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内碱金属蒸气对焦炭的破坏机理
1
作者 徐益军 袁骧 +3 位作者 但家云 周峰 李克江 张建良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0,共6页
基于焦炭吸附碱金属试验,采用工业CT扫描、转鼓试验等检测方法,阐述了高炉内碱金属蒸气对焦炭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焦炭吸附钾蒸气后,表面出现片状粉化现象,随着吸附钾蒸气含量的增加,焦炭的劣化程度增加,钾蒸气逐渐在焦... 基于焦炭吸附碱金属试验,采用工业CT扫描、转鼓试验等检测方法,阐述了高炉内碱金属蒸气对焦炭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焦炭吸附钾蒸气后,表面出现片状粉化现象,随着吸附钾蒸气含量的增加,焦炭的劣化程度增加,钾蒸气逐渐在焦炭表面扩散和渗透,生成更多的气孔,裂纹逐渐生长,最终导致焦炭发生大块破碎;②焦炭吸附钾蒸气后,内部结构遭到破坏,气孔和裂纹增多,导致其在高炉内发生溶损反应后,焦炭的反应性指数升高,反应后强度降低;③钾、钠对焦炭的破坏机理不同,钾对焦炭有直接破坏作用,而钠则是吸附在焦炭的表面,促进溶损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碱金属 吸附渗透 结构破坏 溶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风口区内焦炭的粒度分布与微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益军 郑林 +3 位作者 但家云 廖昊添 李克江 张建良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6,22,共5页
文章针对焦炭劣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旨在解析高炉内焦炭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其对焦炭质量的影响。采用离线风口取样技术,获取不同粒度的焦炭样品。通过工业分析、X—射线衍射仪、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焦炭的微观结构与... 文章针对焦炭劣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旨在解析高炉内焦炭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其对焦炭质量的影响。采用离线风口取样技术,获取不同粒度的焦炭样品。通过工业分析、X—射线衍射仪、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焦炭的微观结构与矿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焦炭进入高炉后粒度减小会降低焦炭床透气透液性;随着<10 mm的焦炭占比减小,焦炭样品中的渣铁比例降低;与入炉焦炭相比,风口焦炭的灰分中SiO_(2)和Al_(2)O_(3)含量减少,CaO和碱金属含量增加。为了保护焦炭,建议减少高炉引入的CaO和碱金属;风口焦炭内部有铁氧化物,表明高炉内铁水侵蚀也是高炉内焦炭劣化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焦炭 粒度分析 劣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钢1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军强 张建良 +4 位作者 焦克新 刘彦祥 刘福军 但家云 徐益军 《炼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4,共5页
在湘钢1号高炉停炉大修过程中,对炉缸进行了侵蚀测量和自上而下取样分析,重点对炉缸炭砖热面黏结物的物相组成和炭砖脆化层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炉缸自上而下的黏结物中都有锌、碱金属等有害元素存在,锌在铁口以上主要以鳞片... 在湘钢1号高炉停炉大修过程中,对炉缸进行了侵蚀测量和自上而下取样分析,重点对炉缸炭砖热面黏结物的物相组成和炭砖脆化层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炉缸自上而下的黏结物中都有锌、碱金属等有害元素存在,锌在铁口以上主要以鳞片状形式黏附在黏结物上,对炉缸炭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在铁口以下主要是通过铁水侵入炭砖空隙,在炭砖内膨胀破坏炭砖结构;炭砖脆化层的产生,主要是由铁水渗入、有害元素侵蚀和热应力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黏结物 脆化层 炉缸破损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钢1号高炉铜冷却壁破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光胜 张建良 +3 位作者 刘彦祥 蒋友源 但家云 《炼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3,共5页
