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超效率SBM-GML指数模型的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测度
1
作者
李艳鸽
伍生
+1 位作者
王天宇
韩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3-2316,共14页
铁路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势在必行。针对当前铁路运营效率评价中未充分考虑碳排放影响的问题,以我国18个铁路局为研究单元,在测算铁路运营碳排放的基础上,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评估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首先,基于文献调研确定了评价铁...
铁路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势在必行。针对当前铁路运营效率评价中未充分考虑碳排放影响的问题,以我国18个铁路局为研究单元,在测算铁路运营碳排放的基础上,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评估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首先,基于文献调研确定了评价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的4个投入指标、1个产出指标和1个非期望产出指标。然后,运用超效率SBM(superefficiency slack based measure)模型计算铁路运营碳排放静态超效率值,并通过GML(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观察碳排放效率的动态演变,以量化研究铁路运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其演变趋势。最后,根据超效率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将各路局划分为“领跑者”“追赶者”“稳健型”和“潜力型”4种类型,同时根据静态和动态表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提出铁路运营协同碳减排建议。结果表明,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呈现中部与沿海地区高、西北与西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此同时碳排放效率变化呈现出缓慢提升、短暂回落、快速提升和疫情冲击的“M”型4阶段上升态势,但整体碳排放效率水平不高,其中技术进步是提升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力。此外,属于“领跑者”类别的路局管辖的区域多为华北、华东等范围,碳排放效率处于生产前沿,其中第二产业占比、电气化里程率、能源结构以及人均GDP是影响碳排放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影响效果均为正向。该研究可以丰富铁路低碳领域研究成果,并为铁路运营碳减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碳排放效率
非期望产出
超效率SBM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路勘察设计工程质量风险重要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晨
王卫东
+2 位作者
伍生
李艳鸽
韩征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135,共9页
研究目的:判识铁路勘察设计质量风险因子、因子间耦合关系和因子重要程度,消除质量风险或将质量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对于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乃至对铁路建设与运维质量都有重要意义。考虑勘察设计质量风险因子间非线性、不确定性和耦合...
研究目的:判识铁路勘察设计质量风险因子、因子间耦合关系和因子重要程度,消除质量风险或将质量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对于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乃至对铁路建设与运维质量都有重要意义。考虑勘察设计质量风险因子间非线性、不确定性和耦合的特点,提出复杂网络视角下基于改进TOPSIS的风险因子重要性评估模型,为质量管理提供重要参考。研究结论:(1)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定性梳理了质量风险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2)以某铁路为例,对影响勘察设计质量的一级风险因子(地质、技术、社会、自然四类)及其子系统进行了风险因子重要性评估;(3)通过SIR模型对评估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4)本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铁路提高勘察设计工程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勘察设计
工程质量风险
复杂网络
改进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超效率SBM-GML指数模型的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测度
1
作者
李艳鸽
伍生
王天宇
韩征
机构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3-2316,共14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J30700)。
文摘
铁路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势在必行。针对当前铁路运营效率评价中未充分考虑碳排放影响的问题,以我国18个铁路局为研究单元,在测算铁路运营碳排放的基础上,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评估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首先,基于文献调研确定了评价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的4个投入指标、1个产出指标和1个非期望产出指标。然后,运用超效率SBM(superefficiency slack based measure)模型计算铁路运营碳排放静态超效率值,并通过GML(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观察碳排放效率的动态演变,以量化研究铁路运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其演变趋势。最后,根据超效率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将各路局划分为“领跑者”“追赶者”“稳健型”和“潜力型”4种类型,同时根据静态和动态表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提出铁路运营协同碳减排建议。结果表明,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呈现中部与沿海地区高、西北与西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此同时碳排放效率变化呈现出缓慢提升、短暂回落、快速提升和疫情冲击的“M”型4阶段上升态势,但整体碳排放效率水平不高,其中技术进步是提升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力。此外,属于“领跑者”类别的路局管辖的区域多为华北、华东等范围,碳排放效率处于生产前沿,其中第二产业占比、电气化里程率、能源结构以及人均GDP是影响碳排放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影响效果均为正向。该研究可以丰富铁路低碳领域研究成果,并为铁路运营碳减排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碳排放效率
非期望产出
超效率SBM模型
GML指数
Keyword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undesirable output
super-SBM model
GML index
分类号
X7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5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路勘察设计工程质量风险重要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晨
王卫东
伍生
李艳鸽
韩征
机构
中南大学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13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49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2021JJ20057)。
文摘
研究目的:判识铁路勘察设计质量风险因子、因子间耦合关系和因子重要程度,消除质量风险或将质量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对于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乃至对铁路建设与运维质量都有重要意义。考虑勘察设计质量风险因子间非线性、不确定性和耦合的特点,提出复杂网络视角下基于改进TOPSIS的风险因子重要性评估模型,为质量管理提供重要参考。研究结论:(1)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定性梳理了质量风险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2)以某铁路为例,对影响勘察设计质量的一级风险因子(地质、技术、社会、自然四类)及其子系统进行了风险因子重要性评估;(3)通过SIR模型对评估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4)本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铁路提高勘察设计工程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铁路
勘察设计
工程质量风险
复杂网络
改进TOPSIS
Keywords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engineering quality risk
complex network
improved TOPSIS
分类号
F5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U2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超效率SBM-GML指数模型的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测度
李艳鸽
伍生
王天宇
韩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铁路勘察设计工程质量风险重要性评估研究
王晨
王卫东
伍生
李艳鸽
韩征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