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调包装结合冰温贮藏对羊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菲 荆红彭 +3 位作者 伍新龄 关文强 刘斌 张德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2-237,共6页
为延长鲜羊肉的保鲜时间,研究不同气体组分的气调包装对羊肉冰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真空包装为对照,比较75%O2+25%CO2、75%N2+25%CO2气调包装羊肉在-1℃冰温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色泽、汁液流失率、嫩度、挥发性盐基氮、p ... 为延长鲜羊肉的保鲜时间,研究不同气体组分的气调包装对羊肉冰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真空包装为对照,比较75%O2+25%CO2、75%N2+25%CO2气调包装羊肉在-1℃冰温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色泽、汁液流失率、嫩度、挥发性盐基氮、p H值、微生物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真空包装羊肉的汁液流失率显著高于2种气调包装,而75%N2+25%CO2气调包装羊肉的色泽和感官评分最差。75%O2+25%CO2气调包装的保鲜效果最好,其色泽和感官评分最高,汁液流失率较小,p H值最低,-1℃冰温条件下贮藏42 d时,羊肉的菌落总数、假单胞菌菌数、乳酸菌菌数的对数值分别为5.91、5.95、5.23(lg(CFU/g)),其中菌落总数指标符合国家二级鲜肉标准。因此,-1℃冰温条件下结合75%O2+25%CO2气调包装可以使羊肉有效保鲜42 d,是较好的鲜羊肉保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气调 冰温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发气调包装膜对鲜食大豆保鲜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伍新龄 荆红彭 +3 位作者 张旭 关文强 赵菲 邳冠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65-270,共6页
为筛选适于鲜食大豆采后贮藏保鲜的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材料,研究微孔膜和不同厚度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包装对鲜食大豆在冷藏(0.0±0.2)℃期间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微孔膜相比,PE膜包装对鲜食大豆具有更好... 为筛选适于鲜食大豆采后贮藏保鲜的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材料,研究微孔膜和不同厚度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包装对鲜食大豆在冷藏(0.0±0.2)℃期间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微孔膜相比,PE膜包装对鲜食大豆具有更好的自发气调保鲜效果,O2体积分数平衡值为16%-17.5%,CO2体积分数平衡值为4.3%-5.8%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延缓腐烂进程,降低质量损失率,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保持鲜食大豆的水分和色泽。采用0.03 mm和0.05 mm PE膜包装的鲜食大豆无腐烂保鲜期达50 d,鲜食大豆腐烂率比微孔膜包装降低11%。综合来看,0.03 mm PE膜包装鲜食大豆的保鲜效果最好,适合于鲜食大豆贮藏流通过程中的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自发气调包装 包装材料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脂肪酸甲酯化方法比较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32
3
作者 伍新龄 王凤玲 关文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87,共4页
通过比较不同甲酯化方法、气相色谱升温程序,确定了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5种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氟化硼-甲醇快速甲酯化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甲酯化率高的优点。利用C... 通过比较不同甲酯化方法、气相色谱升温程序,确定了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5种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氟化硼-甲醇快速甲酯化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甲酯化率高的优点。利用CP-Sill 88高极性气相色谱柱,优化的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70℃,保持1 min,以10℃/min升温速率升至200℃,再以1℃/min升温速率升至220℃,保持3 min,20 min内即可有效分离6种脂肪酸。用建立的方法测定5种食用植物油6种脂肪酸的含量,标准曲线的相关性好,相关系数范围为0.9994~0.9999,检出限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脂肪酸 甲酯化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热温度对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伍新龄 王凤玲 关文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522-9524,965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加热温度对4种植物油中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不同加热温度(25、160、200、240、300℃),加热时间为10 min,用三氟化硼-甲醇快速甲酯化方法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橄榄油4种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 [目的]探讨不同加热温度对4种植物油中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不同加热温度(25、160、200、240、300℃),加热时间为10 min,用三氟化硼-甲醇快速甲酯化方法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橄榄油4种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酸甲酯化溶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升高,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总量呈递减趋势。