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家系2、4、9、16和18苗木成活率较高;家系1、10、11、13和22苗木生长量较快,苗高净生长量在0.9 m以上,地径净生长量在12 mm以上。聚类分析将26个交趾黄檀家系分为4类,可用其成活率、生长量作为交趾黄檀引种衡量因子之一。
-
关键词
交趾黄檀
家系
生长
红酸枝木
-
Keywords
Dalb e rgia c oc hinc hine ns is
Family
Growth
Dalbergia spp.
-
分类号
Q949.751.9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不同苗龄无翼坡垒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何书奋
王祥微
王敏
麦志通
王鹏飞
刘俊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8年第4期8-10,7,共4页
-
基金
2018年三亚市财政项目:"海南无翼坡垒迁地保育示范技术研究"
-
文摘
栽植3年生、4年生和8年生3种苗龄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比较研究其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性,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不同苗龄无翼坡垒苗木净生长量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苗龄的增加,无翼坡垒苗高和冠幅净生长量呈升高趋势,苗高净生长量以8年生最大,地径净生长量以4年生最大。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均以8年生无翼坡垒最大;随着无翼坡垒苗龄的增加,最初荧光F0、最大荧光Fm、变动荧光Fv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均呈小幅度的升高趋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栽培地高温是影响无翼坡垒生长和光合生理的主要环境因子,适当创造栽培地环境,以适应无翼坡垒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
关键词
无翼坡垒
不同苗龄
生长
光合生理特性
-
Keywords
Hopea exalata
Different ages
Growth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Q949.758.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白木香不同轻基质配比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何书奋
曾德华
刘俊
郁培义
孙洁
陈伟玉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4年第4期8-11,7,共5页
-
基金
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
项目号:2013YD84
-
文摘
实验选取椰糠、泥炭土和黄心土3种不同轻基质作为白木香育苗基质原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白木香不同轻基质配比容器育苗实验研究,分别测定了白木香容器苗地径、苗高、叶绿素和氮素4个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型基质配比对白木香容器苗生长影响不同,表现最优的组合是A6B6C2,即最适宜的轻基质原料配比为椰糠∶泥炭土∶黄心土=6∶6∶2。
-
关键词
白木香
轻基质
容器育苗
正交试验
-
Keywords
Aquilaria sinensis.
Light cultural media
Container seedling
Orthogonal design
-
分类号
S723.1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1~2年生无翼坡垒裸根幼苗异地移栽技术初探
被引量:1
- 7
-
-
作者
何书奋
陈文昭
王敏
符洁
郁培义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7年第3期13-15,共3页
-
基金
2016年三亚市财政预算内林业科技项目(74B5Q34):热带珍稀濒危树种保育研究及示范
-
文摘
选取海南甘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甘什岭保护区)1~2年生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裸根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无翼坡垒裸根幼苗进行异地移栽试验研究,分别对其成活率及苗木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选取2年生的无翼坡垒裸根幼苗,生根剂浸泡处理8h,移栽效果较好,苗木成活率高,且苗木发芽时间较早,苗木恢复生长速度快。
-
关键词
无翼坡垒
裸根苗
异地移栽
-
Keywords
Hopea exalata
Bare root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结构解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崔杰
洪文君
刘俊
陈伟玉
何书奋
罗金环
-
机构
广州市大岭山林场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31-36,共6页
-
基金
海南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209)
三亚市财政预算项目(R200972.419)
-
文摘
【目的】探讨海南省极小种群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解剖结构特征与水分运输机制,为该物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应用石蜡切片方法,研究海南假韶子根、茎、叶、气生根结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海南假韶子叶片为异面叶,叶片分布着较厚的角质层,栅栏组织细胞垂直叶表整齐排列,厚度为66.71μm;海绵组织排列疏松,5~7层细胞。茎部中维管束近两轮环形排列,木质部具有明显的导管,茎木质部不发达,但韧皮部和髓部较为发达。根部皮层发达,占半径的54.7%,维管组织具有较高的木质化,但韧皮部不发达且导管数量较少,其根系储水能力较差。气生根由木栓层、皮层、木质部、韧皮部和髓部组成,木栓层细胞有3~5层,髓部结构较为发达,占半径的34.60%。【结论】海南假韶子具有一定的耐旱结构特征,幼苗不耐高温强光照,适宜在郁闭度中等的林下生长。建议在进行迁地保护时,注意海南假韶子的生境需求。
-
关键词
海南假韶子
极小种群
结构解剖
环境适应
-
Keywords
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
anatomical structur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满天红”蝴蝶兰花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9
- 9
-
-
作者
曾德华
郁培义
陈伟玉
孙洁
何书奋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4年第1期46-49,32,共5页
-
文摘
该文以蝴蝶兰原优良品种"满天红"花梗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验证了"满天红"蝴蝶兰花梗离体培养过程中,不同消毒时间、不同细胞分裂素及其使用浓度和不同pH等对"满天红"蝴蝶兰影响的研究,得出了蝴蝶兰组织培养方法诱导植株再生的最佳方案,进一步加快蝴蝶兰名贵品种的扩大繁殖。
-
关键词
“满天红”蝴蝶兰
组织培养
花梗
-
Keywords
Phalaenopsis red sky,Tissure cultrue,Pedicel
-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不同措施施肥对白木香幼苗生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刘俊
郁培义
曾德华
孙洁
何书奋
陈伟玉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4年第4期30-33,共4页
-
基金
