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勐库大叶种茶树多酚氧化酶粗酶的酶学性质 被引量:16
1
作者 伍梦瑶 黄莹捷 +1 位作者 姚燕妮 黄友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9-588,共10页
以云南大叶种代表性品种勐库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对以硫酸铵沉淀制备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粗酶进行部分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勐库大叶种PPO最适反应p H为4.4,最适反应温度为37℃,对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二酚有催化活... 以云南大叶种代表性品种勐库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对以硫酸铵沉淀制备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粗酶进行部分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勐库大叶种PPO最适反应p H为4.4,最适反应温度为37℃,对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二酚有催化活性,而对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基本无催化活性。以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勐库大叶种PPO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4.2 mmol/L和36.5 mmol/L,最大单位酶活力(Vmax)值分别为2 000 U/m L和5 000 U/m L,且对焦性没食子酸的催化效果优于邻苯二酚。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和L-半胱氨酸对勐库大叶种PPO的抑制效果均随抑制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亚硫酸钠的抑制作用最强。在终浓度为0~10.00 mmol/L范围内,除Na+对勐库大叶种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K^+、Cu^(2+)和Mg^(2+)对勐库大叶种PP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不同来源的茶树PPO酶学性质有着明显的区别,可能与品种适制性有直接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勐库大叶种茶树 多酚氧化酶粗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可变建筑的自适应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健松 伍梦瑶 郭秋岩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9期31-35,共5页
适应性揭示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干扰、协同、演化的机制.建筑适应性,包含简单关联适应机制、动态适应机制、长时段复杂适应机制三个不同的层次.当人的主观性纳入建筑的研究范畴,建筑将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孤立系统,而是一个可以随着环... 适应性揭示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干扰、协同、演化的机制.建筑适应性,包含简单关联适应机制、动态适应机制、长时段复杂适应机制三个不同的层次.当人的主观性纳入建筑的研究范畴,建筑将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孤立系统,而是一个可以随着环境要素变化的可变体系.本文基于建筑的可变性,对建筑物的短程可变(构件可变、空间可变)、长程可变(新陈代谢、非正规营造)现象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短程可变”中的两方面内容:构件即时可变(响应式建筑、可扩张结构、可变适应性建筑);空间可变建筑的适应性,指出不同周期建筑可变性在适应能力、方式、范畴上的差异,并将其归纳为不同时空尺度上相应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可变 适应性 长程 短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反应条件对勐库大叶种多酚氧化酶合成茶黄素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黄莹捷 伍梦瑶 +1 位作者 姚燕妮 黄友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4-59,共6页
研究不同因素对勐库大叶种多酚氧化酶催化合成茶黄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 4.0、37℃、茶多酚质量浓度为4.5 mg/mL的条件下,勐库大叶种多酚氧化酶催化1.0 h,最有利于茶黄素的合成,其总产量可达(461.12±15.01)μg/mL,转化率为(15.31... 研究不同因素对勐库大叶种多酚氧化酶催化合成茶黄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 4.0、37℃、茶多酚质量浓度为4.5 mg/mL的条件下,勐库大叶种多酚氧化酶催化1.0 h,最有利于茶黄素的合成,其总产量可达(461.12±15.01)μg/mL,转化率为(15.31±0.40)%。勐库大叶种多酚氧化酶对酯型儿茶素催化活性更强,催化合成酯型茶黄素为主,在催化过程中还伴随着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生成,有利于茶黄素的合成积累,这可能与滇红优异品质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勐库大叶种 多酚氧化酶 茶黄素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