其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呈递减趋势。加热到300℃后,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38.04%、27.07%、23.87%、67.49%减少到33.76%、24.26%、19.16%、55.50%,变化率分别为11.26%、10.40%、19.70%、17.78%。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率来看,大豆油比较不稳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41.65%、60.67%、63.28%、9.27%减少到23.92%、37.17%、37.13%、0(未检出),变化率分别为42.57%、38.73%、41.33%、100%。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率来看,4种食用植物油的变化率均较大,其中橄榄油最不稳定。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分别降低22.14%、24.72%、30.63%、18.67%。[结论]研究可为指导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以及烹饪过程,避免或减少不良脂肪酸的生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加热温度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微孔膜包装青毛豆的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荆红彭 张旭 +3 位作者 关文强 莫家琪 伍新龄 赵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5-339,344,共6页
为减少青毛豆采后物流中的损失,提供青毛豆的保鲜新方法。本文以青毛豆为原料,研究了在0、4、9℃贮藏条件下,结合微孔膜包装对青毛豆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微孔膜包装的青毛豆贮藏时间显著不同... 为减少青毛豆采后物流中的损失,提供青毛豆的保鲜新方法。本文以青毛豆为原料,研究了在0、4、9℃贮藏条件下,结合微孔膜包装对青毛豆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微孔膜包装的青毛豆贮藏时间显著不同,随着温度的降低,青毛豆的腐烂率和失重率逐渐减少,贮藏质量明显提高,青毛豆保鲜时间显著延长。低温条件下,豆粒会保持较低的膜透性与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缓慢,叶绿素含量升高。不同温度下贮藏过程中青毛豆微孔膜包装内0:最低为17%,CO2为1.15%~4.53%,在此条件下的青毛豆未出现明显失水和气体伤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毛豆 保鲜 贮藏温度 微孔膜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L-乳酸脱氢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克隆 被引量:5
6
作者 许黎明 蒋国凤 +4 位作者 伍新龄 廖秀芳 劳夏姐 牙韩春 李秀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162,共10页
本研究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乳酸脱氢酶(Lr-L-LDH)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较多的Lr-L-LDH1为对照,对基因组注释的两个Lr-L-LDH1和Lr-L-LDH2基因,进行异同分析。采用在线网站和专业软件对Lr-L-LDH1和Lr-L-LDH2的一级结... 本研究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乳酸脱氢酶(Lr-L-LDH)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较多的Lr-L-LDH1为对照,对基因组注释的两个Lr-L-LDH1和Lr-L-LDH2基因,进行异同分析。采用在线网站和专业软件对Lr-L-LDH1和Lr-L-LDH2的一级结构、基本特性、亲疏水性、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三级结构进行同源建模以及酶和底物的分子对接分析,并对酶的编码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克隆表达及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Lr-L-LDH1,Lr-L-LDH2有着相似的分子特性,二级和三级结构,但Lr-L-LDH2编码序列短,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48.08%),有不同的进化地位;Lr-L-LDH2也含有乳酸脱氢酶催化活性位点序列和保守的NAD^(+)结合位点序列(GXGXXG),能够形成典型的活性三维口袋域,是NAD^(+)依赖型四聚体结构L-乳酸脱氢酶,在细胞中需要果糖1,6-二磷酸(FBP)来激活,催化丙酮酸还原为L-乳酸;体外克隆表达和酶学分析表明,Lr-L-LDH2酶活力极显著低于Lr-L-LDH1(P<0.01)。Lr-L-LDH1和Lr-L-LDH2都具有乳酸脱氢酶活性,推测二者在乳酸表达调控中相互作用,对鼠李糖乳杆菌L-乳酸脱氢酶的分子改造应同时考虑Lr-L-LDH1和Lr-L-LDH2的作用,研究对乳酸发酵工业的基因工程改造提供分子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L-乳酸脱氢酶 生物信息学 进化分析 活性位点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