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秦伯未对“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解析谈治咳临床体悟
1
作者 位式祥 于会勇 +4 位作者 聂天旸 高越 刘莲莲 李雁 王成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957-961,共5页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出自《素问·咳论篇》,是古今医家灵活辨治咳嗽的思路源泉。然统观全篇审视此句,似只有对“五脏令人咳”的解释,却无“六腑令人咳”的内容。在秦伯未观点的启发下,本文从历代医家论述中择要梳理出“余脏传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出自《素问·咳论篇》,是古今医家灵活辨治咳嗽的思路源泉。然统观全篇审视此句,似只有对“五脏令人咳”的解释,却无“六腑令人咳”的内容。在秦伯未观点的启发下,本文从历代医家论述中择要梳理出“余脏传肺”和“肺传余脏”两种主要观点,并重点介绍了秦伯未从后者发展而来的“脏腑兼症分类”观。本文从文献流传、原文细节和医理阐述角度分析了“肺传余脏”观的小众性、合理性与贯穿性,笔者结合古今医家论述进一步分析得出:《素问·咳论篇》的论述重点在于外感而非内伤,外邪中尤重寒邪。因此,治疗上一要重视温药的运用,温药治咳不仅符合经典所述病因病机病所,并能提升身之阳气,从而达到预防感邪与传变的目的;二要重视传变,比类并病理论看咳嗽传变,可知须分清表里主次轻重,随病情所宜制定治疗策略;三要重视咳嗽所处阶段,据此可初步判定病机虚实,指导治法用药;四要重视兼症,除治源顾流外,还要考虑到兼症在因果源流关系中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伯未 《黄帝内经》 《素问·咳论篇》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外感咳嗽 脏腑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干预肺结节用药规律研究
2
作者 刘莲莲 于会勇 +6 位作者 王明哲 郭姗姗 李磊 高越 位式祥 柯殷泽 王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5期513-516,I0017-I0019,共7页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治疗肺结节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索临床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筛选临床治疗肺结节的有效中药处方,导入系统并进行用药频次统计、中药属性统计...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治疗肺结节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索临床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筛选临床治疗肺结节的有效中药处方,导入系统并进行用药频次统计、中药属性统计、组方规律分析以及新方组合规律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609份有效中药处方,使用频次≥100次的药物共31味。中药属性分析显示临床处方中使用的药物性味以寒性、苦味药物最多,药物归经以归肺、脾经药物居多。通过用药模式分析得到的核心处方为二陈汤加味,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浙贝母与清半夏在处方中具有重要地位。新方组合规律分析显示共有5组新方组合。结论 肺结节病机总属中焦失衡、正虚痰毒互结,应以“调脾胃、扶正气、清痰毒”为主要治疗法则,攻补兼施,抑制肺结节增大,为临床治疗肺结节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数据挖掘 二陈汤加味 中药复方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