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东雪 李锁 +4 位作者 姜兴涛 宁玉娟 张宇 伍澎贵 梁兴华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23-129,共7页
NASICON型快离子导体Li_(1+x)Al_(x)Ti_(2-x)(PO_(4))_(3)(LATP)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及良好的水和空气稳定性,但其界面接触性能差。石榴石型Li_(7)La_(3)Zr_(2)O_(12)(LLZO)锂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较宽且热稳定... NASICON型快离子导体Li_(1+x)Al_(x)Ti_(2-x)(PO_(4))_(3)(LATP)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及良好的水和空气稳定性,但其界面接触性能差。石榴石型Li_(7)La_(3)Zr_(2)O_(12)(LLZO)锂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较宽且热稳定性好,但其立方相结构不稳定,影响其实际应用。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纯PVDF-LiTFSI电解质膜和以PVDF为基、3种不同质量比的Li_(6.4)La_(3)Zr_(1.4)Ta_(0.6)O_(12)(LLZTO)和Li_(1+x)Al_(x)Ti_(2-x)(PO_(4))_(3)的固态电解质膜,并探讨纯PVDF-LiTFSI电解质膜和3种不同质量比的活性无机电解质填料对复合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i_(6.4)La_(3)Zr_(1.4)Ta_(0.6)O_(12)和Li_(1+x)Al_(x)Ti_(2-x)(PO_(4))_(3)质量比为1∶1时,电解质膜的XRD图谱的衍射峰比纯PVDF-LiTFSI下降更为明显,电化学窗口为3.9 V左右,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量其离子电导率发现,Li_(6.4)La_(3)Zr_(1.4)Ta_(0.6)O_(12)和Li_(1+x)Al_(x)Ti_(2-x)(PO_(4))_(3)质量比为1∶1时的电解质膜均高于纯PVDF-LiTFSI电解质膜和Li_(6.4)La_(3)Zr_(1.4)Ta_(0.6)O_(12)和Li_(1+x)Al_(x)Ti_(2-x)(PO_(4))_(3)质量比为2∶1和3∶1时的电解质膜。将其装配成电池后发现,0.1C下电池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0 m A·h/g和87 m A·h/g。以0.5C的电流循环25圈,放电比容量从57 mA·h/g衰减至51mA·h/g,容量保持率为99.7%。所以,以PVDF为基、Li_(6.4)La_(3)Zr_(1.4)Ta_(0.6)O_(12)和Li_(1+x)Al_(x)Ti_(2-x)(PO_(4))_(3)质量比为1∶1的固态电解质膜有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6.4)La_(3)Zr_(1.4)Ta_(0.6)O_(12) Li_(1+x)Al_(x)Ti_(2-x)(PO_(4))_(3) 聚偏氟乙烯 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镍锰酸锂为正极材料的固态电池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宇 姜兴涛 +1 位作者 伍澎贵 梁兴华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95-99,共5页
由于液态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开发新型材料的固态电池成为研究热点。以高电压材料镍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PES-LATP@PVC复合物为固态电解质组装固态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利用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由于液态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开发新型材料的固态电池成为研究热点。以高电压材料镍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PES-LATP@PVC复合物为固态电解质组装固态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利用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阻燃性;组装的半电池在常温、0.2C电流下的首次充电比容量可达132.0775 mA·h/g,放电比容量为64.7751 mA·h/g,充放电效率为49.04%;循环结束后的电池阻抗为1755Ω,循环伏安(CV)测试表现出明显的氧化还原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材料 镍锰酸锂 LATP 固态电池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