"热带珍稀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项目(2014年三亚市财政预算内项目)
-
文摘
以珍贵树种白木香1.5a年生幼苗为材料进行试验,设定了4种不同施肥措施,即对照CK、复合肥N1、叶面肥N2和根肥N3,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苗期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不同时期施肥处理白木香幼苗枝下高、株高和地径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复合肥(N1)处理在施肥1个月时枝下高和株高差异显著(P<0.05);除N1处理3个月时SPAD值、叶片氮素和水分含量略低外,其他处理均高于CK。
-
关键词
白木香
施肥
生长
生理特性
-
Keywords
Aquilariasinensis
fertilization
growth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72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不同类型肥料对降香黄檀幼苗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郁培义
吴金华
符洁
罗金环
何书奋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5年第4期9-13,共5页
-
基金
林业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2009BADB2B0304-02)"三亚滨海城市防台风防护示范林营建"
(2014年三亚市财政预算内项目)"热带珍稀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项目
-
文摘
以珍贵树种降香黄檀1.5a生幼苗为材料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类型肥料对降香黄檀幼苗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分别设置4个处理组,即对照CK(0%)、叶面肥处理N1(0.05%)、根肥处理N2(0.05%)和复合肥处理N3(2%),每个处理组9株,利用土壤三参数速测法和土壤养分速测法分析了不同肥料添加3个月时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及土壤养分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与CK(对照)相比,N1(叶面肥)处理土壤水分含量明显升高(P<0.05),N2(根肥)和N3(复合肥)处理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电导率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水分保持一致,而土壤温度的变化不太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温度与土壤湿度和电导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土壤湿度和电导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除N3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较低外,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不同程度的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为0.624。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降香黄檀幼苗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因不同施肥处理而发生分异。降香黄檀幼苗土壤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受施肥影响高于其它指标,长期不同措施施肥会使土壤营养元素趋于稳定,促进土壤环境质量的提高。
-
关键词
降香黄檀
施肥
土壤质量
土壤三参数
土壤养分
-
Keywords
Dalbergia odorifera, Fertilization ,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Three soil parameters measurement, Soil nutrient
-
分类号
S792.2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刘俊
麦志通
何书奋
陈伟玉
罗金环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9年第3期17-20,共4页
-
基金
海南自然科学资金面上项目(317209)
三亚市财政预算项目海南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技术研究(R200972.419)
-
文摘
应用不同基质、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海南假韶子插条进行处理,探索适合于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插穗生根的最佳处理组合,为提高其繁育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以野生海南假韶子为采穗母树,选择健康的枝条,研究椰糠基质+珍珠岩(S1)和田园土+河沙(S2)2种基质、浓度为50mg/L、100mg/L、200mg/L和400mg/L的双吉尔-GGR、ABT生根粉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海南假韶子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椰糠基质+珍珠岩基质,浓度400mg/LGGR处理组的萌芽率最高(66.67%)和生根率(36.67%),其平均根长、不定根根条数、最长根长和根系效果指数均最大,分别为5.81cm、16条、8.6cm和85.21。综合来看,采用椰糠基质+珍珠岩基质,浓度400mg/LGGR该组合处理促进海南假韶子生根效果最佳。
-
关键词
海南假韶子
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根率
-
Keywords
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
Cuttage propagation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Rooting rate
-
分类号
S339.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浅析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唐宪
曾德华
郁培义
何书奋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
基金
2015年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2015YD54):三亚河红树林引种栽培及不同模式配置研究
-
文摘
在2008年11月和2015年12月分别对海南省三亚市铁炉港保护区8个调查样地进行综合调查,研究了其软体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在铁炉港保护区共发现24科56种底栖软体动物,其中,5号样地生物种类最多13种,1、2号样地在该次调查中只发现1种;种群密度同样为5号样地占优(3136ind./m^2),6号样地生物量最高945.12g/m^2;优势种为珠带拟蟹守螺、斜肋齿蜷、奥莱彩螺和皱纹绿螂。与国内其他地区多样性比较,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软体动物种类最多,分布种类最丰富,且丰富度指数最高。
-
关键词
软体动物
多样性
丰富度
-
Keywords
Mollusk fauna, Diversity, Richness
-
分类号
Q16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
-
题名三亚城区防台风防护绿地规划初探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郁培义
唐宪
刘俊
曾德华
何书奋
孙洁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4年第4期46-50,共5页
-
基金
三亚滨海城市台风防护示范林营建
项目编号:2009BADB2B0304-02
