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数据要素价值创造逻辑与实践推进策略 被引量:8
1
作者 肖旭 伍志燕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7,共6页
在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已经成为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逐渐渗透并融入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战略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和价值。因此,探究数智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数据要素价值创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数据要素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演... 在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已经成为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逐渐渗透并融入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战略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和价值。因此,探究数智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数据要素价值创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数据要素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演进出发,厘清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逻辑。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会计数据要素价值创造体系,并选取客户信用风险及应收账款管理数字化、多维经营预测和经营分析数字化两个典型场景进行应用举例,为会计数据要素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最后,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会计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实践,从会计数据标准建设、业财融合和会计职能拓展、会计数据要素流通和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践应用等方面提出适应性改革建议,为企业会计数据要素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会计数据要素 数据价值链 数据资产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创新的三维向度:叙事、审美与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旭 伍志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5,共6页
新主流电影同“根据地电影”“人民电影”“主旋律电影”一脉相承,是当代中国电影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主流电影之所以崛起,得益于新主流电影在叙事、审美与价值三个维度的大力创新。新主流... 新主流电影同“根据地电影”“人民电影”“主旋律电影”一脉相承,是当代中国电影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主流电影之所以崛起,得益于新主流电影在叙事、审美与价值三个维度的大力创新。新主流电影用单元式叙事平衡宏大式叙事、用陌生化叙事拓展观众的期待视域、用类型化叙事增强电影的观赏性推进叙事结构的创新;以加强对沉浸式审美的再探索,基于大众审美的“共同体美学”的建构,将娱乐审美与崇高审美完美结合,实现了审美趣味的创新;以价值生产的创新、价值内核的完善、价值旨向引领性的强化不断推进价值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叙事结构 审美趣味 价值引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伍志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2-143,共2页
由湖北省哲学学会、湖北省伦理学学会主办,湖北大学哲学系承办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12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召开。来自湖北各地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就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 由湖北省哲学学会、湖北省伦理学学会主办,湖北大学哲学系承办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12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召开。来自湖北各地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就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和交流,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学术讨论会 文明建设 观点综述 社会 哲学学会 湖北省 湖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偏误与修正 被引量:5
4
作者 伍志燕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0,共7页
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的哲学范畴,而是涉及到多变复杂的社会精神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阶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确指和意蕴有着特殊含义。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凸显"意识形态"概念的... 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的哲学范畴,而是涉及到多变复杂的社会精神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阶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确指和意蕴有着特殊含义。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凸显"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性,彰显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凸显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关联性,对科学技术是否为意识形态观点相左。其存在的偏误体现在:对意识形态的内涵认知存在碎片化和片面化,概念的过度中性化淡化了意识形态蕴含的阶级性,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对政治上层建筑及社会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上走了两个极端。修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的偏误,需科学把握意识形态的内涵;正确处理意识形态蕴含的阶级性,力戒意识形态淡化论和多元论;客观认识观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处理好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阶级性 党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诚信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伍志燕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诚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交往等各个方面。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社会制度转型、公民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体制不健全及政府监管不力等方面。因此... 诚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交往等各个方面。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社会制度转型、公民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体制不健全及政府监管不力等方面。因此,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诚信建设摆在首位,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演变及历史教训 被引量:6
6
作者 伍志燕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6,共8页
