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但伶 赵云 +3 位作者 李炜 季道如 陈玉培 李小霞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两种给氧方式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63岁,BMI〉28 kg/m2,ASAI-II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插管病人62例。将其随机分为平卧位(30例)和头高15...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两种给氧方式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63岁,BMI〉28 kg/m2,ASAI-II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插管病人62例。将其随机分为平卧位(30例)和头高15°倾斜位(32例)两组,常规静脉麻醉诱导,诱导期以10L/min的氧流量充分吸氧去氮4min,诱导结束行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继续脱氧观察,待脉搏氧饱和度(SpO2)降至90%时,接入麻醉机呼吸回路行控制呼吸。记录麻醉诱导末至SpO2下降到90%时刻的呼吸暂停时限,采集入室初、吸氧去氮后和SpO2降至90%时3个时间点的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肥胖患者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比较,头高15°倾斜位可明显延长患者耐受时限约70秒,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肥胖患者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较平卧位能明显延长呼吸暂停安全时限,降低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15°倾斜位:平卧位 肥胖患者 呼吸暂停安全时限 吸氧去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失血性休克致急性肺损伤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云 但伶 黄燕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失血性休克致急性肺损伤(ALl)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致ALI的肺保护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00g至250g,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A组)、失血性休克组(B组)...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失血性休克致急性肺损伤(ALl)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致ALI的肺保护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00g至250g,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A组)、失血性休克组(B组)、盐酸戊乙奎醚低剂量组(C组)、中剂量组(D组)和高剂量组(E组)。A组仅行动静脉穿刺不放血,B组股动脉放血至40±5mmHg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C、D、E组分别于放血前30min股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3mg/kg、1.0mg/kg、3.0mg/kg,随后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各组复苏后4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RT-PCR检测肺组织TLR-4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p38MAPK的蛋白表达:并测定肺湿/干重比(W/D)和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TLR-4mRNA、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及W/D比值升高(P<0.05或P<0.01),与D组和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D组和E组TLR-4mRNA、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及W/D比值降低(P<0.05或P<0.01),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C组、D组、E组肺泡间隔增宽及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程度均较B组减轻。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减轻失血性休克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且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失血性休克 P38MAPK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