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与山水:探索“自然”的当代性 被引量:2
1
作者 何乏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0,共6页
超越自然者乃是体任自身的自然,"自然"概念可以看作阿多诺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剩余",它表达了一种唯物论的、具体的、能承认内世性、历史性和身体性之重要意义的形上学可能的希望。林寿宇的抽象山水画和蒋三石的石... 超越自然者乃是体任自身的自然,"自然"概念可以看作阿多诺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剩余",它表达了一种唯物论的、具体的、能承认内世性、历史性和身体性之重要意义的形上学可能的希望。林寿宇的抽象山水画和蒋三石的石上水墨为我们理解这一"自然"观的当代性义涵提供了绝妙的图示。林寿宇"去掉笔触"的方法论抉择与"绘画已死"的断言并不是艺术的简化或极少化,而是对艺术之底线或极限的探索,是一种将形上学所剩余的真理内涵浓缩到与物体发生微观感通的可能性之中的努力,这一努力,在蒋三石绘画过程中的自然性上生动起来,即,主体要放下意向性或特定的构图,进入放空状态,毫无保留地投入自然情境的当下,如此,真正的主体性,即同一性自我与非同一性自我的沟通才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形上学 平淡 身体感通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藤庐──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乏笔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 紫藤 消费社会 文化敏感 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批判精神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