意识形态的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前提条件。在苏联解体之前,戈尔巴乔夫先后抛出了"新思维"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新思维"本质是"民主化""公开化"及"多元化","... 意识形态的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前提条件。在苏联解体之前,戈尔巴乔夫先后抛出了"新思维"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新思维"本质是"民主化""公开化"及"多元化","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反社会主义、反苏维埃政权。"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推行使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丧失、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最终酿成了苏联的"和平演变"。苏联解体中的意识形态演变告诫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掌握好各种舆论工具,对西方的思想渗透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意识形态演变 历史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辈群体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基于贵州六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伍志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5,共3页
根据"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的专题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得知:同辈群体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政治观、人际观、职业观以及择偶观等价值观呈相关关系,其中群体亚文化、群体类型、群体时空优势及群体价值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 根据"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的专题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得知:同辈群体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政治观、人际观、职业观以及择偶观等价值观呈相关关系,其中群体亚文化、群体类型、群体时空优势及群体价值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同辈群体建设,重视群体成员教育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科学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辈群体 大学生价值观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评价及其合理性 被引量:5
8
作者 伍志燕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74,共4页
道德评价是道德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道德评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行为者的道德人格之优劣以及行为正当与否。道德评价的合理性是建立在承认"是"能推出"应当"这一基础上的,道德评价合理性的意蕴直接涉及到合理的评... 道德评价是道德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道德评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行为者的道德人格之优劣以及行为正当与否。道德评价的合理性是建立在承认"是"能推出"应当"这一基础上的,道德评价合理性的意蕴直接涉及到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表达等。因此,在道德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合理地确定评价前提,科学地界定评价对象,遵循严谨而周密的评价步骤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评价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 被引量:5
9
作者 伍志燕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61,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基础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全体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基础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全体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种社会思潮,共铸全民族普遍认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化”和“分化”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3
10
作者 伍志燕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8-95,共8页
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化"和"分化"的渠道多样,表现为经济制裁、政治诱压、文化殖民、非军事化打击等;"... 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化"和"分化"的渠道多样,表现为经济制裁、政治诱压、文化殖民、非军事化打击等;"西化"和"分化"的方法不一,有利用"自由""民主""人权"旗号干预他国内政,炒作热点问题并将一般问题政治化,以"反思"为名,利用各种手段煽动群众,扶持意见领袖培植自己的代言人,强强勾结、相互借助,对民族宗教问题借机炒作等;"西化"和"分化"具有方式的隐蔽性和欺骗性、目标和对象的广泛性、渠道的多样性、手段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性等特点。因此,剖析"西化""分化"的渠道、方法、特点及其后果,并找出其应对之策,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西化 分化 和平演变 应对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意识形态斗争思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伍志燕 《湖湘论坛》 CSSCI 2017年第4期37-43,共7页
意识形态斗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运用阶级分析法和矛盾学说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斗争思想。在毛泽东看来,意识形态斗争区分为社会不同阶级的思想斗争和党内的思想斗争,二者的性质、对象、方式方法有着本质性... 意识形态斗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运用阶级分析法和矛盾学说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斗争思想。在毛泽东看来,意识形态斗争区分为社会不同阶级的思想斗争和党内的思想斗争,二者的性质、对象、方式方法有着本质性区别。意识形态斗争要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能混淆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界限;意识形态斗争也要分清党内政治路线斗争和个别问题的分歧。毛泽东意识形态斗争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发挥了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贫困与制度正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志燕 江畅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5,共7页
全球贫困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伦理学话题。从道义的角度来看,济贫是一种道德义务而不仅仅是一种出于同情或怜悯的慈善,并且这种义务视情况既可以是道德上的不完全义务,也可能是完全义务。在道德责任上,全球贫困的消除不仅体现在富有国... 全球贫困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伦理学话题。从道义的角度来看,济贫是一种道德义务而不仅仅是一种出于同情或怜悯的慈善,并且这种义务视情况既可以是道德上的不完全义务,也可能是完全义务。在道德责任上,全球贫困的消除不仅体现在富有国家(或富人)对贫困国家(或穷人)给予不附加条件的补偿及援助,而且还要履行"主动行善"的积极责任及"不伤害"的消极责任。不过,彻底消除全球贫困、实现对贫困国家(或穷人)的终极关怀,需要从制度正义中寻求救治良方。这种制度正义要求提升贫穷国家的社会个体的"综合能力"、加强贫困国家自身的"造血"功能、彻底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消除剥削和财产私有制以铲除社会不平等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全球贫困 制度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伍志燕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60,共7页
