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 被引量:34
1
作者 伍茂国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123-129,共7页
伦理批评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中高居文学批评的榜首 ,但近代唯美主义产生以后 ,伦理批评渐趋衰微 ,到现代形式主义出现 ,审美批评以压倒之势占尽批评的风光。尽管如此 ,文艺与伦理内在的关联以及当代人文精神的回归 ,使得伦理批评重... 伦理批评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中高居文学批评的榜首 ,但近代唯美主义产生以后 ,伦理批评渐趋衰微 ,到现代形式主义出现 ,审美批评以压倒之势占尽批评的风光。尽管如此 ,文艺与伦理内在的关联以及当代人文精神的回归 ,使得伦理批评重新受到重视。不过伦理批评如何选择复兴的途径事关其在当代的命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伦理 伦理批评 唯美主义 形式主义 小说 审美批评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语境中第一人称叙事的伦理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伍茂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0,共4页
第一人称叙事是伴随现代性发生而成为主流叙事人称的。它的存在,一方面表达了现代作者对于叙事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追求,另一方面消解了古典第三人称叙事的专断性,给读者以尊重。但在技术层面上能完成叙事任务的第一人称同时也成为推卸伦... 第一人称叙事是伴随现代性发生而成为主流叙事人称的。它的存在,一方面表达了现代作者对于叙事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追求,另一方面消解了古典第三人称叙事的专断性,给读者以尊重。但在技术层面上能完成叙事任务的第一人称同时也成为推卸伦理责任的手段之一,根本原因在于审美现代性和社会现代性的矛盾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语境 第一人称叙事 叙事伦理 伦理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的知识疆界及其合法性追求——基于美学诞生的问题追索 被引量:1
3
作者 伍茂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9,共5页
在人类知识未分化时代,作为"情"的知识形态的美学不具有独立的合法性依据。现代性发生,社会分化加剧,古典时代名存实无的"情"的知识获得了合法的依据及其疆界。现代美学可以看作美学自律追求中"情"的知... 在人类知识未分化时代,作为"情"的知识形态的美学不具有独立的合法性依据。现代性发生,社会分化加剧,古典时代名存实无的"情"的知识获得了合法的依据及其疆界。现代美学可以看作美学自律追求中"情"的知识合法性根据的不断建构。这种建构大致经历了"情"、"形式"以及"情感形式"三个阶段,美学的诞生是其建构的知识学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美学 知识学 疆界 形式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现代性及其矛盾 被引量:1
4
作者 伍茂国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49-51,共3页
梁启超虽然主张“政治小说”,认为小说要为启蒙、“新民”服务,是一种事功文学观,但实际上他的小说理论具有浓厚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批评话语的现代转型,二是以启蒙现代性置换审美现代性。尽管如此,梁启超小说... 梁启超虽然主张“政治小说”,认为小说要为启蒙、“新民”服务,是一种事功文学观,但实际上他的小说理论具有浓厚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批评话语的现代转型,二是以启蒙现代性置换审美现代性。尽管如此,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现代性也充满了难以克服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小说理论 现代性 “政治小说” 审美观念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美学与道德之间——耿占春的诗学与批评理论
5
作者 伍茂国 刘朝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87-91,共5页
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文学批评家,耿占春理论贡献的主要表现,一方面从神学发生学的角度探究文学、语言与神话的关系,建构文学新的发生学原理;另一方面把隐喻和象征还原为人类通神的存在方式,为文学找到存在论依据,同时,把隐喻和象征看做... 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文学批评家,耿占春理论贡献的主要表现,一方面从神学发生学的角度探究文学、语言与神话的关系,建构文学新的发生学原理;另一方面把隐喻和象征还原为人类通神的存在方式,为文学找到存在论依据,同时,把隐喻和象征看做后通神时代人类自我拯救的基本路径。隐含在这些理论问题探索背后的奠基性背景则是文学与生俱来的现世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学发生学 语言 “通神” 现世关怀 象征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现代性及其矛盾
6
作者 伍茂国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3期32-34,共3页
虽然梁启超主张“政治小说”,认为小说要为启蒙,为“新民”服务,是一种事功文学观,但实际上他的小说理论具有浓厚的现代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批评话语的现代转型,二是以启蒙现代性置换审美现代性,尽管如此,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现代... 虽然梁启超主张“政治小说”,认为小说要为启蒙,为“新民”服务,是一种事功文学观,但实际上他的小说理论具有浓厚的现代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批评话语的现代转型,二是以启蒙现代性置换审美现代性,尽管如此,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现代性也充满了难以克服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现代性 小说理论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伦理在鲁迅小说叙事中的境遇
7
作者 伍茂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0-74,共5页
在理性伦理层面,鲁迅执著地批判和反抗传统伦理,但在小说叙事伦理中却对传统伦理的诸多方面有所担待,并且充满着不可排遣的紧张冲突,这既是思想、文化转型时代普遍人心秩序的反映,更是鲁迅个体伦理困惑的体现。
关键词 鲁迅 鲁迅小说 叙事伦理 传统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自由·人文关怀——论徐岱“作为诗学的美学”思想
8
作者 伍茂国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作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领域卓有成就而又别具一格的学者,徐岱的诗学美学的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美学基本概念清理、艺术哲学分析、小说叙事学探究以及当代作家批评等领域,而其通过学术言说所要倡扬的则是奠基于艺术生命本体的精神自由... 作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领域卓有成就而又别具一格的学者,徐岱的诗学美学的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美学基本概念清理、艺术哲学分析、小说叙事学探究以及当代作家批评等领域,而其通过学术言说所要倡扬的则是奠基于艺术生命本体的精神自由与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岱 生命 自由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两种文化之争的根源
9
作者 伍茂国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种文化之争已经成为当代学术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两种文化之争与现代性问题具有某种共生关系。现代性源于文化分化,两种文化之争同样源于文化分化与冲突。把两种文化之争置于现代性视域中加以讨论,才能从根本...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种文化之争已经成为当代学术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两种文化之争与现代性问题具有某种共生关系。现代性源于文化分化,两种文化之争同样源于文化分化与冲突。把两种文化之争置于现代性视域中加以讨论,才能从根本上、系统地把握两种文化分裂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文化 现代性 根源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