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T型杂交粳稻育性及其三系的若干蛋白质标记(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洪德林 佐藤光 +2 位作者 熊丸敏博 曲乐庆 U S SADAR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方法 ,对粳稻 BT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六千辛 A,保持系六千辛 B,恢复系六千辛 R、7730 2 - 1,以及杂交组合六千辛 A/7730 2 - 1的 F1 和 F2 种子的胚乳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谷...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方法 ,对粳稻 BT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六千辛 A,保持系六千辛 B,恢复系六千辛 R、7730 2 - 1,以及杂交组合六千辛 A/7730 2 - 1的 F1 和 F2 种子的胚乳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谷蛋白α- 3区域 ,恢复系有两条带α- 3a和α- 3b,而六千辛 A和六千辛 B只有一条带α- 3。 F2 代具有α- 3的种子和具有α- 3a加α-3b的种子 1∶ 1分离。谷蛋白α- 4带的移动速率 ,恢复系比六千辛 A快。把较快的α- 4带记为α- 4f。 F2 代具有α- 4的种子和具有 α- 4加 α- 4f的种子也是 1∶ 1分离 ,与配子体不育类型的 F2 代花粉育性恢复基因分离比一致。系谱分析表明六千辛 R中 α-3a和α- 3b来源于 IR8。六千辛 A比六千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恢复系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蛋白质标记 杂交水稻 谷蛋白 醇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