-
文摘
采用2011年landsat遥感数据,对三亚市绿地系统进行分类总结,结果表明三亚的城市70%以上的绿地为附属绿地,以景观功能为主,其防护功能低下,而防护型绿地严重偏少,只占1.98%,不能完整的发挥森林在防御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根据现有的绿地基础,进行种类和群落结构调整,对三亚城区绿地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形成景观和防护功能为主的绿地,有效保护三亚市的绿地系统。
-
关键词
三亚城区
防台风防护绿地
绿地规划
-
Keywords
Sanya city green space
Anti-typhoon Shelter Green Space
Green Space Planning
-
分类号
TU98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符洁
何书奋
陈运雷
麦志通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3年第1期41-42,共2页
-
基金
三亚市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项目号:2011YF27
-
文摘
对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主要方法以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嫩叶、茎尖、花梗侧芽为外植体,进行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增殖组织培养。结果表明。MS+6.0mg/L 6-BA+0.1mg/L NAA+100mg/L椰乳是诱导蝴蝶兰原球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茎尖诱导率达82.5%;MS+1.0mg/L NAA+2.0mg/L 6-BA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5.34。在生产上,可采用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方法进行满天红的快速繁殖。
-
关键词
满天红
外植体
组织培养
-
Keywords
Red sky,Explant,Tissue culture
-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三亚市红树林蟹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 16
-
-
作者
吴昌晔
李德玲
何书奋
林慨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22年第4期50-53,共4页
-
基金
2022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22QN444):热带地区滨海城市三亚湿地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
文摘
对三亚市自然分布红树林5个位点的蟹类进行调查,共采集蟹类标本1802只,隶属隶属于10科24属36种。以相手蟹科种类最为丰富,计8属14种;沙蟹科次之,计4属5种。种群优势度较高的蟹类物种分别环纹南方招潮蟹(11.7%)、双齿拟相手蟹(10.9%)和凹指丑招潮蟹(9.4%)。蟹类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丰富度指数(R)变化范围为2.102~3.406,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2.149~2.698,均匀度指数(J′)平均变化范围为0.827~0.931,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丰富度最高(3.406)和多样性指数值最高(2.698),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均匀度最高(0.931)。各位点的生态优势度指数(Ds)平均变化范围为0.861~0.918,这些区域红树林蟹类均为南海蟹类区系,由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与广温广布种组成。
-
关键词
三亚市
红树林蟹类
多样性
物种组成
-
Keywords
Sanya City
Mangrove crabs
Diversity
Species composition
-
分类号
S932.52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3种生长调节剂对檀香生长及心材形成的对比研究
- 17
-
-
作者
刘俊
陈文昭
曾德华
王敏
何书奋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8年第3期8-10,32,共4页
-
基金
2015年三亚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15KJ18):"不同生长激素对檀香生理生长及心材形成的影响"
-
文摘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幼龄檀香生长及心材形成的影响,以6年生幼龄檀香(Santalum album)为试验材料,采用树体注入的方法,比较研究3种浓度(2g/L、4g/L、6g/L)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ETH)、茉莉酸(JA)和甲基紫精(MV)对其生长和心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年后,不同浓度、不同生长调节剂对6年生檀香的树高、胸径生长与CK组差异不大;但能促进檀香形成深褐色的心材。以浓度2 g/L、6 g/L乙烯利和甲基紫精处理最佳;心材直径2~3 cm,茉莉酸处理不利于心材形成。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檀香不仅能在热带地区三亚生长,注射生长调节剂也能促成心材的形成。
-
关键词
檀香
生长调节剂
心材
生长
-
Keywords
Santalum album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Heartwood
Growth
-
分类号
S482.8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浅谈完善三亚市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 18
-
-
作者
罗金环
羊金殿
何书奋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
文摘
在三亚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后,针对当前林权流转、采伐管理、林业产业组织方式、科技支撑等机制不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等问题,指出了林改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林权主体改革后综合配套改革的想法和建议。
-
关键词
三亚
林权改革
综合配套改革
措施
-
Keywords
Sanya
Forest Right Reform
Synthetic Reform
Mesurement
-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海巴戟(Noni)的花器结构和花期规律的研究
- 19
-
-
作者
符洁
何书奋
蔡开朗
-
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15年第3期8-11,共4页
-
基金
2015年三亚市财政预算项目(OG88387):特色经济林诺丽(NONI)示范基地建设
-
文摘
采用田间和室内相结合,固定植株跟踪观察法,观察研究海巴戟(Noni)花器结构和花期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其花器结构无明显差异;在海南,海巴戟周年开花,单花的开花周期为35h,初开、盛开和谢花三个过程,每年的7月份为盛花期;单花序从初花至尾花开放持续时间平均45 d,平均开花数20朵,授粉方式为自花授粉。论文还就花器的结构特例,花器结构对授粉方式的影响和海巴戟的果实形态是否为聚合果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海巴戟(Noni)
花器结构
花期规律
-
Keywords
Noni
Flower structure
Flowering rule
-
分类号
S567.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