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荀子》的人“性”论是否为《韩非子》“人”观的基础?
被引量:
2
1
作者
佐藤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117,共14页
过去支配荀子和韩非之间关系的论述架构是由"韩非为荀子弟子"和"韩非的人观渊源于荀子的性恶论"两项主张所构成的"循环论证"。从两书中的"性"概念和"人"观的比较来看,《韩非子》的&q...
过去支配荀子和韩非之间关系的论述架构是由"韩非为荀子弟子"和"韩非的人观渊源于荀子的性恶论"两项主张所构成的"循环论证"。从两书中的"性"概念和"人"观的比较来看,《韩非子》的"人"应该继承《商君书》以及慎到和田骈等齐国稷下学者,并非荀子。在司马迁《史记》的《韩非列传》中含有"(韩非)俱李斯事荀子"一句话的理由应该是,司马迁在同情赴秦冤死的韩非之余,构成了李斯害过他为主轴的生平故事,为此司马迁需要说明韩非在年轻时就已认识李斯。总之,在《荀子》和《韩非子》的"性"论和"人"观的层次上,此两者之间的思想关系并不大,因而看不出由前者到后者的直接影响关系。关于他们之间是否有过师生关系的问题,虽然在目前的史料情况下不能断定有还是没有,但至少司马迁自己相当确定韩非并没有继承荀子的学术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韩非子
司马迁
李斯
性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化”概念与“物化”思想的多层结构
2
作者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共15页
文章透过现本《庄子》中的“化”“变”“物化”“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用例之分析,欲阐明《庄子》“物化”论的多层意涵及其独特思想意义。文章首先将“化”论分成四种涵义:生物体本身的变化、“生死”过程以及不同生物之间连环、意识...
文章透过现本《庄子》中的“化”“变”“物化”“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用例之分析,欲阐明《庄子》“物化”论的多层意涵及其独特思想意义。文章首先将“化”论分成四种涵义:生物体本身的变化、“生死”过程以及不同生物之间连环、意识的变化、境界和想象中全部“物”之间的转换。接着指出《庄子》的“物化”论还具有论述上的两种重要功能:“主题的转换”和“不同主题的整合”。基于此分类,文章试图论证《庄子》中多样多层的“化”论成为“因为万物化成其他物,不同物实为同一物”之思维方式的基础。若从其“物化”论的发展来看,在《天地》的“其死也物化”一句中所看到的其生体变化和生死意涵的“物化”论可能很早就存在,而《逍遥游》“北冥有鱼”和《齐物论》“庄周梦蝶”所追求的在“万物齐同”的境界中融于“齐一”境界的“物化”论则因与《天下》“庄周论”的内容相呼应,其撰写时期应该在现本内容形成过程中属于较晚期,当为战国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庄子》
变
化
齐物
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为“哲学家”的孔子、成为孔子的井上圆了--近代日本“孔子教”之渊源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佐藤将之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30,共12页
井上圆了是在日本明治和大正时代以佛学的复兴、西方哲学的引进、"妖怪学"的提出以及哲学馆(今日的东洋大学)的创立等而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实践家。他撰写的各种著作也对中国启蒙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的...
井上圆了是在日本明治和大正时代以佛学的复兴、西方哲学的引进、"妖怪学"的提出以及哲学馆(今日的东洋大学)的创立等而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实践家。他撰写的各种著作也对中国启蒙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的思想有不小的影响。而且,井上圆了是在"东亚近代化"的历史脉络中第一次举行"祭孔"的人物。本文试图阐明圆了对孔子的相关著作具有"分析性"和"尊崇性"两种态度,但整体而言,他对孔子的推崇具备与对其他三圣不同的额外重要性。也就是说,孔子所提倡的儒家道德哲学就是人人为了进入圆了所提出理想的"哲学界"或"绝对城"境界的不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圆了
孔子
哲学堂
日本汉学
日本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子》的人“性”论是否为《韩非子》“人”观的基础?
被引量:
2
1
作者
佐藤将之
机构
台湾大学哲学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117,共14页
文摘
过去支配荀子和韩非之间关系的论述架构是由"韩非为荀子弟子"和"韩非的人观渊源于荀子的性恶论"两项主张所构成的"循环论证"。从两书中的"性"概念和"人"观的比较来看,《韩非子》的"人"应该继承《商君书》以及慎到和田骈等齐国稷下学者,并非荀子。在司马迁《史记》的《韩非列传》中含有"(韩非)俱李斯事荀子"一句话的理由应该是,司马迁在同情赴秦冤死的韩非之余,构成了李斯害过他为主轴的生平故事,为此司马迁需要说明韩非在年轻时就已认识李斯。总之,在《荀子》和《韩非子》的"性"论和"人"观的层次上,此两者之间的思想关系并不大,因而看不出由前者到后者的直接影响关系。关于他们之间是否有过师生关系的问题,虽然在目前的史料情况下不能断定有还是没有,但至少司马迁自己相当确定韩非并没有继承荀子的学术这一点。
关键词
荀子
韩非子
司马迁
李斯
性恶论
Keywords
Xunzi
Hanfeizi
Sima Qian
Li Si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s bad"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6.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化”概念与“物化”思想的多层结构
2
作者
机构
台湾大学哲学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共15页
文摘
文章透过现本《庄子》中的“化”“变”“物化”“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用例之分析,欲阐明《庄子》“物化”论的多层意涵及其独特思想意义。文章首先将“化”论分成四种涵义:生物体本身的变化、“生死”过程以及不同生物之间连环、意识的变化、境界和想象中全部“物”之间的转换。接着指出《庄子》的“物化”论还具有论述上的两种重要功能:“主题的转换”和“不同主题的整合”。基于此分类,文章试图论证《庄子》中多样多层的“化”论成为“因为万物化成其他物,不同物实为同一物”之思维方式的基础。若从其“物化”论的发展来看,在《天地》的“其死也物化”一句中所看到的其生体变化和生死意涵的“物化”论可能很早就存在,而《逍遥游》“北冥有鱼”和《齐物论》“庄周梦蝶”所追求的在“万物齐同”的境界中融于“齐一”境界的“物化”论则因与《天下》“庄周论”的内容相呼应,其撰写时期应该在现本内容形成过程中属于较晚期,当为战国晚期。
关键词
道家
《庄子》
变
化
齐物
物化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为“哲学家”的孔子、成为孔子的井上圆了--近代日本“孔子教”之渊源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佐藤将之
机构
荷兰莱顿大学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30,共12页
基金
105-2410-H-002-157-MY2
文摘
井上圆了是在日本明治和大正时代以佛学的复兴、西方哲学的引进、"妖怪学"的提出以及哲学馆(今日的东洋大学)的创立等而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实践家。他撰写的各种著作也对中国启蒙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的思想有不小的影响。而且,井上圆了是在"东亚近代化"的历史脉络中第一次举行"祭孔"的人物。本文试图阐明圆了对孔子的相关著作具有"分析性"和"尊崇性"两种态度,但整体而言,他对孔子的推崇具备与对其他三圣不同的额外重要性。也就是说,孔子所提倡的儒家道德哲学就是人人为了进入圆了所提出理想的"哲学界"或"绝对城"境界的不二途径。
关键词
井上圆了
孔子
哲学堂
日本汉学
日本哲学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荀子》的人“性”论是否为《韩非子》“人”观的基础?
佐藤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庄子》“化”概念与“物化”思想的多层结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成为“哲学家”的孔子、成为孔子的井上圆了--近代日本“孔子教”之渊源探析
佐藤将之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