湘钢1号高炉铜冷却壁的主要破损形式是水管断裂和完全熔损。通过对破损铜冷却壁取样分析,初步探讨分析了铜冷却壁的破损机理。认为,原燃料变化频繁和高炉操作不稳定等原因导致渣皮不稳,铜冷却壁热面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煤气和炉料中,使铜... 湘钢1号高炉铜冷却壁的主要破损形式是水管断裂和完全熔损。通过对破损铜冷却壁取样分析,初步探讨分析了铜冷却壁的破损机理。认为,原燃料变化频繁和高炉操作不稳定等原因导致渣皮不稳,铜冷却壁热面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煤气和炉料中,使铜冷却壁产生较大应力,在水管部位产生剪切力使水管断裂,而水管断裂后,采用卡死水管或穿金属软管等方式的冷却效果都较差,所以在铜冷却壁破损后期破损加剧,使得大量的铜冷却壁完全熔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铜冷却壁 力学性能 破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炉缸Ti(C,N)保护层及死料柱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良 +2 位作者 刘增强 焦克新 但家云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5,共4页
基于湘钢3号高炉破损调査的现场测量数据,明确了其炉缸侵蚀为“锅底状”侵蚀通过対炉缸Ti(C,N)保护层行为研究,认为炉底缺少Ti(C,N)保护层的保护作用是3号高炉炉缸呈现“锅底状”侵蚀的一个原因。通过计算,3号高炉出铁结束时的死料柱实... 基于湘钢3号高炉破损调査的现场测量数据,明确了其炉缸侵蚀为“锅底状”侵蚀通过対炉缸Ti(C,N)保护层行为研究,认为炉底缺少Ti(C,N)保护层的保护作用是3号高炉炉缸呈现“锅底状”侵蚀的一个原因。通过计算,3号高炉出铁结束时的死料柱实际漂浮高度为0.7m,这个漂浮高度使出铁时炉底铁水流速较大,铁水对炉底的冲刷侵蚀严重,是形成“锅底状”侵蚀的另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Ti(C N)保护层 死料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体冷却壁黏结物物相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恒保 张建良 +2 位作者 焦克新 但家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6-1333,共8页
基于湘钢3号高炉破损调查,对高炉炉腰、炉腹以及炉身下部的黏结物进行取样,通过X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手段,系统研究高炉不同位置黏结物的化学成分及微观形貌,分析高炉炉体冷却壁黏结物的物相组成和形成机理。研... 基于湘钢3号高炉破损调查,对高炉炉腰、炉腹以及炉身下部的黏结物进行取样,通过X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手段,系统研究高炉不同位置黏结物的化学成分及微观形貌,分析高炉炉体冷却壁黏结物的物相组成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炉炉体不同高度部位黏结物的物相组成和沉积行为显著不同,黏结物的物相主要为氧化锌-C和渣铁混合物。结合氧化锌在冷却壁热面沉积行为的热力学条件,分析氧化锌-C型黏结物因氧化锌易被还原而导致黏结物频繁脱落,不利于高炉炉体冷却壁长寿,而形成的高炉渣铁黏结物可以有效地隔离高温物料、煤气与冷却壁的直接接触,延缓物料对冷却壁的磨损等侵蚀,保障高炉冷却壁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体 冷却壁 黏结物 长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钢1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后的护炉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耀明 但家云 谭清涛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38,共3页
湘钢1号高炉大修投产后不到两年,1号铁口方向炉缸侧壁炭砖温度急速上升,最高升至740℃究其原因主要是铁口深度偏浅、长时间异常炉况、有害元素负荷偏高及冶炼强度偏高等。通过采取优化装料制度、提高风速和鼓风动能、调整冷却制度、添... 湘钢1号高炉大修投产后不到两年,1号铁口方向炉缸侧壁炭砖温度急速上升,最高升至740℃究其原因主要是铁口深度偏浅、长时间异常炉况、有害元素负荷偏高及冶炼强度偏高等。通过采取优化装料制度、提高风速和鼓风动能、调整冷却制度、添加钛球等护炉措施,炉缸侧壁炭砖温度得到控制、实践表明,单个护炉措施不会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多种护炉措施融合的综合护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炭砖 护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