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可以概括为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等七个方面。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是,不能忽视意识形态的物质... 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可以概括为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等七个方面。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是,不能忽视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不能扩大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范围、不能在封闭中发展,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应避免教条化和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建设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组织决策的道德合理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志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6,共5页
在组织行为中,决策是一个必要环节。组织决策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组织行为的道德合理性。具体来说,组织成员能否自由、平等、公正地进入决策层是组织决策具有道德合理性的前提;此外,决策者在决策时的自由度、平等度和公正... 在组织行为中,决策是一个必要环节。组织决策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组织行为的道德合理性。具体来说,组织成员能否自由、平等、公正地进入决策层是组织决策具有道德合理性的前提;此外,决策者在决策时的自由度、平等度和公正度也是组织决策道德合理性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决策 自由度 平等度 公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困境及对策
15
作者 伍志燕 谢延洵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2,共3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的使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各种便利,但是网络的“双刃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的使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各种便利,但是网络的“双刃性”决定了它在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学生的道德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使学生沉溺其中、荒废学业,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使学生误人歧途。鉴于此,引导学生合理上网、科学上网、绿色上网,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学生群体 道德存在 困境 绿色上网 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使用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尔斯“原初状态”的康德式解读
16
作者 伍志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主要论证要素。在这一状态下,人在选择正义原则时所表现出的理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处于"无知之幕"的背后,二是人们之间"相互冷淡的理性",三是对"最大的最小值规则"的确认。用... 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主要论证要素。在这一状态下,人在选择正义原则时所表现出的理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处于"无知之幕"的背后,二是人们之间"相互冷淡的理性",三是对"最大的最小值规则"的确认。用康德的话来说,原初状态是建立在人的意志自由、道德自律和绝对命令基础之上的对正义原则的一种程序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初状态 意志自由 道德自律 绝对命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判断合理性之依据刍议
17
作者 伍志燕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道德判断合理性之依据既有"质"方面的规定,又有"量"上的要求。所谓"质"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即"直接依据"、"根本依据"和"事实依据"。其中,道德判断合理性的"直接依据... 道德判断合理性之依据既有"质"方面的规定,又有"量"上的要求。所谓"质"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即"直接依据"、"根本依据"和"事实依据"。其中,道德判断合理性的"直接依据"是行为主体及其行为动机是否直接出于道德原则(或规范);"根本依据"是道德的终极标准,即人类的终极的价值关怀和价值理想;"事实依据"是看它是否建立在科学的道德事实的基础之上,即是否具有真理性。所谓"量"上的要求,主要是针对道德判断合理性程度而言的,通常情况下,一个道德判断是否可普遍化以及普遍有效性到底有多大,是辨别道德判断合理性程度的"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合理性 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对象影响道德评价合理性的诸因素分析
18
作者 伍志燕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1-183,共3页
道德评价是道德维系的基本元素,如何正确进行道德评价,深入分析评价对象影响道德评价合理性的诸因素的关系很有必要。在道德评价中,评价对象的明晰度、复杂性、亲缘性以及同一性等因素往往影响评价标准的确立、评价方式的选择,从而进一... 道德评价是道德维系的基本元素,如何正确进行道德评价,深入分析评价对象影响道德评价合理性的诸因素的关系很有必要。在道德评价中,评价对象的明晰度、复杂性、亲缘性以及同一性等因素往往影响评价标准的确立、评价方式的选择,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评价结论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因此,在道德评价中,我们应该努力克服评价对象给评价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客观、公正、科学地作出道德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评价 评价对象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虚假意识”再议
19
作者 伍志燕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5,共4页
"虚假意识"和"意识形态"是两个不能彼此混淆的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虚假意识"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指青年黑格尔派提出的"观念学";二是泛指思想本身脱离了实际的意识。"虚假意识"... "虚假意识"和"意识形态"是两个不能彼此混淆的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虚假意识"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指青年黑格尔派提出的"观念学";二是泛指思想本身脱离了实际的意识。"虚假意识"的真实根源是社会的经济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进步将会被逐步消除。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等同于虚假意识本质上是错误的,最终会导致"意识形态合法性危机论"和"意识形态淡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意识形态 虚假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休谟的财产权理论
20
作者 伍志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3-57,共5页
按照休谟的说法,稳定财物占有、依据同意转移所有物、履行许诺,此三者乃财产权的基本法则。这三项法则揭示了财产权的起源、发展过程,他的财产权理论构成了古典经济学、政治哲学、法学的中心内容,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休谟 财产权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