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沟槽铜板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正阳 付婷 +2 位作者 曾良才 伍妮妮 马世泽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271,共9页
采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制备了具有微沟槽结构表面的铜基样品,利用池沸腾实验研究了微沟槽结构对沸腾传热和气泡产生、长大、脱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微沟槽结构表面的样品沸腾换热性能明显优于具有光滑表面的样品;随着样品沟槽宽度的减... 采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制备了具有微沟槽结构表面的铜基样品,利用池沸腾实验研究了微沟槽结构对沸腾传热和气泡产生、长大、脱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微沟槽结构表面的样品沸腾换热性能明显优于具有光滑表面的样品;随着样品沟槽宽度的减小,临界热通量及换热系数均不断增大,换热性能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沟槽结构 沸腾换热 池沸腾 气泡动力学 换热系数 临界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润滑下不同槽宽网状织构表面润滑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超 曾良才 +2 位作者 陈娟 伍妮妮 邓江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11,24,共6页
为了提高油膜承载力、改善润滑效果、优化织构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不同黏度润滑油下网状织构的润滑性能。设计4种不同凹槽宽度的网状织构,通过测量接触角、油膜承载力以及摩擦因数,得到不同转速、不同黏度润滑油下4种网状织构的油... 为了提高油膜承载力、改善润滑效果、优化织构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不同黏度润滑油下网状织构的润滑性能。设计4种不同凹槽宽度的网状织构,通过测量接触角、油膜承载力以及摩擦因数,得到不同转速、不同黏度润滑油下4种网状织构的油膜承载力以及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4种织构中,凹槽宽度为0.4 mm的网状织构润滑性能最好,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最大油膜承载力为0.52 N,最小摩擦因数为0.019。此外,接触角测量实验表明凹槽宽度为0.4 mm的网状织构表面疏水性能更好,有比较好的成膜能力,使得织构表面动压承载力有比较大提升,摩擦因数也更小。比较不同黏度润滑油和不同转速下网状织构润滑性能,黏度越大的润滑油,油膜承载力越大,润滑效果更佳。同时,油膜承载力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在润滑油黏度较高时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织构 润滑油黏度 流体动压润滑 油膜承载力 摩擦因数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